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企业文化2013上海峰会召开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
探讨企业文化竞争力在深化改革中的作用
中外企业文化2013上海峰会召开
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的“改革开放35周年企业文化竞争力——中外企业文化2013上海峰会”于2013年11月16日至18日在上海召开。会议的主旨是: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加快实现企业转型中的文化自觉,总结企业文化建设经验,检验企业文化竞争力在企业发展中的效果,科学评价企业文化在企业综合竞争力中的作用,交流推广企业文化竞争力的培育经验,进一步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推进中国特色企业文化建设的繁荣与发展。企业文化竞争力是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创新、发展的重要源泉。也是企业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本次会议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以来企业文化竞争力的作用方式和实践成果,研讨了企业文化竞争力与企业发展诸方面的关系,探索了企业文化竞争力的发展规律、科学评价、培育方式等问题,从而引领企业未来软实力的增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贡献。
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副局长韩天、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副司长王德生、中华全国总工会宣教部副部长范康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北京市第八届政协主席王大明出席会议并作“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报告;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福建省原省长、商业部原部长、国务院特区办原主任胡平出席会议并作主旨报告;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志学教授作题为《企业文化竞争力与企业经济发展》的学术报告。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主持了开幕式。
企业文化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特别是在当今世界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交融的新形势下,企业文化在企业发展和竞争中的作用更加显性化,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直接因素。本届峰会着眼于企业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采用官、产、学、研互动的方式,针对企业在持续改革发展过程中文化如何发力,如何评价、培育、提升文化竞争力,进而不断提升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等企业文化建设的难点和课题,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和解析。
中国农业银行党委副书记、监事长车迎新,中国一汽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经理孙国武,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武永涛,皖北煤电集团董事长葛家德,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党委书记张连成,中信建设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袁绍斌,在“企业文化竞争力作用”、“企业文化竞争力推动企业生产力”、“企业文化竞争力效果评价”等专题论坛上分别发言;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唐任伍,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徐艳梅做了专家点评。
在“企业文化竞争力培育”、“企业文化如何发力”的嘉宾互动对话中,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程福波,承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王竹民,四川宏达集团副总裁、党委副书记刘德山,中国民族证券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大建,北京金隅集团党委副书记吴东参与了对话,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局原副巡视员、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李世华,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华锐做了专家点评。
北京师范大学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导唐任伍,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导徐艳梅,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导苏勇分别就“企业文化竞争力的作用方式”、“企业文化竞争力与企业转型升级”、“企业文化竞争力与企业综合竞争力之关系”、“企业文化竞争力与中国梦”等热点问题作了学者观点交流。
恩智浦半导体(上海)有限公司业务总监RanZahn,巴斯夫有限公司大中华区企业传播部资深总监、博士裴泽科,招商银行上海分行,围绕“跨国企业文化竞争力比较”专题,做了演讲;复旦大学企业管理系主任苏勇教授做了综述比较。
闭幕式上,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做了题为“改革开放35周年企业文化竞争力”的大会总结。
11月18日,全体代表参观了闸北工业园区和上海博物馆。
来自350多家国有大中型企业和知名民营企业的近5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2013年的中外企业文化峰会,是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创办中国企业文化界高端论坛十周年。本次会议选择在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贸易港口、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城市——上海召开,会议代表不仅学习了上海市快速发展的先进经验,还了解了备受关注的上海自贸区——这一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试验田”的最新信息。与会代表普遍认为,本届峰会是中外企业文化研讨交流的重大盛会。在全国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谋划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宏伟蓝图的重要时刻,全国企业文化战线的代表汇聚上海,全面总结回顾改革开放35年以来,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取得的成功经验和理论成果,研究探讨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式和规律,这对于促进全国企业文化大发展、推动企业软实力大提升,对于引领企业转型升级、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重要关键时期,企业文化建设事业任重道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秉承“方向正确、学术领先、行为规范”的宗旨,团结中国企业文化理论界、企业界一道,初步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建设道路,推动企业文化建设由自发转为自觉,由自信走向自强,有效提高了企业软实力和中国企业的文化竞争力。本届峰会之后,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将继续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社会主义特色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团结企业界、理论界和其他有志于企业文化建设的人士,在持续吸收与借鉴西方企业文化理论基础之上,为中国企业文化理论研究不断注入“中国元素”,在企业文化与固有文化传统、企业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企业文化与中国转型经济理论和国企改革理论等研究有机结合,积极推动企业文化理论深入探索和实践创新,不断推出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共同促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事业的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整体素质,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竞争力,为强企圆梦做出新的更大的努力和贡献!
当前最大的群众利益在于全面深化改革
——在“中外企业文化2013上海峰会”上的讲话
文/王大明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名誉理事长
北京市原政协主席、中宣部原常务副部长
同志们:
我们这次会可以说是兼有天时地利人和。天时,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会议研究了全面深化改革问题,通过了《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地利,上海是中国新一轮经济改革走在前列的光荣城市,特别是自贸区全国瞩目;人和,三中全会召开的大好时机,来自五湖四海的企业文化的实践者和专家济济一堂。全会决定昨晚刚刚公布,我和大家一样是初步学习。时间关系,我想重点谈一谈大家所关心的如何继续全面深化改革,特别是咱们国企在新一轮改革中将面临一些机会和挑战、以及如何改进执政党作风这两个问题,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中国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需要有远近兼顾、深谋远虑的智慧和勇气来啃硬骨头。
回顾我们改革的历史,很多重大改革决策都是在历次三中全会作出的。30多年我们取得了举世公认的成绩,今天,面临的问题是深层次的,突破也只能是全方位的。公报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整体谋划,加强各项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很显然,通过35年来“摸着石头过河”,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的改革纲领性文件,表明我们党更加重视顶层设计,这是一个历史性的飞跃。
在座同志大多来自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在以往的变革中,我们是冲在前的先锋,甚至是大无畏的“商鞅”。而近两年来则遇到了不小的困境,产生了一些困惑。比如钢铁水泥等六大产业遇到产能过剩的危机、移动电信等产业市场被来自微信等互联网产业挤占,也有的产业面临打破垄断,金融等产业面临着民营资本进入的竞争等,都是要啃的“硬骨头”。
因此,作为企业领导者,我们在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要不断地研究新问题,并在这个大局下思考企业改革的问题。
第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国资改革。十八届三中全会一个很大的亮点,是中央提出了“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争论多年的“找市场”还是“找市长”的问题,全党在认识上终于有了重大的理论突破。
那么国有企业将面对怎样的变革呢?过去人们常说国企是“共和国长子”,因为国有资本承担了很大的社会责任,同时要承认咱们也吃了不少“小灶”;经过多年改革,国企总体上同市场经济融合,但也积累了一些问题、弊端,所以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从完善宏观管理体制来看,将改革国有资本授权经营体制,支持有条件的国有企业改组为国有资本投资公司。国有资本更多投向哪里?投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优化产业布局、区域布局、市场布局,实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导向作用,这是一个很明显的改变;另一个转变就是三中全会提出的“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像提出了“公益性企业”、“自然垄断行业”、“放开竞争性业务”等的概念。公益性企业国有资本会加大投入;自然垄断行业,实行政企分开、政资分开、特许经营、政府监管的改革;大多数竞争性企业,会以市场化为导向,进一步放开,民营企业可以进来。这样,“小灶”吃不成了,还要承认人家民营企业也是国家亲儿子,都要在国内、国际市场上平等竞争,平等地接受市场的洗礼。这对我们也是一个新课题;再有,我们现在许多国有企业还不是真正独立的市场主体。改革的目标,是使国有企业成为真正独立自主的企业,由法人治理结构来管理,提升国有企业的运营效率,这是创新企业体制的必由之路。初步改革至少包括两方面:完善市场化导向的选人用人机制、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再有就是企业要在调整经济结构转型过程中提高经济质量,实现自身产业改革、产业升级。这是提升国家系统工程,参与国际竞争,谋求企业生存的新领域刻不容缓的选择,国有企业也是首当其冲。同时企业还要通过提升管理等“内功”,获得发展新动力。
第二,要明确创新将成为中国经济持续发展的新引擎,创新导向已成为一项新的重要国策。
同志们是否强烈感受到一个大的趋势:互联网正在慢慢渗透,然后颠覆原有产业的领地?比如去年双十一,俗称的“光棍节”,马云的淘宝和天猫,一天就实现了191亿的销售额,超过了咱们传统名牌、上市公司王府井百货一年的营业额;今年,这两家电商又一次创造了350个亿的奇迹!优化结构、产业升级靠什么,中国如何改变廉价出口大国的形象,如何从根本上改善我们的发展环境,彻底抛弃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式的发展方式,等等,都要靠技术创新。一个企业也是如此,不进行技术创新,产业转型升级无法实现,就没有前途,职工群众也跟着遭罪。
同时也要看到,技术的革新固然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活力,但人们如果没有制度创新和制度变迁的冲动,并通过一系列制度(包括产权制度、法律制度等)构建把技术创新的成果巩固下来,那么企业长期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也是不可能的。
第三,要认识到提升企业文化竞争力,也是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企业的市场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所拥有资源的数量与质量,还取决于其对资源的利用效率。最近厉以宁同志有个观点讲得很好,他说,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在经济学里引起了两个变化。第一个变化,过去长期认为在企业中搞人事组织工作的、搞宣传工作的、搞行政管理工作的,都列为非生产人员。资源配置效率出来之后,看法就不一样了,做人事组织工作的,从事的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做宣传工作的是调动每一个投入者的积极性;行政管理人员,将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更好地组合在一起,产生更多的效率。厉以宁第一次讲明白了企业里面没有“虚”的部门。
人力资源是企业各项资源中最关键的资源之一,是最大的生产力。固然,市场机制配置选择人才是改革的方向,但是选择的过程最终还离不开管理者操作。所以,企业的领导者应当用主要的精力调配好这个资源,对待人才要“实事求是、知人善任”。根据我一生的工作经验,面对激烈的竞争,关键要靠人才。我们要爱才——不是财产的财,是人才的才。企业领导者要善于发现人的优秀方面、积极方面,知人善任,推荐人才,这是非常重要的。我这一生由于长期在经济战线工作,注意从基层企业推荐人才。
这件事情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学问还是很大的。例如对干部首先相信活材料还是死材料?有一年,我去一个厂蹲点,发现车间支部书记很优秀。经过观察,这是个人才啊,听说她已经在车间呆了好长时间,后来听说还是清华的,怎么不用啊!我就去找党委去了,我就说你们这有个人才怎么不用啊,他说我们哪敢用啊,你去看看档案,我就调了档案,档案写着“此人不可重用”,还是正式一级党委写的。我们俩去调查,发现说她父亲执行过王明路线,还有在学校说过什么话,都是莫须有的,后来我们把档案里这些材料都拿掉了,这位同志后来去了中央得到了重用。那时我们用人很开明的,只要是人才,上边要,咱们决不拦着。我的经验,这个地区只要人才老出,没事儿,肯定还出,要是老扣着,肯定出不来人。北京市很明显的,有两家著名的大企业,一家就是扣着,一个也不放,你刚说要调这个人,他说犯错误了,给弄下去了,最后你都不敢说了。挺好的干部,你说需要,他又给弄下去了,从那儿根本调不了人。而另一家呢,就非常开明,当时我们看中的人,就调上来,几任书记当副市长的、当副部长的,当政协主席的,副部以上干部出了好几位。拔上来一个又上来一个,就是老出人才,不出的老没人才。
知人善任非常重要,也是很难的。推荐不推荐人才,关系太大了!你只要发现他的长处、优点,积极去扶持他、培养他,可以发现更多人才。你要挑毛病,谁身上都有毛病,特别爱挑的就是“骄傲”,“这人骄傲、说话没把门的”,这种似是而非的缺点常有,我常听到。我推荐人的时候,经常碰到不同意见,都是骄傲、有个性,有时也跟我吵得厉害。但是,我感到欣慰的是,我推荐的基本上都还不错,还真没推荐过错的。
希望在座的各位企业家要胸怀大局,爱护人才,对人实事求是去看待去分析,并要多看优点。任何干部都是一个优缺点的综合体,你要善于发现他的优点,择其优而用之。这就是实事求是,知人善任。
总之,对新一轮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部署,需要学习消化理解的新思想、新战略非常丰富,核心的就是:市场导向、创新导向。
二、最近全党正在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我想讲一讲执政党作风建设问题。教育实践活动的实质是什么呢?我看实质是解决执政党的思想境界、精神状态、工作作风、执政能力是否适应时代挑战的重大问题,这是开展群众路线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作为革命的政党,如果脱离群众,不要说赢得民心了,你马上会面临被捕和牺牲的危险。而成为执政党以后,脱离群众的危险更是大大增加了,原因之一是国家机器固有的“权力魔杖效应”,导致脱离社会大众甚至损害大众利益的倾向,加上我国数千年官本位文化的历史传统,不仅没衰落好像还强化了,许多新发展的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并未在头脑中扎根,人民利益至上的执政理念也未真正树立,加之监督不力,恃权自重、贪污腐化频有发生,有些党员干部把群众路线变成了江湖路线,钻空子、潜规则,无视民众生死冷暖,这些歪风就像病毒潜伏寄生在执政党的肌体里,危害不亚于出几个贪官。现在全国500人以上的群体事件一年就十几万起,有些干部其实是在点燃社会动荡的星星之火。我们企业干部工作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人民的幸福。而有的人还没有善于领导、合格执政的概念。这样弄不好是要坏事的。
我从年轻时代接触地下党至今70年,我自身也是从一个革命青年成长为执政党的领导干部。如果说找出其中规律的话,什么时候我们党群众路线执行得好,就迎来发展的黄金时期。70年来,我经历了群众路线几个“黄金时期”。
第一个黄金时期,抗战胜利后,作为革命政党,明确群众的最大利益是“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在农村,通过土地改革贫苦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个个欢天喜地;在城市,我们地下党的主要工作就是“走到哪里赤化一片”,使群众看到光明,影视片里大量地下党员潜伏、搞情报,其实不是主流,当时我们最大量的工作是如何团结、启蒙广大人民群众,争取民心。那时所有的宣传工具都在国民党手里,报纸是国民党的、电台是国民党的、书店是国民党的,要宣传我们的主张、壮大革命的力量靠什么?就靠每个共产党员这张嘴,靠人格魅力,靠我们一个一个地去启蒙,一点一滴地做工作,那时的党员真是没有任何私利。再看国民党,抗战胜利后,整个执政集团里,有一种非常普遍的骄纵心态,国民政府的官员忘乎所以,非常猖狂,有点像我们现在说的“小人乍富”。他们根本不在乎别人批评它,不在乎老百姓骂,不顾老百姓死活,自我感觉非常好,所以非常快地失掉了民心。共产党则顺应民心,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作《论联合政府》报告,提出了“将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和富强的新国家”,这个极富感召力的奋斗目标,不仅吸引翻身农民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赢得市民都说共产党好,盼共产党赶快进城,更是赢得了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的青年学生、高级知识分子,各民主党派在内的广大民众的拥护,整个社会风气向左转。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地下党员能赤化一片的外部原因。抗战胜利那几年,是我党执行群众路线的黄金时期。
第二个黄金时期,解放初期,那时群众的最大利益在于百废待兴,恢复秩序。怎么执政?就是老老实实、踏踏实实解决老百姓的问题。当时我在北京市委工作,市委书记彭真同志让我们到街上去,看看到底谁在骂娘,骂娘骂的什么话,回来后要如实汇报。一个是粮食价格太高,老百姓买不着粮食,于是就把“粮老虎”抓了,从解放区往北京调粮食,把粮价稳住了;一个是法币、金圆券不值钱,就从各单位抽调一批党团员搞币制换算,换货币;第三个是骂脏水沟,彭真拍板马上修龙须沟——龙须沟就是这么修的;还有封妓院……那时候我们专门汇报老百姓不满意的事,民情百无一虚嘛,我们党自信的很,老百姓骂什么,咱就解决什么。真好啊,欣欣向荣!直到现在我都非常怀念。党员威信特别高,即使是团员,走到哪儿人家都刮目相看。刚解放公开地下党员身份,名单一公布出去,人都伸大拇哥呀!
再一个黄金时期,粉碎“四人帮”。群众的最大利益是拨乱反正,改革开放。我们党初步有了执政党意识,果断地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这个的战略抉择深得人心。标志就是几乎全民踊跃投入真理标准大讨论,全民第一次睁眼看世界以后要迎头赶上,整个国家、人民心气特别高。党内外一批有识之士思考并提出了用“建设性思维”取代“破坏性思维”的哲学观。再后来,小平同志南方讲话又一次奠定乾坤,把当时企图否定改革开放,重提“反和平演变”的局面扭转过来,我们今天所有成就都可以在那个划时代的起点上找到答案。
当前,群众的最大利益在于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当前群众诉求与以往几个黄金时期不同了。大家都清楚,今天是”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的问题,不骂龙须沟了,而是“上半辈子给银行打工,下半辈子给保险打工”,“前半辈子把钱都给了开发商买房子,下半辈子钱都给了医院治病”……还有一个最大的变化是群众的公民意识大大提升了,他们追求机会平等,关心反腐廉政;要求有知情权、参与权,特别是监督权!今天,怎么满足群众具有时代色彩的诉求?答案只能是全面深化改革。十八届三中的历史任务与定位十分清楚,就是要在发展中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满足群众的最大利益。
回忆这70年,我深刻体会到:什么时候我们党、我们自己群众路线执行得好,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就前进、就胜利、就兴旺,什么时候群众路线执行得不好,我们就失败、就倒退、就遇到挫折,就衰败。我这70年,回忆起来,可以说与国家同胜负、同进退、同甘苦、同盛衰,那真是密切相关,印象太深刻了!群众路线执行好的时候,多困难,你都不觉得难,什么时候你脱离了群众,大好局面一下子就垮了,所以群众路线和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
在企业也是同一个道理。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希望在座各位企业的领导干部,明确形势对我们执政者的新要求,以深入学习贯彻三中全会为起点,也为你们各自的企业带来执行群众路线和大发展的黄金时期。
企业文化是创新文化
——在“中外企业文化2013上海峰会”上的主旨报告
文/胡平
胡平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福建省原省长、原商业部部长、国务院特区办主任
我讲的题目是企业文化是创新文化。习总书记在讲中国梦,这个中国梦具体要求我就不说了。我认为,中国梦是全国人民的中国梦,是一定能够实现的。
我的三个中国梦
第一个中国梦,就是孙悟空什么时候能够打败米老鼠。1989年我就提出了这个命题。孙悟空本领大,资格老,但是世界上知道米老鼠的人远远超过孙悟空。其原因在于我们中国的文化跟经济不是融合在一起的。孙悟空什么时候能打败米老鼠?中国GDP总量全球排名第二,但从文化方面来看,我们和美国还有很大的差距。我的论断是到第三个一百年,也就是改革开放一百年,改革开放从1980年算起,那就是2080年,那个时候有可能孙悟空能够打败米老鼠了。巧的是,1890年美国是世界第一,如果中国在2080年或者是2090年达到世界第一,就是在美国称霸200年后,中国才超过美国,或者是达到美国同样的水平。其中最重要的是中国文化与经济一体化的问题。比如中国制造业发展迅速,但是中国智造(智是智慧的智)的产品在世界上,我感觉品牌还是很少,没有几个。我们不仅要创造中国智造的品牌,而且在世界上还要处于领先地位。这就要求大家要把中国的科学智慧,文化智慧,商业智慧,高度的统一起来,创造中国自己的品牌。这是个艰巨长期的任务。中国的文化博大精深,比如巴黎有凯旋门,北京有天安门,巴黎的凯旋门代表法国的文化,当然它的古老来源于罗马帝国,它建于1800多年,凯旋门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战的军队凯旋的大门。中国的天安门建于1400多年,比凯旋门资格要老,而且中国文化的内涵,我认为要比法国的凯旋门有文化,底蕴要深的多,更有代表性。所以中国文化要融合到经济里面是件不容易的事情。比如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建造了很多的高楼大厦,但这些建筑,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具有中国文化元素的,又有多少呢?再比如北京的鸟巢,建造的很不错,人们也认可它,可是它又有多少中国文化内涵与深度?如果叫“凤巢”就体现中国独特的文化了。从商品的品牌来说,有多少中国品牌的商品是值得骄傲的,是世界公认的,好像还太少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看,要让孙悟空打败米老鼠,还是非常艰巨的任务。我们中国的文化有一个继承的问题,有一个融合的问题,有一个创新的问题,有个超越的问题,任务是非常艰巨的。中国文化要融合经济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这个目标有待于大家的共同努力。这是我的一个中国梦。
第二个中国梦,就是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1994年我提出来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当时提出来好像没有什么反应。现在文化产业热起来了,我感到很高兴。但是文化产业不只是指新闻出版、图书、吹拉弹唱等,还要延伸,延伸到旅游业里面。我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大概只有4%点多,发达国家占了10%点多。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生老病死都有文化元素,所以这牵扯到产业文化了。行业文化、企业文化都包括在产业文化里面,其中包括产品的制造、营销、服务等等。这一理念的内涵是很丰富的。生态环境也有文化,服务方面的,治理方面的,比如老人这一弱势群体,需要各个方面关怀、支持,现在也开始重视起来了,可能有一部分要形成产业了。但是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理念与西方人有很大的差异。所以说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里面还有很多课题,需要中国文化元素来武装,把中国文化融合进去,走向世界,中国人才能有光荣感。所以文化和经济的融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第三个中国梦,这是个很小的梦想,但是实现起来也很难。中国人要穿自己的服装。在正式场合下,中国人都是穿西装打领带,包括农村也是。为什么中国人的正装不是中国的服装呢?比如中山装。所以第三个梦,就是要让我们中式的服装成为正装。当然这个中装也需要进行创新。
企业文化是创新文化
关于企业的文化创新,我讲十个要点。
第一,企业的创新文化是全方位的,从品牌、营销、管理、服务到人力,都应该要创新,特别是品牌的创新。
第二,企业的创新文化既是一种时代的文化,也是一种历史的需求。特别是老字号企业,没有技术创新是不行的。
第三,企业文化的创新是多方面的,比如经营的多元化、技术的更新、网络化、信息化,还有集群化,从整体出发挖掘特定区域的竞争优势,创造一种产业集群。中国产业集群化,现在其实也在开始,比如创业园就是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一个有效载体。
第四,我们的企业要走出去,品牌要走出去,服务要走出去,还要跟国外文化融合在一起。现在中国企业到外国去投资,承包工程,要熟悉了解外国的文化。当然外资进到中国,也有外国文化和中国文化融合的问题。
第五,我们民营企业的创新文化,现在要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十八届三中全会里面非常明确了公有制和民营企业。
第六,建立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这是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我觉得这个提出来是非常重要的。
第七,企业文化要倡导一种暖文化,而不是冷文化。要体贴消费者,服务一贯到底。
第八,企业文化应该是绿色的,放心的,安全的,愉悦的,愉快的商品,能够给人带来愉悦。
第九,企业文化是竞争文化。这是以前提出来的。我们同行业中的竞争是世界性的。这里要强调的是,中国的竞争和西方的竞争有些差别。比如在动物王国,狮子、老虎吃掉了弱小的动物,但也不是绝对的。狮子、老虎有生物链的关系,它们把弱小的动物吃光了,自己也不能存活。中国的竞争,竞和争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竞是同一个方向的,争是相向的。中国的竞争最后的目的要达到双赢,而不是你吃掉我,我吃掉你。当然竞争中也要有防,防止不正当的竞争。特别是小微企业,要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第十,企业的创新文化,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文化。企业是公民,你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都有一种社会责任在里面。企业家当然首先是个人,是公民,要做有利于社会的事情。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用到国家治理一词,而不是国家管理。我认为有新意在里面。在企业文化里面,企业管理,或许也要有新意。
这十个方面是不是我们企业创新文化的路线图,请大家参考。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