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建设海油文化 共享和谐海油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成立于1994年5月,是从事浅海油田开发的专业化油气生产单位。多年来,海洋采油厂党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建设,牢固树立文化制胜战略,经过17年的发展积淀,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的海油文化体系,建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240万吨级极浅海大油田,截止目前为国家累计产油3356.84万吨,2011年计划完成年产量260万吨,达到历史最高,成为中石化东部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阵地。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职工队伍始终保持了昂扬向上的斗志,采油厂呈现了“心齐气顺劲足家和”的良好局面。
牢固树立文化制胜战略,建成日渐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
自成立以来海洋采油厂就积极实施文化兴企战略,多措并举大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海油文化伴随着采油厂和海上油田的发展诞生、成长、完善。
一是从战略高度建设企业文化。在学习贯彻落实中石化文化和胜利文化的基础上,2003年以来,适应胜利海上油田、职工队伍发展的新形势,海洋采油厂党委启动“新时期海油文化建设工程”,对企业文化进行全面地整合提升,提出了新时期企业愿景、企业精神、企业宗旨和企业作风,总结了海上油田10年高速高效发展的经验,为海上油田的持续发展描绘了美好前景,为海上油田在新世纪的跨越式高速高效开发注入了强劲的生机和活力(企业愿景:建设胜利特色一流海上大油田;企业精神:为海油拼搏,为胜利超越;企业宗旨:价值最大、发展最优;企业作风:团结务实、安全高效)
二是企业文化体系日趋完善。海洋采油厂持续完善海油文化体系,推动海油文化与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融合,初步形成了以海油文化、专业子系统文化、三级单位子文化和基层家文化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体系。在“团结务实、安全高效”的企业作风引领下,从理念研究、观念培养、规范管理等方面深入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取得了积极的成果。在“价值最大、发展最优”的企业宗旨引领下,建设管理、技能、操作三支人才队伍,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在制度文化建设方面,探索形成了适应海上发展的生产管理制度、经营管理制度、基层管理制度。建设海油廉洁文化,培育形成了以“廉洁树海油形象,勤政促海上发展”为理念的海油廉洁文化。
三是持续推进企业文化创新。海洋采油厂从形式和内容上不断创新文化管理,将企业文化建设纳入精神文明建设考核,进行季度检查评比,召开政研会对海油文化进行研讨交流,研究设计基层文化模板,推进基层文化的规范管理、标准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水平不断提升。2006年以来先后被胜利油田推荐参加全国企业文化年会和山东省文博会,海油文化建设成果、案例被评为山东省企业文化创新成果奖、优秀案例奖,文化建设经验入选全国企业文化经验汇编,海油文化被评为胜利文化品牌,采油厂先后被评为全国和油田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2010年采油厂组织优秀基层团队精神、文化格言评选,汇编成册,印发基层。在基层队办公区、平台生活区设计制作文化长廊,张贴文化理念、管理经验、文化格言,图文并茂,让家文化融入职工工作生活。
推行文化管理,引领海上油田实现高速高效发展
文化是企业长盛不衰的灵魂,发源于企业管理的文化只有融入管理才能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在海上油田的高速高效开发过程中,海洋采油厂走出了一条从文化建设向文化管理迈进之路。
一是建立科学高效的制度文化。在深化海油文化建设的过程中,结合海上特点创新生产管理制度,建立完善了项目管理、研究生产一体化、海陆生产统调、生产应急预案等一整套具有胜利海油特色、科学高效的制度,实现了“依靠制度运行生产,通过生产完善制度”的良性循环。推行内部经营承包责任制,建立完善文明建设厂、矿、队三级,按月、季、年检查考核的检查奖惩机制;建立起全员、全方位、全过程成本管理网络体系;推行实施ERP系统,经营管理实现网上规范化运行。完善“三基”工作运行机制,深入开展“达标、创优、争银、夺金”和“五项劳动竞赛”、“标高超越”等系列活动,提升基层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发展力。
二是培育形成以人为本的安康文化。安全是企业发展之基,海洋采油厂把安康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内容常抓不懈。着眼海上实际科学凝练安全理念,提出“安全大于天”的理念,“团结务实、安全高效”的企业作风,通过道路灯箱、挂历、台历、张贴画等形式在干部职工中广泛宣传推广。坚持把职工安全教育纳入日常思想政治工作,完善安全宣教机制。定期举办安全法规及管理知识讲座;每年组织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知识竞赛、安全征文、青工安全FLASH大赛。实施员工“安全素质工程”,大力加强各层次人员安全环保教育培训,提高职工安全环保素质和事故防范能力,“全员参与”培育安全行为文化。
三是建立蓬勃发展的基层家文化。基层家文化是海油文化最鲜活的内容。按照“聚情爱家,聚力建家,聚心和家,聚智兴家”的胜利家文化理念,海洋采油厂持续加强基层家文化建设,使文化不断向基层队、班组,向管理细节、末端渗透。先后培育形成了以“平台文化”、“健康文化”、“标准文化”、“船舶文化”为代表的基层文化品牌,在基层单位中培育了全国青年文明号、油田基层家文化示范点、基层文化品牌。埕岛中心二号平台的平台文化被授予油田首批“基层文化品牌”,2008年被评为“基层家文化示范点”。埕岛中心一号、二号平台、海一采油一队团队精神入选油田百条团队精神汇编。46个基层队中培育出了中石化银牌队6个,胜利油田金银牌7个、优秀队7个。
落实人文关怀,以人为本推行身心健康工程
以人为本,实施人文关怀,是企业文化的内在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海洋采油厂始终关注职工需求,积极推行心田工程,满足职工身心发展需求,实现了人与企业的和谐共进。
一是关爱心理让职工舒心。厂党委高度重视职工心理健康,对海上职工队伍身心健康进行专项研究,发现海上平台员工思想行为及心理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宣教引导。建立完善心理宣教、咨询、干预机制。定期邀请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海军潜艇学院、济南军区青岛疗养院、油田党校等院校专家来厂,为职工进行心理知识、心理调节、快乐工作、健康生活等专题讲座和咨询,帮助职工学习心理健康常识,掌握简便易行的自我调节技巧。建立“啄木鸟工作室”和心理健康网站,通过热线电话、网上民生直通车等途径及时为职工提供解疑释惑、咨询疏导。为基层购买配置心理健康书籍、光盘,《阳光心态》、《不抱怨的世界》等心理书籍、讲座深受职工喜爱。开通视频通话系统、建立QQ群,使海上职工和家人随时可以通话聊天,缓解职工及家人心理的焦急、挂念。
二是优化环境让职工安心。采油厂密切关注职工对工作生活环境的安全需求,针对海上采油平台不适合居住、安全隐患多等问题,设计推行了埕岛油田自动化测控系统,使一大批员工免除了倒班之苦。针对中心平台老化、原设计安全性差、生产流程不合理、平台晃动、立管悬空等安全隐患和问题,积极协调解决,有力地提高了平台生产生活环境安全系数。对住人平台的值班室、食堂、浴室及宿舍等场所进行更新改造。先后建立娱乐室、图书室、健身室,定期送报刊上平台,使职工在业余时间有所学、有所乐,增进了平台对职工的吸引力。
三是排忧解难让职工暖心。落实人文关怀,针对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厂党委协调各部门全力解决。建立严格的年度健康查体和日常防护措施。针对海上平台噪声大影响听力的问题,通过选用低噪音设备,安装消音隔音材料,配齐防护耳罩等措施减轻噪声危害。针对冬季海上气候寒冷潮湿的特点,为出海员工配备皮夹克、皮裤等防护工具,减轻环境因素对员工身体的侵害。建立完善平台员工健康监护档案,每年为海上员工进行职业病专项查体。针对近年平台职工高血脂、高血压、营养失衡等症状较多的现象,推行健康平台饮食,建立体能训练制度,帮助员工增强体能,提高身体素质。针对职工出海无法照顾家庭的困扰,实行区域互助,解除职工后顾之忧。成立“青春有约联谊会”,开辟了“青春有约”红娘网站,定期与附近兄弟单位联系定期举办青年联谊会,为青年职工解决找对象难的心病。采油厂还先后完善了困难职工救助、大病医疗救助、困难家庭帮扶、子女就业援助等10余项帮扶制度,2011年采油厂开通了职工大病赴北京就医绿色通道,及时为困难职工卸下心理负担,使职工倍感温暖。
大力加强载体建设,不断优化文化环境
在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海洋采油厂党委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宣传推广,创新企业文化载体,完善文化环境,海油文化在采油厂深入人心,在油田内外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高。
一是大张旗鼓宣传新时期海油文化。编制下发《胜利海油文化手册》,在《胜利文化》、《胜利日报》、《中国石化报》等报刊以专版宣传海油文化,在采油厂办公场所、海上平台、生产现场对海油文化理念、标识进行张贴宣传,制作海油文化灯箱将采油厂机关总部建成文化长廊、逢年过节制作海油文化贺卡、日历卡、挂历送给职工,同时对海油文化建设经验做法进行提炼总结,在油田及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经验交流会上进行交流。采油厂还自办报纸、电视,制作“海油文化网”,营造了浓厚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
二是建设优美环境共享海油文化。为满足职工精神文化生活需求,采油厂陆续建起了职工公寓、图书馆、体育馆、健身房、体能训练中心等活动场所。为海上平台订阅了报刊杂志,配备了电视机、影碟机、流动书箱和棋类等文体用品。成立了电声乐队、书法绘画音乐等多个兴趣小组,组建了威风锣鼓队、篮球队、足球队、狮子龙灯队,定期举办各种歌咏、舞蹈比赛和联欢晚会,做到了小活动不断线,节假日掀高潮,使职工群众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充分享受生活乐趣。
在海油文化的引领推动下,海油人以海为家,拼搏奉献,实现了海上油田的跨越式大发展,文明建设成果丰硕。采油厂和厂党委先后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山东省管理创新十佳企业”等称号。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