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集团】精心组织周密排产 迎难而上全力冲刺
11月份,首钢集团钢铁主业各单位克服天气寒冷、生产组织难度大等困难,严格按照首钢总公司生产经营计划精心组织,周密排产,全力向全年生产经营目标发起冲刺。
月初以来,全国钢材市场整体呈现“先强后弱、南强北弱”的格局,上旬末到达此轮钢价反弹的顶点,随后便进入弱势震荡走势,月下旬虽有反弹意愿,但实际拉涨有限。面对依然严峻的市场形势和艰巨任务,首钢集团各单位迎难而上,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继续深入落实“总公司1—9月经济活动分析会”的各项要求,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深入开展,紧紧围绕提高经济效益这个目标,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内部管控,深挖内部潜力,制定切实有效的措施,最终落到首钢总公司中心工作、重点任务上来,促进各项任务的完成。
继续强化生产组织,确保生产稳定顺行。各生产基地继续加强管理,科学组织生产,以提升精细化管理为基础,持续改进系统优化为导向,找差挖潜提升效益为动力,加强沟通实现协同高效为目标,围绕高炉的顺稳生产、动力系统的合理管控、安全精细的供应保障、及时到位的产销衔接、品种开发过程中生产组织优化等方面,保障经营生产顺稳运行。京唐公司结合大高炉生产实际,按照炉内冶炼“十六字方针”,加强设备维护,确保高炉稳定顺行。矿业公司抓实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积极落实经济运行方针,优化选矿经济转车模式,加大选矿力度,经营生产实现顺稳高效目标。各外埠钢铁企业也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强化基础管理,理清生产稳定新思路,理顺工艺优化新办法,系统思考各项新举措,提高效能,保持生产经营的总体稳定。
全面加强费用管控,进一步加大内部降成本增效益的力度。首钢各单位针对当前形势,对每一项费用、每一处结合层面都坚持“先算后干”原则,不断压缩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效率。各基地继续降低库存备品备件资金占用,并继续加大压缩外委外包费用力度,同时进行工艺攻关,降低成本。京唐公司开展精炼工艺攻关,使钢水处理模式由原来深真空处理改为轻真空处理,缩短了精炼周期,减少了铝损,降低了蒸汽消耗量,实现了很好的经济效益。迁钢公司积极开展“耐候钢钢种配吃低镍生铁”攻关,进一步降低了耐候钢吨钢成本。总公司运输部积极应对低迷的钢铁市场形势,提高物流运输中铁路运输比例,不断减少物流费用。广大干部职工更是以主人翁的态度,广泛开展各种修旧利废活动,积极投身生产经营建设。
首钢各有关单位进一步加强市场分析研判,坚持波段采购不动摇,既考虑综合采购成本,又平衡好当期采购价格、指数价格、质量之间的关系,确保高炉生产稳定运行。同时,各单位在认真分析总结今年进口矿运作的基础上,提出明年进口矿运作思路和策略。销售公司、技术研究院、中首公司不断加强与基地的互动衔接,积极做好销售合同承接工作。各基地眼睛向内、苦练内功,重点在提升产线保障能力上下功夫,针对高端领先产品订单批次多、批量小的特点,通过适当备坯备卷,进一步优化排产组织,保证交货期兑现;深挖潜力,千方百计降低吨钢费用。
首钢各单位在保产供衔接、产销衔接的前提下,做好冬季生产准备和备料工作。结合市场变化,有关单位动态把握原燃料库存数量,淡化冬储概念,控制好波段采购和补库时机,提高机会运作的空间,确保生产稳定顺行。中首公司进一步加大进口矿组织力度,总结去年冬季港存矿粉防寒防冻措施和料场短倒等好的做法,满足冬季生产需求,保证了生产经营的正常周转。
进入冬季,安全生产仍是当前工作的重点。11月26日,首钢总公司召开安全生产专题会议,进一步部署首钢安全生产工作,针对近期社会上发生的不安全事故,要求各单位按照上级文件要求和部署,总结事故教训,全面抓好安全、消防工作,加大重大隐患排查和控制,杜绝事故发生。各单位按照要求,结合正在开展的第三阶段安全大检查和加强冬季防护的要求,按照总公司统一部署,全面做好冬季安全工作,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进入本年度最后一个月,市场淡季特征更加明显,而冬储行情能否到来尚待观望。因此,当前形势下,为提升企业的盈利能力以及竞争力,我们必须进一步提升自身的调整能力、抗风险能力和发展能力,更好地适应市场变化。首钢各单位、各部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大工作力度,在做好当前工作的同时,要超前谋划,围绕明年预算的制定、总公司重点工作的规划、各项专业工作的整体安排等,认真、全面、细致地进行梳理,通过分析查找今年以来的经营运行存在的问题,明确以效益为中心的改进方向和重点工作,提出具体措施安排,确保按时间节点完成任务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