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胡平畅谈“老字号”如何“老当益壮”
五一国际劳动节前夕,我们拜访了前商业部部长、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胡平。80多岁的胡老,关注时事,心忧天下,思维敏捷,谈吐幽默。他以“80后”自居,与我们几个“70后”,从身边的衣食住行开始,谈起作为城市经济和社会生活沉浮变迁的真实写照的“老字号”……
“老字号”是历史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谈到“老字号”这个话题,首先我们得弄明白“老字号”的内涵是什么?“老字号”可不是老古董,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凝结着民族精神、历史文化、地理属性的瑰宝;老北京民谣“头戴马聚源,脚踩内联升,身穿瑞蚨祥”,就道出了老百姓曾经对“老字号”的向往,“老字号”所具有的独特人文魅力。但是对今天的80后、90后来说,“老字号”与他们的关系不大,他们的衣食住行多是紧跟世界名牌的,甚至打开电视都是国外的媒体传播的内容,比如最近都在热炒英国王子结婚。当下的年轻人喜欢“新的”,对“老的”知之甚少,这是很大的问题。没有很好的传承,哪来的创新?目前,无论是在工业还是商业领域的“老字号”企业,大都面临着怎样传承的问题。
据商务部的资料,解放初期,全国知名老字号有1万多家;到1978年,尚有2000多家;到1991年,由原国内贸易部授牌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只有1600余家。而在2006年申报的老字号企业中,商务部一共收到28个省区市(除新疆、西藏、海南)共967家“中华老字号”申报材料,但符合要求的只有651家,占67.32%。大批“老字号”因各种各样的原因,已经消失在人们的记忆中了。
这首先是历史的原因。建国初期,为消灭资本主义,部分企业实行公私合营,资本家需要改造,连带着把有文化内涵的品牌一块改造。其实,品牌不是资本家个人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承,丢掉了,实在可惜。如上海南京路上的四大“老字号”百货公司先施、永安、新新、大新,到1949年春季,除了永安,其余三家相继撤离上海。1952年,先施公司大楼由上海时装公司、黄浦区文化馆、东亚饭店等使用,屋顶花园的纳凉晚会很受普通市民的青睐。1993年,先施公司重返南京路。1956年,永安公司改名为上海第十百货公司,1987年改建后称“华联商厦”。新新公司则从此歇业,原址改为上海市第一食品商店。1953年,大新公司大楼改为上海市第一百货商店。
二是手工作坊式生产。由于是小批量或手工制作,产量、质量缺乏稳定性;再加上老字号技艺的独特性决定产品单一,不能满足消费者的多样化、个性化的选择,制约着“老字号”价值的提升。随着时代的进步,面对现在消费主体年轻人追求时尚个性的多样化市场需求,一些“老字号”企业提供的产品,从品种、工艺到包装几十年都没有变化,无法适应现代消费者不断变化的需求,市场逐渐萎缩。同时,有些企业仍然沿用手工作坊式的生产方式,科技成分和科学标准难以融入,生产效率不高,生产规模难以扩大,局限于少部分顾客,难以获得更大范围的支持与认同。
三是受“左”的思想影响,对现代化的认识不到位。认为建立一个全新的世界,必须彻底清除掉旧的;因此,就会有对古文化极不负责任的态度。在这些思想的影响下,企业的生产力受到伤害,传统文化断了线。这个现象,各行各业都存在。比如在教育领域,除了一些名牌大学还保留着过去的名称,在中小学,连学校的名称都改了,认为那是封建的、落后的。这都是出于对历史文化的无知。
四是改革开放后,在外来品牌的冲击下,大批的本土品牌消失了。像我们小时、年轻的时候经常使用的一些品牌,回力鞋、蝴蝶缝纫机、飞鸽自行车、海鸥相机、黑人牙膏……现在几乎很难见到踪影。这个带有普遍性,根本原因还是思想意识问题,我们要一个全新的社会——“洋”的东西进来,就把我们自己的东西全部丢掉了。就像俗话说的,倒洗脚水连同鞋子一起泼了。为了提高生产力,我很赞同企业改制,但是品牌不应该丢呀。生产方式可以变,技术可以变,为什么品牌不要了呢?再重新命名一个,又有多少中国文化元素?现在走到大街上,商品琳琅满目,名字半中半洋,有多少传统文化元素、品牌元素?吃喝玩乐都是境外文化成了主流,传统文化的缺失,真是到了令人心痛的地步,太危险了。这样的风气,是对文化传承的误导,对我们的“老字号”企业伤害很大。
但是,汉堡包毕竟代替不了饺子、方便面代替不了手擀面吧?这说明我们对中国文化在认知度上有问题。当然,我们也保存下来很多优秀的“老字号”企业,如青啤、茅台、五粮液、全聚德、同仁堂等。现在,随着我们的经济发展,GDP在全球已经位居第二,商业文化也应该跟上来呀。但针对目前的现状,我认为商业文化是滞后的,经济与文化依旧存在两张皮的现象,这我在多年前就已经谈过。
“老字号”须在文化与经济的有机融合中传承创新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但是自古以来却只注重和政治社会的结合。在中国古代,经济和文化是不相关联的两张皮;到了近代,辛亥革命解决的仍是文化和政治问题;“五四”运动虽然带来了科学和民主,但在文化与经济的结合上仍没有发展;及至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虽然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但文化依旧向政治摆。改革开放后,邓小平理论以两个文明为抓手,这是第一次将经济和文化摆在平等位置。但人们对此的解读是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两只手有先有后,有硬有软,因此还是没有结合起来。为什么我国的商业文化最终没有发达起来?我认为关键在于文化没有和经济结合,或者说结合得不好;而西方国家通过文艺复兴,解决了文化和经济的结合,中国没有这个历史阶段。
要做到文化与经济的有机结合,我认为可以用以下八个字来解释:
一是继承,继承优秀的传统文化与文化传统(不是糟粕的)。现在的小孩子开始背《论语》《三字经》《弟子规》,又引起轰动,这有什么不好?我们小时候就背这个。以目前社会最缺失的“信”为例,孔子说:人无信,不知其可也。我们中国人虽然爱讲伦理道德,但从来就不缺少诚信,晋商票号就是一个案例。1900年,八国联军攻占北京,晋商票号在这次战乱中损失惨重,它们设在北京的分号不但银子被劫掠一空,甚至连账簿也被付之一炬。北京城中许多王公贵戚都随着慈禧、光绪逃往西安。由于仓皇,他们只随身携带了晋商票号的存折,纷纷跑到票号兑换银两,没有账簿,晋商无从知道什么人在票号里存过银子,存了多少银子。这种情况下,原本可以向京城来的储户言明自己的难处;但是,以“日升昌”为首的所有晋商票号都没有这么做,只要储户拿出存银的折子,不管数目大小,票号一律立刻兑现。像晋商的这种宝贵的优秀的商业品质,就很值得我们继承。
二是融合,学习外来的进步的东西。邓小平说过,人类的进步文明都要为我们所用。融合的是什么?现在的人比较浮躁,当官的要高升,做老板的要发财;因此,买官卖官、弄虚作假、坑害老百姓的事情屡屡发生,把资本主义丑恶的东西倒是学得很快。面对这种现状,我们有必要把传统文化再请回来,以商品为载体自觉的传播文化;同时,我们要学习资本主义社会优秀的商业文化规则。如《鲁宾逊漂流记》讲述的是16世纪的一个故事,鲁宾逊在海外漂流28年,大家都以为他已经死了,就把他的财富一部分捐给了教会,一部分捐给了国家。但28年后鲁宾逊回来了,他靠着合同,通过法律途径又把这些钱追回来了,甚至把增值的部分都拿到了。这在我们中国恐怕比较难。一个不注重法律合同的社会,很难建立起规范的商业文化。
三是创新,要有新的思维,只有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未来。可以预见,未来的市场经济将更加规范,企业如果不创新必将退出历史舞台。但是,怎样“创新”是有前提的,不能是从来没有的、新的东西就是创新。现在的影视剧动不动就“穿越”,在理论上跟西方的“颠覆”相似,不能把历史化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胡编乱造,把文化任意扭曲;工商领域同样存在这样的现象,“假的”“有毒”的东西防不胜防——三聚菁胺牛奶、瘦肉精、染色馒头、假酒……这样的“创新”,太气人太可怕了,要不得。我们提倡的创新,是企业、企业的产品根据社会发展的要求进行变革,不断地重塑自我,从根本上转变旧的经营发展理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以便更快、更好得发展。当然,这也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
四是超越,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要超越。目前,我国的商业文化在世界上没有话语权,入世10年了尚未入市。为什么?以孙悟空与米老鼠为例。作为一种文化标志,无论是米老鼠还是孙悟空,都很可爱。但在商业文化领域,孙悟空却输给米老鼠。论年龄,我们的孙悟空至少有500岁了,敦煌壁画上就有孙悟空的形象;米老鼠只比我大2岁,83岁。论本领,孙悟空能降妖除魔,上闹天宫下闯龙宫;米老鼠呢,就是一个拿着文明棍的英国绅士形象……但在商业领域,孙悟空和米老鼠就没法比了,米老鼠创造的经济价值远远超过了孙悟空,动画片、主题公园,在迪斯尼乐园米老鼠是代表明星之一。米老鼠改变了中国一代人的生活,并且还在继续改变着,但我们没看到孙悟空的文化产业现象。这个话我讲了十多年了,现在还没看到改变的迹象。倒是美国人把我们的花木兰搬到了迪斯尼,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没有和经济结合走上世界舞台。所以,我们要超越。
所以,具体到我们的“老字号”,要解决的问题很多——不仅是生产力的传承,还是文化的、品牌的传承,丢掉了再去塑造品牌,重新再去做广告,这是很可惜的事情。商品与企业不能分开,文化与经济不能分开。当然我们讲“老字号”的传承,不是要恢复照搬原来的样子,传承的是“老字号”精神、恒久弥新的价值观,挖掘“老字号”的精髓,弘扬“老字号”抗风险的能力,融合时代精神,通过技术产品创新,适应未来市场的发展。只要文化渊源在,老的也可以脱胎换骨,如杭州的胡庆余堂,在传统中药的基础上研发出一种适应当今市场需求的保健药。再比如北京的王麻子剪刀,品牌很好呀。完全可以有新的创意,可以搞王麻子剃须刀吧,王麻子厨具吧。前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一次轻工业座谈会上,拿出一个指甲刀,不无遗憾地说,咱们这么大一个国家,竟然连个指甲刀都做不好。这说明什么问题?说明“老字号”只要融合时代,根据市场需求,是有相当的潜力可挖的,完全可以在市场经济下写出“新文章”。
“老字号”应先做大做强再寻找机会走出去
作为一种经济活动,“老字号”不能割断了它所传承的历史文脉,应参与到国际化竞争中来(这里需要强调的是,我们传统文化里“竞争”,“竞”指的是同方向的双赢,“争”是反方向的比赛,与西方达尔文“丛林法则”竞争有着本质的区别,我们的竞争不是“你死我活”,而是我在“活”的同时,也让你“活”),将企业做大做强,寻找机会走出去,取得国际话语权。
首先,创新地继承,激活品牌,融入现代生活。
“老”不应该是守旧,而应该是文化的沉淀;“老”不是老态龙钟,相反应该是经验丰富,更了解消费者,更了解市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老字号”要求“变”。产品要迎合现代人的口味,包装要时尚,推广要符合现代消费者的消费心理,管理要跟上国际化的竞争趋势,总之在创新中继承,将传统和现代结合,不失为“老字号”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如杭州的天堂伞,杭州的油纸伞,戴望舒《雨巷》里的那把油纸伞,多么有意境,创新应该在这方面做文章。再比如服装,目前,我们国家竟然没有具有民族特色的在正规场合穿的正装、休闲场所穿的休闲装、各种职业装……没有的,就是有待我们去挖掘的,有待我们去创新的。
第二,走出去,要符合国际标准。过去,受“海洋文化”滞后的影响。本来经济和科技发展都是超越国界的,但是由于清朝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把科技发展拦在了国门之外,最终使商业文化向外传播时受到影响。也失去了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同步发展的机会,结果是他们形成的游戏规则我们不懂。关上门总以为自己是老大,这种思想显然是与时不俱进的,甚至是愚笨的。
如今,好不容易入世了, 10年过去了,入世了依旧没有入市,处处受卡,很少有扬眉吐气的时候,原因就是我们一直跟在人家的屁股后面。所以,我们要走出去,要走向世界;就一定要解决文化与经济两张皮的问题。
第三,在强大的国际竞争对手面前,不能与他们硬拼,要用软办法跟他们打太极拳,以柔克刚壮大自己,然后取胜。中国的商业文化要振兴,很大程度上还要依靠民族传统文化的精华,但要强调的是不能歪曲了我们的传统。比如人们对孔子的误解,所谓“三纲五常”是后人对孔子的理解,其实不是孔老夫子的思想,所以孔子冤啊。孔老夫子从五四运动开始,下岗90多年了,再让他上岗行不行?我认为有点问题,因为大家没有认识到孔子的价值,现在孔子倒是在韩国上岗,在台湾也在上岗,你说可笑不可笑。
第四,要注意人才的培养,特别是要加强职业经理人的培养。70后、80后,谁愿意搞“老字号”?但是,“老字号”作为我国自主创立的知名品牌,是具有鲜明中华民族文化背景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并且拥有世代传承的产品、技艺或服务的珍贵商业资源。因此,我们一定要在人才储备上支持“老字号”的发展,发掘和提升“老字号”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和品牌价值。
第五,要注意文化生态安全的问题。关于这一点,早在2003年我就提出来,今天看来,依旧有重申的必要。我们提倡绿色的、生命的 、健康的、和谐的文化生态,拒绝黑色的、腐败的、丑恶的、虚假的文化生态。10多年前,我提出商业文化这个概念时,世界上没有说的我们说了,但搞的并不好。不仅没搞好,还为西方商业文化在中国的渗入做了准备,为人家做了嫁衣。比如过去我们认为广告不好,但当西方商业文化慢慢渗入,很多人自然而然就接受了。人家很巧妙地把文化附加在商品上,这是很厉害的“战术”。但我们大部分人只考虑可以享受到世界各地的文化,却没有看到这背后隐含的文化湛透危机,这将导致我们的文化元素慢慢淡漠,甚至消失。西方的文化一体化通过商业进入中国,那些花花绿绿的东西俘虏了那么多人的心。但我们反应如此迟钝,关注远远不够,这实际上是一种民族危机。当然,要创建一个绿色的文化生态,还要加强民主监督作用,彻底铲除黑色文化生态滋生的土壤。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