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文化建设 > 服务文化

秉承“公交优先我必优秀”的企业精神打造“公交服务天天进步”的企业形象

来自:中国企业文化网     时间:2012-06-14

 

企业文化是公司的魂魄,它像战场上的旗帜一样,是一个企业鼓舞士气、催人奋进的进军号角,是企业管理的最高境界。丹东市公共交通总公司是一个拥有近60年发展历史的国有公益性企业,主要经营市辖行政区域内的公共交通客运业务。现有职工近2000人,营运车辆449台,运营线路34条,线路总长642.8公里,日载客量近25万人次,在城市建设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基础保障和不可或缺的社会服务作用。近年来,公司秉承“公交优先我必优秀”的企业精神、打造“公交服务天天进步”的企业形象,通过文化理念的传播、文化载体的创新、文化氛围的营造,以人为本的关怀机制等传播企业核心价值观、固化公交特色的文化、塑造公交新精神形象、凝聚企业发展新动力,用企业文化这个魂魄来凝聚、激励职工奋发向上,促进企业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

一、通过文化理念的宣传,传播企业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魂魄。近年来公司一直致力于构建统一的企业文化理念体系,公司重新审视了公交企业公益性质的定位,对企业宗旨、企业精神、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企业文化、团队建设等进行了系统理顺和调整,确定了年度工作方针和实施二次创业等一系列摆脱困境、共谋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从理论上、思想上强化“公交优先,公交优秀”意识,确定了公交必须“公”营,“为人民建设好公交,为政府经营好公交,为职工管理好公交”是公交义不容辞的企业职责。在“优先发展城市公交”的国家发展战略指导下,在“公交优先就是百姓优先”重要作用鼓舞下,我们总结提炼出了富有时代特征的 “公交优先我必优秀”、“公交服务天天进步”的企业核心文化理念和服务理念,不仅体现出了公交鲜明的企业个性,也反映出了公交职工的共同信念和价值观,以此文化理念聚集职工和社会力量推进公交企业建设发展的新战略。

唱响三支歌,唤醒职工三种意识。针对当时公交职工普遍存在的思想观念落后,等、靠、要意识根深蒂固,患均不患贫的大锅饭思想,精神萎靡不振、牢骚满腹以及管理落后、责任心不强、面对困难缺乏信心等诸多问题,公司开展了以唱响“三支歌”为主旋律的形势任务教育,统一全公司思想。一是亮家底、摆实情,高唱国歌,唤醒忧患意识;二是揭家丑、看精神,高唱国际歌,唤醒改革意识;三是明任务、抓机遇,高唱团结之歌,唤醒责任意识。形象化、富有个性的理念恰似一剂清醒剂,又似一剂兴奋剂,使职工受到了震动,知道了家底、看到了希望,不能也不想再混日子了;更使大家深切地认识到企业越是困难,越要强化“优秀”意识,打铁还要自身硬,只有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公交才有出路。通过这一形象、深入的教育载体使“公交优先我必优秀”的文化理念渗透到职工的灵魂深处,落实到行动之中。

(二)思想的交融,价值取向趋于认同2008年公司以丹东市市委、市政府超常规、跨越式发展为主线,开展了“公交跨越式发展”研讨活动,创造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打造和谐向上职工队伍主题实践活动和征集合理化建议活动,搭建起与职工思想交流互动的有效平台,激发普通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建设的热情,仅一个月时间就征集合理化建议500多条。为此公司成立专项活动领导小组,凡是参与活动的职工,都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并做到件件有回复。公司年年通过这种合理化建议征集活动,摸清了职工的精神状态、思想脉搏和干部“责任与能力”的现状,紧密结合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公司进行有计划、有针对性实施培训教育工程,以文化启动学习力。对此,公司党政一把手亲自备课、讲授,以《赢在责任》、《能力、文化与素养》、《企业管理的科学与艺术》等为代表的专题讲座在阐释了企业工作任务与目标、明确全公司职工职责的同时,进一步传播了企业文化的理念,强化了职工共同价值观的内涵,坚定了职工对公交发展的信心,同时为今后企业民主管理和职工主人翁责任感的逐渐增强奠定良好基础,为上下沟通互动,形成共同价值观和文化理念开辟了顺畅的渠道。

二、通过文化机制的创新,固化公交特色的文化。

企业文化重在创新,我们不满足于现状,不墨守成规,通过文化机制的创新,探索符合企业需要的管理思想、管理措施,注重文化理念与管理创新的一致性,推动公交文化品位和管理的创新,不断实现超越。

(一)班子带头创新表率机制。公司要求职工做到“公交优先我必优秀”,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履行职责。公司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加强领导班子建设的若干意见》,公司两级领导班子形成团结和谐氛围。班子主要领导时常早晨五六点离开家门,晚上11点左右才与职工一同坐上最后一辆通勤车下班。节假日放弃和小家的团聚,总是和职工一起度过。平日里,还自掏腰包乘车下线,明察暗访,进车厢上站点,了解职工关切是什么,不满意是什么,最渴求是什么,掌握职工的思想脉搏和动态,有的放矢强化教育管理。与此同时,很多党员干部也拿出了“五加二、白加黑”拼命三郎般的工作劲头。

(二)建章立制创新管理机制。面对公交十余年的以包代管、人浮于事、基础管理薄弱的工作格局,公司新领导班子首先以“收心、平散、治乱、找差距、明方向、鼓干劲、真抓实干”为强化管理的切入点,逐渐建立、完善、细化了必要的企业制度,让职工把企业的规章视为“高压线”,营造了“以法治企”的氛围;推行目标管理责任制;将“公交优秀”工作重点放在整体规范服务率的提高上;实施人才战略,大力培养年轻干部,让想干事、能干事的人脱颖而出;开启了追究领导连带责任制的先例和将历史抵押出去的企业资产回购的先河。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管理机制,意味着每个人都要立足岗位,不辱使命,踏踏实实在点滴中践行“公交优先我必优秀”。

(三)求人“挑刺”创新监督机制。20082009年公司在社会上组织实施了“携手共建和谐文明城市公交”主题实践活动,“礼让在公交,真情暖车厢”、“排队乘车是文明的体现”倡导活动,“让座日” 、“文明乘车推动日”、“市民最满意公交线路暨首席、星级驾驶员评选”等活动长效机制的建立,彰显了公交人熏陶自己,追求完美的企业形象。结合每月电台《政风行风热线》栏目就乘客提出的意见举一反三,开展服务整改月活动。并主动邀请社会各界人士到公交线路明察暗访,对公交营运服务挑毛病。主动接受社会的公开监督,由此打造“公交优先我必优秀”的文化品牌和企业诚信服务的品牌。

三、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塑造公交新精神形象。

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持久的、系统工程。因此,企业文化建设,既要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未来战略发展方向,科学合理地确定和规划企业文化建设战略目标、企业文化内容,又要结合企业自身的特殊性,制定企业文化建设实施计划,按计划、分阶段、有重点、有目的循序推进,展开实施。首先我们通过文化氛围的营造,塑造企业的新精神、新形象。

(一)完善文化设施,建造文化阵地。近几年公司先后拿出10余万元为各基层单位建立阅报栏、公示栏、《公交信息》阅览栏、创先争优园地等文化设施,并为各基层及相关部门配备了摄像机、照相机、投影仪等文化设施,我们还根据相关素材,将几年来的经营管理成果制成了题为《公交在创新发展中迎来春天》的电视片,在全体中层干部参加的经营管理经验交流会上播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管理者和企业骨干的综合素质与业务技能。同时将对内刊物《公交信息》发至各线路调度室,让一线职工第一时间知晓发生在身边的事,对职工进行企业文化理念、方针政策的宣传、引导和渗透。

(二)设计文化载体,营造文化氛围。2008年,公司举办首届企业文化艺术节、2009年职工演讲比赛、2010年第二届“秋之韵”文化艺术节以及今年在职工中征集“企业靠我发展、我靠企业生存”征文活动,虽然文化载体丰富多彩、亮点纷呈,但是公司要求所有创作的内容均要反映公交的变化、公交的人和公交的事。可以说,每个节目、每篇征文表达了职工对公司的赤诚之心,字里行间凝聚了职工对企业的真情实感。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寄希望通过这样的主题活动使职工们进一步增强向心力、凝聚力和主人翁意识,使广大职工与企业形成命运共同体,人人都把“企业靠我发展、我靠企业生存”的思想理念牢记心里,并落实在行动上,为培养职工的品格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三)打造服务品牌,树立诚信形象公交是窗口,是精神文明的传播阵地。几年来公司注重窗口形象建设,通过开展各具特色的“四号”(共产党员号、青年文明号、工人先锋号、民兵号)竞赛,放心岗位、市民最满意线路评选、首届首席、星级驾驶员服务竞赛活动,“服务态度亲和化、服务质量诚信化、服务行为规范化、服务手段智能化”的理念和“诚心、热心、专心、耐心、放心”的服务准则,进一步规范和提升了公司的服务水准,同时公交人内强素质、外树形象利用公交灯箱、站及公交车等载体宣传丹东,提升我市国际城市形象。公交车厢这个小社会演绎着一幕幕温情:老人、小孩走丢了,公交人帮忙送回家;乘客发急病,公交人急忙送医院;乘客的财物遗留在公交车上,公交人千方百计送到他们手中……每逢节假日,公交志愿者走在街头,倡导广大乘客有序上车、排队上车,让文明的行为在公交车、公交站台无处不在。

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公交服务天天进步”是乘客对公交服务品牌的好评和信赖,公司知名度和美誉度进一步提升,公交为乘客提供优质服务,展示公交良好形象,赢得了社会赞誉。

四、通过以人为本的关怀,凝聚企业发展新动力。

企业文化凝心聚力,企业形象全面提升。重塑公交企业文化,我们的目标就是凝聚总公司2000职工的向心力、战斗力,经过近些年的探索实践,回头再看,愈加清晰地凸显了企业文化的作用。公司以人为本文化理念的实施,形成了公交文化的核心力,一支具有凝聚力、忠诚度、事业心的职工队伍正在加速形成,这是公司发展的立足之基,力量之源、成长之本。

(一)以人为本的关怀机制公司经济条件好转之后,让公司科学发展的成果惠及职工,让职工时刻感受“家”的温暖。近几年公司先后投资60多万元修建了工作间和办公楼,职工的工作环境得以改善;兑现了企业再困难也要14日按时发放工资的承诺;安装了8个太阳能热水器,让修理工、保洁员在班后能清洗满身的油污;为职工报销历史拖欠的取暖费、医药费和独生子女费;特困职工有“帮扶基金”;利用传统节日,给职工送关爱,年三十给驾驶员包饺子,端午节发鸡蛋,劳动节退休、在职职工每人领到一桶豆油,中秋节送月饼……通过这些真情与关爱,职工与企业依存关系更紧密、更真挚了,职工也自觉自愿的把企业精神内化成为企分忧、履职尽责的激情。

(二)人心凝聚焕发新动力。春风化雨式的人文关怀,使职工精神面貌发生了较大变化,各级班子和干部身先士卒,率先垂范,成为务实、开拓的带头人;广大职工忠诚、敬业,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团结一心的干部职工队伍,为促进公交事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保证。年我市遭遇特大汛情,在近1个月防汛抗洪中,公交4次集结742台车辆、调动近余名驾驶员和后勤人员参与防汛抗洪工作,每次集结的晚上,各公司按预留人数买来的夜宵总不够分——许多人都是主动留下来的……人心凝聚,精神振奋是公交这个家的真实写照。

2008年新闻媒体上稿达316篇、2009年上稿376篇、2010年上稿423篇。“公交优先我必优秀”的企业精神得以彰显,“公交服务天天进步”的企业形象也已树立,与时俱进、健康向上、独具特色的公交企业文化得到了认可。

公交以文化力提升经济力,文化的融合促进了公司各项业务的全面整合。企业亏损由2007年的1860万,下降到2010年的1139万,三年减亏1351万;企业收入由2007年的5600万上升到2010年的8640万,三年增收6686万。企业负债率由2007年的251%下降到2010年的158%,负债率三年下降93个百分点,2010运营收入完成8621万元,比2007年增收3130万元,创公交历史最高水平。2008年公司先后获得了全国企业文化先进单位、2009年辽宁省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和市级先进单位等殊荣。

来自:丹东市公共交通总公司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