紧扣发展主题,推动文化建设上水平
近年来,攀钢文化建设围绕攀钢“一四五”发展战略目标,紧扣攀钢发展主题,积极探索文化力促进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不断丰富和拓展文化建设内容、不断深化和创新文化建设实践模式,进一步增强了攀钢文化的凝聚力、影响力和感召力,为实现攀钢全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良好的舆论环境、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浓厚的文化氛围。
一、夯实基础,强化培训
编制了《2008年―2010年攀钢文化建设建设和实施计划》。颁布了《2008―2010年攀钢文化建设培训纲要》,编撰印发了《攀钢文化建设培训教程(2008版)》,启动了2008―2010年攀钢文化培训工作。在攀钢党校、四川机电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攀钢成都大酒店、攀钢北京宾馆等办学实体和驻外窗口单位建成“攀钢文化建设知识书架”,为攀钢文化培训工作的扎实开展和攀钢文化建设的逐步深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持续深化,相融共进
通过持续推进子文化建设,实现文化建设与生产经营的深度融合。通过“安全文化月”、创建四川省首批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开展安全文化有奖征文、在团员青年中开展flash动画比赛、悬挂安全标语、编印《安全文化手册》等安全文化活动,实现了安全文化建设与安全工作的相容共通。通过继续开展“质量信得过班组”竞赛活动,“质量文化月”主题系列活动以及编印2011年攀钢质量文化台历,使质量文化建设成为推动质量工作的有效手段。通过广泛征集和总结提炼,正式颁布了“攀钢创新理念”―“第一·唯一·无限”,开展了“攀钢创新明星及其创新故事”的推荐征集活动,编撰印制了《创新明星―攀钢创新明星风采录》,在全公司掀起了对攀钢创新理念和岗位创新明星的学习宣传热潮,深入扎实的创新文化建设为攀钢跻身“国家创新型企业”做出积极贡献。有重点、全方位、多层次地组织开展了“攀钢廉洁理念大家议”、“攀钢廉洁建设大家谈”和“廉洁好书荐读”等系列活动,评比表彰了攀钢廉洁文化建设优秀理论研究成果,总结提炼颁布了“攀钢廉洁理念”―“干事·干净”,在公司内部营造了“人人思廉、人人崇廉”的浓厚氛围。
三、文化融合,心理认同
与鞍钢联合重组后,攀钢通过深化文化融合的深层次研究,及时分析论证了攀钢文化与鞍钢文化的特点、文化差异、文化沟通和文化融合等问题。通过《攀钢日报》、攀钢电视台、《攀钢视窗)及各种会议活动,大力宣传高度融合鞍钢和攀钢文化精髓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核心价值观、企业精神、发展理念、经营理念、职工道德规范、发展战略和目标等鞍钢集团文化理念。2011年4月-7月,开展了“鞍钢集团公司——我们共同的家园”主题宣传活动。通过《攀钢日报》、攀钢电视台、《攀钢视窗》等宣传阵地对鞍钢基本情况、未来展望的集中、深入宣传,向广大攀钢职工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的呈现了鞍钢过去、现在和将来,使攀钢广大干部职工对鞍钢的了解大大增加,强化了对鞍攀联合重组的认同感。
以此同时,加强攀钢内部重组整合单位的文化融合。2009年12月,国贸公司与原攀钢钒销售部进行营销整合后,通过理念引导、目标导向等文化融合措施,实现了公司与个人共同进步的“双重效应”。 2010年6月,原生活、原房产整合成立新生活公司,通过广泛深入调研整合期间的思想动态,积极为干部职工解疑释惑;以形势任务教育为载体,加大公司促融合的工作宣传力度 ;推出系列改革措施,让职工正视改革,坚定发展方向,进一步稳定职工队伍 ;主动搭建沟通平台,为沟通融合创造条件等措施,实现1+1>2的协同效应 。
四、强化推介,塑造形象
高质量完成了攀钢成都金贸大厦展厅建设,为充分展示攀钢实力和形象搭建起了高层次的“平台”。通过《攀钢画册》、《中国钢铁工业大黄页》、《攀钢钛产业画册》等一系列平面媒介,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成就展、第12届世界钛会展览会、第一届中国新材料产业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循环经济成果交易博览会(青岛)”、“第九、十、十一、十二届中国西部博览会”、“四川省工业节能减排技术示范现场会”、攀枝花市“中国钒钛之都”主题纪念园建设等一系列展会及活动,以及中宣部、国资委联合组织开展的“高举旗帜·科学发展―全国企业节能减排典型”集中宣传采访、攀枝花市“创模”集中宣传采访、《攀钢抗震救灾图片展》等一系列公众平台,大力加强攀钢对外形象推介工作,塑造了攀钢良好的企业形象。进一步加强了攀钢网站的建设与监管工作,适时增设了“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和“文明单位大看台”等专栏,进一步强化了攀钢网站作为攀钢对外传递信息和展示形象的窗口作用。
五、不断创新,成果丰硕
强化成果意识,不断加大了攀钢文化建设的调研与经验推广工作力度。完成了国务院国资委“攀钢企业文化融合的实践探索和实证分析”研究课题、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钢铁企业管理及企业文化建设现状调研”、四川省委“攀钢文化建设基本情况及成效调研”和“坚持科学发展观,推动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等相关调研任务,形成了系列调研成果;总结推广了攀冶公司文化融合、攀成钢公司精品文化建设、冶材公司质量文化建设的相关经验。
攀钢文化建设与创新的经验得到中宣部、中国政研会、中企联、中国钢铁协会等各级组织的充分肯定,在全国范围内宣传推广。攀钢与海尔集团、联想集团等国内二十家知名企业共同获得 “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企业文化杰出品牌组织”奖,董事长、党委书记樊政炜与张瑞敏、杨元庆、朱继民等十位国内知名企业家共同获评“改革开放30年全国企业文化杰出贡献人物”。
近年来,攀钢有40多项文化成果获得上级奖励。其中“企业并购重组中文化融合研究”获得国务院国资委党建政研会优秀成果二等奖及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二等奖、“企业价值观培育及转化途径研究”获得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组织的科研成果评选一等奖、攀钢 “艰苦奋斗,永攀高峰”的攀钢精神被评为“新中国60年全国企业精神60佳”、攀钢创新文化建设经验荣获“首届中国企业创新文化建设优秀案例奖”;“以自主创新为导向的攀钢文化建设”获“全国冶金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
近年来,攀钢编印了《攀钢文化建设培训教程(2008版)》;《攀钢画册》、《攀钢钛产业画册》、《攀钢安全文化手册》、《创新攀钢—攀钢创新明星风采录》;《2008、2009、2010、2011年攀钢文化台历》;《钢铁脊梁—攀钢抗震救灾文学作品集》;《新法律法规选编》;《中央新闻媒体聚焦攀钢节能减排》;2008、2009、2010年、2011年攀钢新年贺卡;《中国心·攀钢情》、《攀钢职工摄影书画作品集》等文化产品,推进了攀钢文化成果转化,满足了职工求知、求乐的要求。
来自: 攀钢集团有限公司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