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文化 > 采矿业

我国煤工业结构调整透析

来自:经济参考报     时间:2012-04-02

       我国正处于重化工业时期,能源的需求和消耗量必将出现持续增长势头。在持续增长的能源消耗中,煤消耗的增长占的比重很大。煤炭几乎满足了中国一次能源消费的2/3,煤炭的生产数量所占的份额比较高,大约占能源生产总量的3/4。由于这样一种能源消耗格局,使得我国的经济建设、经济发展和煤炭工业的发展关系十分密切。

 

  一、 现状及问题

 

    1. 煤炭生产不能有效适应经济的周期性变化,经济出现高速增长时供不应求,而经济进入谷区时,又会出现企业效益下滑,煤难卖的问题。

    我国的经济建设有周期性,有时有很大的波动,在这种波动中,煤炭的生产、供应出现了和过去农产品生产相同的格局,就是“多了多了少了少,少了少了多了多”。1998年前的一个时期,我国的煤炭工业不景气,所以,自1998年实行关井压产政策,几乎停止新建煤炭矿井。近两年来,我国的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煤炭供求形势严峻。在强烈的需求增长拉动下,煤炭产量虽然也快速增长,但这种增长是建立在多数矿井超产能生产的基础上。据统计,2003年国有重点煤矿原煤产量为8.3亿吨,超过其核定生产能力20%以上,煤炭生产能力严重不足。

    我国的煤炭不仅在总量供给上受到严峻挑战,而且其布局和经济发展的格局严重脱节。我国的煤炭工业主要集中于北方,尤其是山西、陕西和内蒙古自治区,而煤炭的消费地则主要集中于经济发达的东南部沿海地区,工业布局与煤炭资源的错位,形成了北煤南运、西煤东运的格局,运力是否充分成为影响和制约煤炭供需平衡的重要因素。

    2. 大型煤矿供给能力不足,中小型煤矿与大型煤矿并存成为我国满足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煤炭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发展和实现集中高效生产是世界煤炭工业发展的趋势。世界先进产煤国家矿井产量平均在200万吨/年左右,美国前4家煤炭大企业集中度占到全部的46.7%,澳大利亚前5家占了71.5%,南非前4家占了62.3%,我国目前重点煤矿的矿井平均核定能力只有80万吨/年,地方煤矿的矿井平均生产能力是10.9万吨/年,乡镇和个体煤矿的矿井生产能力不足1万吨/年,全国煤矿平均年产量只有3万吨,我国煤炭产业的集中度是较低的,前4家煤炭企业的市场集中度约为15%,前8家企业的市场集中度约为20%左右。

    煤炭产业集中度过低,一是影响我国煤炭总体供给质量,使国家对煤炭行业宏观调控力度减弱;二是小煤矿过多,对煤炭资源的过乱开采,导致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三是除了部分国有大矿之外,大多数煤矿生产技术水平比较低,装备相对比较差,效率比较低,特别是乡镇煤矿,基本上是非机械化开采。在资源消耗和人员伤亡上,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3. 上下游关系没有完全理顺。

    电力、建材、冶金和化工行业4个方面,一直是我国主要耗煤大户,这四大行业中,电力又是耗煤大户,资料显示,在我国目前的电力结构中,火电占总装机容量的70%以上,我国发电用煤的消费量占全国煤炭销售总量的60%以上,计划内电煤的供应在主要电力企业的煤炭需求中占80%以上。近两年来随着“电荒”和煤价上扬,煤电企业的紧张关系不断加剧。

    煤电两个行业间的纷争实际上是“市场煤(主要是电煤)”和“计划电”之间的纷争,即煤炭基本上按市场供需状况定价,电力却仍然实行政府定价;火电企业的燃料主要依赖于煤,煤炭价格随市场供求变化上涨之后,电价却不能轻易上涨,这反过来又制约了煤炭的价格随市场供需发生变化的能力,使得价格这一调节煤炭供需的机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造成一定程度上的价格扭曲。

    4. 安全事故有逐渐由过去的中小煤矿向大型煤矿发展的趋势,特大和大型安全事故频繁发生。

    我国煤炭安全形势总体是向好的。2004年,全国煤矿共发生瓦斯事故386起,事故同比减少73起,死亡人数减少422人。其中,10人以上特大瓦斯事故减少5起,死亡人数减少240人。但在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还存在许多问题,事故频发,特别是重特大安全事故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形势依然十分严峻。去年四季度以来,连续发生了3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其中,辽宁阜新矿业集团公司孙家湾煤矿“2.14”特别重大瓦斯事故,死亡214人;最近,云南曲靖、山西交城、黑龙江七台河、重庆奉节和山西朔州等地煤矿又接连发生了5起重大、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巨大损失。

    5. 煤炭生产的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在煤炭加工过程中因选煤全国每年排出洗矸4500万吨,选煤废水4000万吨,煤泥200万立方米。我国85%的煤炭是通过直接燃烧使用的,研究表明我国燃煤产生的二氧化硫排放量占全国总排放量的74%;二氧化氮的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85%;一氧化氮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60%;总悬浮颗粒(TSP)排放量占总排放量的70%。据不完全调查,我国因煤炭开采引起的地表塌陷面积达40万公顷,平均开采地表塌陷达0.2公顷/万吨;煤炭开采过程中的矿井水、洗煤水和矸石淋溶水等未经完善净化就被直接排放,对周围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煤炭开采过程中所释放的矿井瓦斯会产生温室效应;矸石自燃还会释放出大量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等有毒气体。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目前国有煤矿共有矸石山1500余座,其中长期自燃矸石山389座,严重污染了矿区和周边地区的大气环境。 


  二、 政策建议

 

    1. 加大对煤炭勘探和生产投入,解决矿井水平接续紧张问题,保障煤炭的长期供应能力。

    煤炭生产本身决定了企业要边生产,边准备,采掘(或采剥)并举,这样生产才能正常进行。由于煤炭企业近年来经济效益不佳,企业资金紧张,生产投入不足,致使相当一部分国有煤矿的矿井水平接续出现紧张与失调。据统计,重点煤矿水平接续紧张与失调的矿井多达30%以上,严重影响矿井生产能力的正常发挥。

    我国的矿井接续的问题也十分严重。预计到2005年和2010年各类煤矿的剩余可采储量只能满足12.9亿吨和12.5亿吨生产能力的需求。我国相当一部分矿井及矿区已开采至最后水平,矿井(矿区)处于衰老报废阶段。由于投资政策的调整及资源等问题,部分企业将面临无煤可采的境地,企业处于倒闭的边缘。

    为此,国家应加大公益性勘查投入,完善商业性勘查投资体制,提高煤炭资源勘探程度,增加后备工业储量,满足新建矿井需要。要建立与国际接轨的煤炭资源评价和管理体系,查清不同地区、不同储存条件和不同煤种的经济可采储量,基本查清在生态环境和水资源等可容量范围内我国煤炭资源最大可供开发量。要尽快完善有关法规和产业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监管办法,加强煤炭生产过程中资源管理的基础工作,依法制止生产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采厚弃薄”、“吃肥丢瘦”等浪费资源现象,提高资源回收率。

    2. 进一步理顺上下游关系,推进跨产业的联合,形成新的产业链,提高煤炭工业应对周期变化的能力。

    煤炭企业要寻求新的资源,根据矿山服务年限实施相关多元化经营战略和纵向一体化战略,大力推进煤炭新产品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发展替代产业,推进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要积极参与铁路、水运、海运等运输产业,推动跨行业、跨地区产业的联合,形成煤、电、化、路、港、航等产业链。煤炭工业产业发展战略要走出单纯做煤的方式,实现多元并举全面发展,真正实现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升级。

    进一步理顺上下游关系,推进煤炭定价的完全市场化。煤炭价格的确定,要坚持供需双方协商定价的基本原则,任何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和企业不得以任何形式非法干预企业自主定价。改变以往政府主导的模式,坚持政府宏观调控,市场主导配置资源;倡导煤炭企业与电力等行业建立长期合作,依法签订买卖合同,建立煤电价格联动机制。推动煤电联营,建设大型煤炭基地,提高大中型煤炭的技术水平和生产能力,保障煤炭长期稳定供给。

    建立煤炭交易市场,更多地发挥煤炭交易市场在煤炭流通中的作用,更多地考虑用市场的方法和手段调节或调控煤炭流通。煤炭交易市场的建立,不仅可以减轻政府协调煤炭流通的压力,避免政策调控冲击力太大、影响力过猛的问题,还有利于采取更多的手段和措施对煤炭流通施加影响。随着煤炭交易市场交易数量的增加,其形成的交易价格将最直接真实地反映煤炭供求关系,特别是中远期合约交易以及煤炭期货交易机制的引入,交易结果将可以准确反映中长期煤炭供求关系和价格,为煤炭供运需各方规避市场风险提供良好的平台,也必将促进煤炭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

    3. 通过兼并重组,建立有效的退出与准入机制,合理地扩大企业规模。 乡镇煤矿在现在和将来一段时期内,还将是我国煤炭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统一规划、合理集中、正规开采、保障安全、依法监管”的方针,鼓励不同性质的乡镇煤矿实施兼并、合资与合作等多种形式的资产重组方式等管理模式,加快其联合与改造,提高正规开采水平,合理扩大生产规模。

    减少开采工艺落后、条件恶劣、生产安全无法保障的,不具备条件的乡镇小煤矿,使这部分生产工艺落后、浪费资源、安全事故多发、环境保护无法控制的小煤矿退出市场。其次是清理国有煤矿井田内的小煤矿,对部分有证的大矿井田内的小煤矿,可实行赎买或补偿部分损失的办法进行清理。第三是制定产业技术政策,从正规化开采要求入手,制订煤矿的最低开采规模。

    4. 着力健全煤矿生产企业保障生产安全的激励与监管机制,解决煤矿工作安全问题。

    要按照“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企业全面负责、群众参与监督、社会广泛支持”的原则,构建安全生产的责任体系,关键是要建立煤炭生产企业的安全保障激励机制。各类煤矿都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规章制度,加大对企业责任人的安全事故处罚力度,坚持煤矿企业内部安全生产机构派驻制度;实行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制度,强化各级安全职责。

    加大煤矿安全投入和技术改造力度,强化煤矿安全基础,提高煤矿安全生产保障能力。国家要通过安排国债资金、贷款贴息等方式,支持大中型国有煤矿安全改造。对国家安排的国债拨款项目,省级财政要安排配套资金。各煤矿生产企业要足额提取煤炭生产安全费用,专款专用。对灾害严重、所提取费用不能满足实际需要的煤矿,可适当提高安全费用的提取标准。

    客观上讲,我国煤炭储存和开采条件差,95%以上都是井工开采矿,高瓦斯和瓦斯突出矿井接近一半;瓦斯突出机理尚未完全认识,许多重大技术难题需要研究。为了推动这方面的技术进步,就需要推动煤气层产业的发展,以煤气层产业的发展,推动煤矿安全改造和瓦斯治理的科技进步工作。我国煤层气资源开发利用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末,目前已初步掌握了一套适合我国煤层气特点的勘探开发技术及生产工艺,但距离商业化运作还有很大差距。主要问题是:煤层气开发利用缺少国家统一规划、政策扶持力度不到位、勘探开发资金投入少且分散、输气管网等配套设施严重不足。只有解决好了这些问题,我国的煤气层产业才可能发展起来。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