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文化建设 > 企业精神

“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人本精神

来自:中国企业文化网     时间:2012-06-15

      同仁堂是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至今已有340多年的历史。三百多年里,同仁堂历经皇朝变迁,闯过民国战乱,搏击于市场经济大潮,历经沧桑,始终昌盛不衰,其精品名药蜚声海内外。截至2010年9月底,同仁堂集团整体实现销售收入96.亿元,同比增长21.12%;实现利润总额8.2亿元,同比增长18.48%;出口创汇2475,19万美元,同比增长19.4%,继续稳居同行业之首。同仁堂何以在市场经济的风浪中岿然不动?我们认为,行业因素、科技因素,体制机制因素固然是成功之要素,但“同修仁德,客户至上,尊重人才,追求卓越”的企业核心价值观、“济世养生”的诚信理念才是同仁堂立业之基,发展之本,同仁堂用340年的时间诠释了“诚信”,培育了企业精神,铸就了成功与辉煌。

同仁堂大栅栏药店夜

     “同修仁德”是同仁堂人追求互信、互爱,服务人类健康的崇高信仰;“客户至上”,满足客户需求,把客户放在最重要的位置,是同仁堂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尊重人才”体现了同仁堂重视人才、以人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而“追求卓越”则是同仁堂不断创新、以卓越绩效回报社会的最好体现。翻开同仁堂的历史,浓郁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和美德,熔铸于企业的生产经营之中和职工的言行之内,形成了有中药行业特色、独具魅力的同仁堂文化。

 

诚信者以“仁”为本

同仁堂340年的历史中,渗透和体现着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尤其是中华文化的主脉一一儒家文化的特色。“仁”是儒家文化的核心概念,也是同仁堂文化的精神支柱。同仁堂崇尚的“仁德”精神,本意为仁者爱人,同情友爱,也有恭谨、宽厚、信实、勤敏、慈惠之意,亦泛指同仁堂人坚持真理、正义的品行以及坚持以提高人类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为己任,以诚守信,以爱国爱人之心,仁药仁术之本,取信于民,造福人类的理想追求。

 

同仁堂大栅栏药店夜

 

以“仁本’’创业

同仁堂的创业者尊崇“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树立“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思,吧把行医卖药作为一种济世养生、效力社会的高尚事业来做,由此在公元1669年成立了同仁堂。在此后的几百年间,这种同修仁德、济世养生的品德,一直深深影响着同仁堂历代经营者,并将其升华为同仁堂职业道德的精髓而代代相传,以仁德、诚信推动着企业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同仁堂的历史就是谋求信义的历史,同仁堂的金字招牌就是“信义”的凝结。

 

以“仁本”立业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同仁堂的经营者始终认为诚实守信是对一个企业最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同仁堂的干部职工自觉实践着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在同仁堂药店,始终保持着十多项深受人们欢迎的便民活动,如咨询服务,坐堂问诊,代客加工饮片及成药,代客寄药、煎药、送药,登记短缺药品等,特别是一些本小利微的饮片,既占资金又占库房,很多药店不愿经营。而同仁堂从患者需要出发,讲的就是“仁德”和“诚信”。每年,同仁堂都要收到大量表示感谢或求医问药的来信。对此,许多门店都设有专人仔细阅读,热情回信答复,并寄去患者所需药品。几十年如一日,虽然不赚钱,但职工们觉得值得,因为这是同仁堂的传统、同仁堂的精神。正是有了这些干部职工自觉践行着“同修仁德”的诚信理念,才确保了同仁堂金字招牌在广大消费者中永远闪亮。

 

以“仁本’’续业

时代不同了,历史前进了,但同仁堂核心的企业精神没有变。如今,同仁堂新的一代经营团队继承了“仁本’’理念的精华,并融入了新的内涵,提出了“善待”的思想,包括善待社会、善待职工、善待经营伙伴、善待投资者。这种“善待”文化的运用,使同仁堂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影响力空前高涨,企业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所以说,在同仁堂,核心价值观既是一种共同为之奋斗的理想,更是一种共同认同的文化。这种文化作为一根纽带,它凝聚了全集团的力量,弥补了资本纽带和权利纽带的不足。应该说,有了这根文化纽带,同仁堂就是一个集中了众人的智慧和力量的强大团队。

 

诚信者以“义”为上

“以义为上,义利共生”是同仁堂的经营哲学,也是“同修仁德,客户至上”的重要体现,其深刻内涵就是以义取利,不取无义之利;尤其是当义、利发生矛盾时,坚持以义为上、为先,先义后利,以义取利。同仁堂坚信在生产经营中只有把“义”放在首位,以崇高的社会责任感,讲求社会大义,利润自然会滚滚而来;坚信重义才能取信于市场,有了信誉才能盈利。从长远战略角度看,企业经营无义即无利,小义即小利,只有大义才能有大利,它反映的是企业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也是同仁堂得以做长的基础。

 

以义为上,先义后利

历史上,同仁堂在扩大经营的同时,普施善举,如为进京赶考的举子免费赠送平安药;通过冬设粥厂夏送署药,施义棺、办义学等方式救济穷苦百姓;自酬资金创办消防水会……,正是这些看似平常的小事、义举,使得同仁堂在百姓心中赢得了良好的口碑。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今天,同仁堂依旧保持着自己的优良传统。1988年上海“甲肝”流行之际,同仁堂的职工昼夜加班,赶制了一百八十万袋板蓝根派专人专车送往疫区;2003年“非典”肆虐京城,同仁堂挺身而出,毅然拿出1000万元平定中药市场价格,对外公开三项承诺:保证产品质量,保证药品供应,保证药价不涨,累计向市民提供“非典”药和瓶装代煎液300万副,61家同仁堂店供应着全北京近一半的药量,满足了近100万人次的用药需求,自己却承担了近700万元的损失。

 

以义取利,义利共生

在同仁堂,“义”和“利”从根本上是不矛盾的。上海“甲肝、北京“非典”,虽然同仁堂当时赔了钱、丢了利,但却赢得了“人心”,赢得了信誉,赢得了市场,为今后的经营创造了无限的商机。从这个意义上说,同仁堂看得更远、更深。有人统计,1990年亚运会开幕当天,大栅栏一条街一天营业额80多万元,其中同仁堂药店就占了52万元;从1996年到2009年,同仁堂连续13年保持主要经济指标双位数增长。同仁堂的“利”正是来源于厚积薄发之“义”;正是因为“以义为上”的诚信理念早已像一座无形的丰碑,牢固树立在了亿万消费者的心中。

 

诚信者以“质”力根

质量是同仁堂生存发展的根本,是实现“做长、做强、做大,的前提和基础,更是企业“追求卓越”的集中体现。制药企业,关系百姓的生命健康,没有质量就谈不到“仁德”,更无从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因而,同仁堂历代继业者始终恪守古训,将质量作为企业管理的重中之重,不敢有丝毫怠慢。

从历史上看,同仁堂职工严格的自律意识以及长达188年供奉御药期间无形的外在压力所形成的“质量至上、安全第一、疗效确切,万无一失”的责任和理念深深影响着同仁堂一代又一代,构成了同仁堂独特的质量文化。

如今,同仁堂虽已发展为现代化的企业集团,但讲求质量的传统本色没有变,讲求质量的方法更科学。我们引进了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了全面质量管理,过去“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历史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科学数据。

与此同时,我们还将“质量”赋予了更加深刻而广泛的内涵,即在确保产品质量的基础上,还要不断提升服务质量、经营质量和资产质量,从而使企业更加健康。如果说过去同仁堂的质量更多的是依靠员工的自律意识的话,那么现代化大生产的质量保证则必须要依靠现代化的科学管理。

 

放心的药品

在生产过程中,同仁堂始终保持着“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的制药特色,在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同时,不断融入了现代技术和现代理念。在质量管理上,同仁堂按照国家GAP标准建立了13个原料种植基地,着力解决了药材的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高和药材变异等问题,将“生产车间”建到田间地头,将绿色标准建在中药的源头;在生产管理上,2004年,同仁堂投资6亿元在亦庄经济技术开发区按照GMP标准新建和改造了两大现代化生产基地,从制剂工艺、生产设备、管理系统自动化到能源控制、环保、施工质量等实现了“六个一流”,在国内同行业中处于领先水平;在经营管理上,同仁堂在所属商业单位推行了国家GSP标准管理,建立了计算机管理系统和质量服务网络系统,进一步完善了售后服务体系。正是由于同仁堂从配方、选料、加工制作一直到仓储配送的各个环节,都严格按照高于国家标准进行,从而确保了同仁堂的药品质量,使这一特殊商品深得病患者的信赖。许多顾客,包括海外患者都专程来同仁堂购药,他们说,同仁堂生产的药都是放心药。

 

贴心的服务

有了放心药,还要有贴心的服务。同仁堂有上千家零售药店,但服务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客户至上,让顾客满意最大化。我们提出“1%=100% ”(即我的一次服务不规范等于顾客100%不满意)等新的服务理念,从强调服务的规范化入手,进而在创造差异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上下功夫。比如,同仁堂健康药业公司在经营中发现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营养膳食、健康产品的需求更加个性化、多样化,于是他们鼓励并要求店员实现由店面营业员向公共营养师的转变。“公共营养师”可以走出店堂为顾客做专业服务,成为高端客户的健康营养顾问,从而使传统模式的营销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和专业内涵,不仅促进了营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也创造了高质量服务的新典范。

 

 

核心的管控

 

    管控是确保产品、服务、经营和资产四个质量的重要保证。历史上,同仁堂就有“四把钥匙”的故事,讲述的就是严把质量观的“四方共管”。解放后,同仁堂更把质量放在了第一位,全面实行了GMPGAPGSP。在质量拓展到经营和资产后,同仁堂又提出了“1234”计划,其中的“1”就是提高集团控制力,并把它作为做长同仁堂的核心。

诚信者以“智”为先

 

同仁堂人在继承祖辈诚信文化的同时,遵古不泥古,创新不失宗,不断将时代的气息融入其中,将创新的思想融入其中,将科技与睿智融入其中,造就了与时俱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同仁堂文化,打造了愈久弥坚,永远追求卓越的同仁堂品牌。

同仁堂的第一个明智之举

——体制创新构筑了发展的新平台

1997年,饱受资金匮乏、机制老化制约的同仁堂大胆创新,深化改革,转变机制,走上了股份制改造之路,组建了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上市;2000年,同仁堂进一步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分拆资产,组建了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在香港创业板上市,创下了证券界独一无二的“同仁堂模式”。两次股改上市使同仁堂集团实现了从工厂制到公司制的转变,为同仁堂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

 

同仁堂的第二个明智之举

——思路创新明确了发展的新目标

2001年,同仁堂邀请了顶级的发展研究机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制定了同仁堂未来十年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以现代中药为核心,发展生命健康产业,使同仁堂成为国际知名的现代中医药集团”的准确定位。根据这一定位,董事会设计并实施了“1032”工程,即在同仁堂集团整体框架下发展十大公司、两大基地、两个院和两个中心的产业布局,形成现代制药业、零售药业和医疗服务的三大板块。目前,以同仁堂中医院开业为标志,“1032 "工程已全部完成,在两个上市公司继续稳步发展的同时,以健康药业、商业公司、药材公司、制药公司为代表的新企业已成为集团新的支柱;集团的经营领域和覆盖范围在“术业有专攻”的基础上,已由单一的中药生产经营拓展到了健康领域、医疗服务和药材饮片领域,基本形成了跨地区、跨国界、跨所有制,开放经营的新格局,稳步迈出了国际化的发展步伐。2009年,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同仁堂又制定了一个新的五年规划,我们将之称为“12345”发展规划,即再过五年’同仁堂将实现主要经济指标翻“1”番(销售收入将突破200亿元,利税升至26亿元,出口创汇500万美元);零售网点突破2000家;研发上市新品种300种;启动四个重点项目;继续保持五个全国同行业第一

 

同仁堂第三个明智之举

——科技创新增添了企业发展的新动力

历史上,同仁堂曾多次尝试发展中药传统工艺,1950年前后,同仁堂乐氏家族的最后一位掌门人、曾任北京市副市长的乐松生先生曾邀请著名药物学家郑启栋教授成立了“藏药改进研究室”和“中药提炼厂”,成功研制开

发了“银翘解毒片”、“黄连上清片”等我国第一批中药片剂。此后,同仁堂又完成了半机械设备生产替代传统中药的手工制作,近十年来,同仁堂不断进行生产工艺及生产设备的现代化改进,先后成立了同仁堂发展委员会、同仁堂内部专家委员会和中药(复方)新药开发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构建了较为完善的科研、技术创新体系。公司的科研投入年年增加,目前,同仁堂已经建立了完善的生产科研硬件设施,代表中药企业先进水平的喷雾干燥技术、一步造粒技术等先进技术设备已广泛应用于同仁堂的制药生产。2003年建造的同仁堂亦庄生产基地,使蜜小丸、片剂等多种剂型的生产实现了全自动程控,在国内同行业中居领先地位。

 

    诚信者以“和”为贵

同仁堂传统文化的突出特色是讲礼仪、重人和,具有浓郁的“人情味”。过去的同仁堂,在内部不讲师徒,皆称伙计,店堂的人到乐家内宅办事,乐家人迎进送出,谦和温良,众伙计之间相互敬重,和睦相处,创造了一种亲善仁爱的和谐氛围,使人感到心情舒畅,自然萌生了一种不为同仁堂“卖力”不安的情感。

现在的同仁堂,已不再是昔日的景况,但“和贵’’之根已经铸牢。特别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如果不能对外形成拳头,很难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为此,我们将“以和为贵”的传统上升为一种尊重人才,增强企业凝聚力,树立团队精神的新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教育员工,增强群体意识,树立大局意识,逐步建立了一种相互关心、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的干部与干部、干部与员工、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和谐关系,营造出符合现代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人和”的文化理念

2003年结合抗击“非典”、合资合作、扩大经营,董事会及时总结推出了“善待社会、善待员工、善待经营伙伴、善待投资者”的“四个善待”新理念;2004年,结合职工教育,总结推出了“用同仁堂的文化吸引人、用同仁堂的干劲鼓舞人、用规范化的管理要求人,用优良的业绩回报人”的新的“同仁堂人标准”;2005年,结合企业发展,总结提出“抓住品牌整体发展,抓住共性协调发展,抓住人才促进发展,抓住文化保障发展”等新的理念。实践中,我们始终履行着对职工的三项承诺(职工转岗不下岗,工资年年有增长,住房年年有改善), 即使是在社会经济大环境相对困难的2008~2009年,我们依然把“保民生、保稳定”作为企业的重要社会责任,不断创造条件提供新的就业机会。文化理念的灌输与熏陶,生活条件的保障与改善,使同仁堂的职工更加心向企业,由企业“善待职工”转而职工“善待企业”已成为职工一种自觉的行为准则。201010月,我们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制定的“同仁堂文化发展战略”全面完成,它必将成为同仁堂不断“追求卓越”的重要文化支撑。

 

 “人和”的沟通渠道

为了进一步调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我们通过各种载体对员工进行形势、任务、责任教育,帮助员工适应形势、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增强适应企业改革的信心和决心;通过推行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实现领导与员工的双向沟通,让员工拥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管理权,使企业发展与职工价值的自我实现融为一体。

 

 “人和”的成长平台

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人,文化的传承更离不开人。几年来,同仁堂在和谐的氛围下为干部职工搭建了不同层次的成长平台。2002年建立的职工“金字塔”人才工程,经过不断完善,如今已拥有同仁堂专家、优秀中青年人才、首席职工等各级各类人才570余名。2009年,在同仁堂创建340年之际,我们命名了20位中医药大师和20位特技传承师,进一步规范了“师带徒”的传承方式。如今,我们在原培训中心基础上建立的同仁堂学院已正式落成,企业内部培训机制更加完善。为了适应企业未来的发展,我们建立了“后备干部人才库”及“海外派出人才库”,制定了“人才发展五年规划”。在同仁堂,每一名干部、职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通道、发展舞台、成功机遇,而人才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也更加凸显。

 

人和”的管理方式

在管理中,我们一方面充分发挥党、政、工、团各级组织的作用,与职工交心、谈心,关心职工生活,把企业温暖送到职工心上,以此形成凝聚力;一方面建立起公平、公正、公开的竞争激励机制。通过定岗、定责、定编,岗位工资、评比选树等有效的方法,在企业内部形成能上能下、能进能出、鼓励先进、淘汰落后的动态管理,以此激发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人和”的宣传途径

我们通过导入CIS系统,逐步统一了企业的外部形象,规范了企业的理念行为,增强了职工的归属感和自豪感;通过建立“同仁堂博物馆”、投资拍摄表现同仁堂文化的影视作品,增强职工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理解;通过组织堂庆系列活动,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增强凝聚力,使人和的文化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总之,传统文化理念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形成了同仁堂更具时代穿透力、内涵更加丰富的企业核心价值观,这种企业精神和文化必将进一步推动同仁堂在打造产品名牌、企业名牌、行业名牌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亦庄分厂参观走廊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