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访谈】在首钢搬迁调整中加快发展方式转变
访首钢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继民
编者按 2003年以来,首钢按照国家转变发展方式的新要求,贯彻中央和北京市决策,率先实施钢铁业整体搬迁调整。经过八年艰苦奋斗,到2010年底北京钢铁主流程实现“安全经济稳定”停产,各新钢厂建设基本完成,技术装备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实施跨地区企业联合重组,产业布局由北京一地发展到全国多地,拓展到沿海和资源富集地区,产品结构由长材为主向高端板材和精品长材转变,非钢产业经营状况明显改善,集团综合实力明显增强。从2002年到2010年,首钢资产总额从475亿元增加到3101亿元,增长5.5倍;钢产量从817万吨增加到3154万吨,增长2.8倍;销售收入从385亿元增加到2200亿元,增长4.7倍;实现利润从4.8亿元增加到19.7亿元,增长3.1倍(2007年达到46.75亿元,增长8.7倍);劳动生产率从24.7万元/人.年增加到176万元/人.年,增长6.1倍;职工人均年收入从1.73万元增加到6.13万元,增长2.5倍。2011年首钢进入世界500强第326位。记者通过深入首钢集团采访了解到,朱继民董事长把首钢搬迁调整的过程践行为六大核心战略和创新发展的过程,其不仅是首钢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更重要的是在发挥国有企业核心价值观和竞争力上诠释了科学发展的方向性意义。
“把搬迁调整的过程作为贯彻中央决策、统一思想的过程”朱继民董事长在接受采访中特别强调
本刊记者:首钢搬迁调整已历经几年的时间,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历程。首钢整体搬迁在当时堪称为重大抉择和事件,您是如何诠释和践行这一重大战略决策的?
朱继民:2005年2月国务院批复了《首钢实施搬迁、结构调整和环境治理的方案》。首钢引导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 有利于落实北京城市总体规划,解决环境保护问题;有利于促进华北和环渤海地区钢铁布局调整,为中心城市钢铁企业搬迁调整探索经验;有利于提高我国钢铁业国际竞争力,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发展循环经济提供示范;有利于首钢通过新的载体实现可持续发展。同时也充分认识到,首钢搬迁调整是中国甚至世界钢铁业历史上没有先例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既要建设一流水平的新钢厂,又要压缩北京钢产量、安置停产人员,搞好生产经营,又遇到了国际金融危机,还要在北京实施转型发展,多条战线同时推进,面临着多重压力和挑战。
首钢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把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转变为前所未有的动力和机遇,把“创新创优创业”作为贯彻中央决策的重要途径和载体。创建学习型企业,引导广大职工兴起大学习、大练兵的热潮。提出“为创新转变发展理念、认清形势、统一思想;为创优瞄准先进、潜心研究、用心执行、矢志不渝;为创业认清资源、定准目标、选好路径;为建设新首钢坚守奉献、永不懈怠、促进转型发展”。2011年又提出“为创新建立学习创新型体制机制,充分调动全体职工的潜能和创造力,加速转型升级;为创优找准目标、精细苛求,运用科学方法和工具,加速追赶先进;为创业抓住机遇、利用优势,加速提高发展质量和竞争力”。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系统性、分阶段地推进搬迁调整。
“把搬迁调整的过程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过程”朱继民董事长在接受采访中特别强调
本刊记者:首钢搬迁及结构调整的战略意义与实施途径是怎样的?
朱继民:首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突出特点,体现在率先进行钢铁业的搬迁调整上,体现在钢铁业搬迁后在北京地区的转型发展上,为我国钢铁工业战略性结构调整探索新经验,为北京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做出新贡献。
到2010年底,搬迁调整的新钢厂建设基本完成。首钢京唐钢铁公司按照国家提出的“建成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的现代化大型企业”的要求,通过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已建成1000万吨规模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精品板材生产基地和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厂。顺义冷轧公司成为170万吨规模的汽车板和家电板生产基地。先期建设的迁钢公司成为能够生产冷轧硅钢的800万吨规模的大型钢铁企业,首秦公司成为260万吨规模的“专精深强”的宽厚板生产基地。在搬迁调整的同时,先后联合重组了水钢公司、贵钢公司、长钢公司、伊犁钢铁公司、通化钢铁公司,福建凯西钢铁公司,使首钢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
随着北京钢铁主流程的全部停产,启动首钢在北京的转型发展。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明确了把北京首钢工业区改造成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把首钢建设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综合性大型企业集团”的发展定位,使首钢的转型发展成为大城市工业区改造的成功范例,成为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标志性工程。目前已完成总体规划,部分先期启动项目取得积极进展。首钢的非钢产业和高端金属材料业经过多年发展已有一定的基础,在主厂区改造的同时,要在北京大力发展高端金属材料业,高端装备和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以及建筑及房地产业,按北京市范围统计,到2015年形成1000亿元左右的销售收入,成为北京市转变发展方式的新的增长点。
“把搬迁调整的过程作为科技创新驱动、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过程”朱继民董事长在接受采访中特别强调
本刊记者:首钢涉钢部分整体搬迁,不仅对于首钢集团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而且对于首都环境改善、国际大都市建设以及我国钢铁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都具有推动作用。您是怎样把科技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有效融合在企业战略调整中的?
朱继民: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搬迁调整的中心环节。为解决新钢厂的先进技术来源,加强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建立“一级研发、多地分布”的研发模式,与国内外众多企业和科研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深化与德国蒂森公司的技术交流,建立了板材管理体系,与钢铁研究总院、北京科技大学、东北大学联合构建了长期长效实体式的联合研发模式,不断取得新的研究成果;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重大项目“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在京唐钢铁公司投入运行。“十一五”期间首钢取得科技成果277项,比“十五”期间增长88.4%,申请国家专利754项,增长3.7倍,获国家专利授权366项,增长2.4倍,累计获得产品金杯奖33项,技术创新进入钢铁业高端领域,首钢技术中心在2011年全国家729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列第八位,在钢铁企业中列第三位。
首钢京唐钢铁厂建设按照“先进可靠、节省高效、系统优化、集成创新”的原则,采用我国最大、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一系列大型装备,采用国内外先进技术220项,自主创新和集成创新占三分之二以上,设备国产化率约占价值的70%、占重量的90%。
“把搬迁调整的过程作为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朱继民董事长在接受采访中特别强调
本刊记者:近年来,首钢坚持走科学发展之路,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措施,努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和高效率的新格局,实现首钢的又好又快发展。在搬迁调整中具体做法是怎样的?
朱继民:首钢按照“人、技术、环境和谐一致”的理念,把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搬迁调整的重大战略任务。为促进“绿色北京”建设,特别是为北京成功举办奥运会,2008年压缩400万吨钢产量,污染物排放量比上年下降50%以上;到2010年底北京钢铁主流程全部停产,烟粉尘、二氧化硫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了95%以上,为改善北京环境质量做出了重大贡献。
在搬迁调整中,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和循环经济技术的创新和运用。例如,利用焦化工艺处理废塑料,获得国家发改委重大专项资助,建成了国内第一条焦炉处理废塑料生产线;利用北京鲁家山石灰石矿停产后的场地,正在建设城市垃圾焚烧发电项目;首钢较早地实施干熄焦工程,与日本新日铁合作并在国内多家钢铁厂推广应用;率先在大型高炉实施高炉煤气干法除尘技术,推动了此项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发展;在河北迁安市建设循环经济产业园,包括11个项目,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京唐钢铁公司努力建设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标志性工厂。对余热、余压、余气、废水、含铁物质和固体废弃物充分循环利用,基本实现废水、固体废弃物零排放。节能减排指标达到国际同类钢厂先进水平。实施海水淡化,每年节约淡水2000万吨,为社会提供浓盐水1800万吨;电站采用海水直流冷却,年节水1070万吨;利用富余煤气、高炉煤气余压、干熄焦余热发电,年发电55亿度,占钢厂总用电量的94%;高炉水渣、转炉钢渣和电厂粉煤灰用于生产水泥和其他建筑材料;利用钢厂余热向社会提供200-300万m2居民住户采暖热源等。
“把搬迁调整的过程作为坚持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过程”朱继民董事长在接受采访中特别强调
本刊记者:在构成生产力的各要素中,人是第一重要的。在推进企业搬迁调整的历史进程中,首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提升人的价值与实现企业发展融为一体,构筑起和谐首钢的良好氛围,为首钢“十一五”期间的快速协调发展创造了条件。您是怎样通过创新管理模式为顺利实施搬迁调整提供了保证?
朱继民:首钢北京钢铁主流程800万吨钢产量分两步停产,先后涉及六万多名职工的分流安置,这是关系首钢搬迁调整大局、关系企业和社会稳定、国家和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大事,涉及人员之多、工作难度之大是前所未有的。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首钢各级党组织满腔热情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认真细致地做好组织工作,热情周到地做好生活保障工作,按照“骨干有岗位,职工有渠道,分流有政策,安置有秩序”的原则,提出了11条分流安置渠道,到2009年累计分流安置3.45万人,到2011年上半年分流安置了3.4万人,维护了广大职工的根本利益,保证了企业和社会稳定。在这项工作中,首钢各级党组织切实发挥了核心保证作用,广大职工做出了巨大牺牲和奉献,得到了中央和北京市委的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和谐发展还体现在树立企业良好社会形象,处理好与各地方政府及联合重组企业的关系。首钢在搬迁调整中建设了国际一流水平的新钢厂,体现了高起点、高水平和首钢人顽强拼搏、能打硬仗、精益求精的作风;坚持虚心学习,潜心研究,不断与先进企业对比找差距,加强与兄弟企业的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在联合重组过程中,充分尊重地方、企业和广大职工的利益,努力实现文化融合,营造良好的社会发展环境,赢得了各级地方政府和重组企业干部职工的高度信任和大力支持。
“把搬迁调整的过程作为深化改革,加强企业管理的过程”朱继民董事长在接受采访中特别强调
本刊记者: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是企业制胜的重要保证。近年来首钢搬迁调整在优化资源配置,改革开放、强化管理方面取得了哪些令人瞩目的新进展?
朱继民:在搬迁调整中不断深化改革。首钢列入北京市国资委改制计划的108家下属非钢单位全部完成改制,其中辅业改制94家,通过经营者和职工持股,强化激励和约束机制,经济效益大幅度增长。首钢原来兼并的20多家外埠企业,多数已划转地方政府管理,经营情况逐步好转。首钢股份公司完成了资产重组预案,迁钢公司将进入股份公司,将使上市公司的实力大幅度提高。首钢京唐公司完成了股权变更、首钢股权增加到70%,理顺了管理体制,提高了发展质量。北京首钢园区开发健全了政府与企业地接的管理体制。首钢累计与180多家上下游企业、科研、金融机构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瞄准世界一流水平,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建立稳定的资源供应和销售渠道,不断开拓和完善上下游产业链。2010年集团销售收入2200亿元,钢产量3154万吨,均比2005年增长1.73倍,实现利润19.7亿元,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2011年集团销售收入2460亿元,实现利润与上年基本持平。
本刊记者:首钢下一步的发展,按照“十二五”规划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朱继民: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产品一流、管理一流、环境一流、效益一流”为目标,实施“主业做强,多业协同,打造综合服务商”发展战略,做优做强钢铁业,协同发展矿产资源业、装备及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房地产及建筑业、海外产业、文化创意产业,实现首钢北京地区产业转型,打造“首钢服务、首钢品牌、首钢创造”的综合竞争力,把首钢建设成为有世界影响力的综合型大型企业集团。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