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行业文化 > 制造业

融入互联网+传媒融合创新 打造具有竞争实力的差异化企业

来自:大同冀东水泥有限责任公司     时间:2017-11-16


    

21世纪以来随着互联网经济迅猛而来,企业发展进入一个崭新时期,企业间竞争不断加剧。为充分利用互联网思维,推进公司文化建设与互联网的密切融合,并通过有效的网络信息手段,进一步完善企业文化管理机制,增强员工凝聚力,共同促进公司健康发展,不断提升公司创新力和生产力,打造具有竞争实力的差异化企业。具体如下:

    一、搭建企业文化互联网新媒体平台,实现文化传媒融合创新发展。

按照金隅集团整体战略部署和决策要求,为进一步落实企业文化建设要求,公司以文化和理念融合为工作中心,加强内部资源共享网络平台建设,多渠道加大宣传,传承金隅先进文化、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达成文化融合共识,为企业长久稳定发展奠定思想基础,树立良好社会形象。

1.公司成立了党委宣传部,加快战略重组后公司企业文化与新媒体的快速融合,弘扬干事文化,提振员工士气,传播正能量,形成新闻宣传合力,为公司生产经营营造良好氛围,努力培养一批吃苦实干、勇于奉献的宣传队伍,进一步提升公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党委宣传部以弘扬金隅先进企业文化为宗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结合社会及生产实际,合理制定和实施公司宣传思想工作任务、制度和措施,为公司生产经营建设服务,指导公司各级宣传组织开展宣传工作,并配合公司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及时传播健康优质的生产经营信息,助力建设和谐稳定的企业文化氛围。

2.维护更新企业公众号,充分利用这一新兴媒体平台,加大企业文化宣传,开展网络直播,截止目前累计推送企业文化稿件及各类专业知识近百篇,公众号关注人数大幅增加。让企业内外更多的人及时了解企业发展动态,实时资讯等,进一步扩宽了员工的视野,扩大了企业的知名度。

3.公司2015年9月创建了《金隅大同之窗》企业内刊,为员工提供了方便快捷的信息传播渠道,员工内心情感得到反映,思想得到沟通。在内刊的广泛传播过程中,社会形象及员工风采得到充分展示,从而增强了员工的自信心和对企业的责任感、自豪感。通过内刊进行宣传报道,不仅全方位、多方面调动有利因素发挥整体协调效应,而且充当着记录企业发展历史的角色,不仅服务了企业发展,更优化了企业发展环境。

4.公司重新组建内部通讯软件布谷鸟2016系统,对通讯聊天、群聊、传送文件、离线文件、远程协助、录音留言、消息签收、语音、视频、共享文档、目录共享、网络硬盘、公告、MSN通讯、视频会议、手机短信、Web登录等功能进行逐一更新完善,实现了新闻信息、稿件、图片、素材等的快速采集、撰稿、审阅、发布、报送,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员工文化素质和技能。

5.通过集团内的各种平台、邮箱、网站、公众号、报纸报刊、微信群、OA协同办公平台及局域网等多种渠道,有效地提高了信息沟通及协同管理效率。

二、树立“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理念,丰富文化传媒融合内容。

1.重视员工

面对激励的市场竞争,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型手段,打造先进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立于不败之地的关键。公司坚持“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管理理念,以人为核心,尊重员工、依靠员工,加强员工教育培训,鼓励职工参加学历、专业职称等学习教育,努力挖掘员工潜能,激发员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员工搭建发展平台,提升员工素质,实现员工的全面发展,促进企业和员工共同发展。

以金隅冀东战略重组为契机,大力弘扬金隅先进企业文化,用干事精神鼓舞员工、激励员工,并通过举办文艺汇演、宣讲比赛、文化知识竞赛等形式多样的企业文化活动,以企业“以人为本”的文化氛围陶冶员工凝聚员工力量,打造团队精神,提高员工的企业荣誉感和责任心,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促进企业向好发展。

畅通信息网络渠道,合理采纳员工建议,为员工努力营造公正民主的工作氛围。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本着想员工所想原则,把解决员工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在日常生活中,关心尊重员工,为员工送温暖、开设洗衣房、设身处地解决员工困难,从而增强员工的凝聚力,培养员工爱岗敬业意识,推进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2.服务客户

坚持服务客户理念,全力配合销售开展区域市场需求及竞争形势调研分析,加大企业宣传和品牌建设,形成核心区域最强、重点区域做优、布点布局区域做活的市场格局和发展态势,并通过网络媒介时事宣传报道,提高品牌知名度。建立高质量、一体化服务模式2017年6月,公司成立了客户服务中心,配备高技能专业化队伍,从企业到产品,从售前、售中到售后服务,保持与客户沟通,及时提供优质服务,公司党、工、团组织开展了生产旺季88天“送清凉”活动,及时解决客户需求,展现企业服务形象,巩固和提升大同金隅冀东品牌价值,赢得更大市场。

三、实现“零距离”网络传媒信息管理,健全文化融合创新手段。

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互联网+”带来了企业发展的新时期,通过建立完善扁平化的组织机构及信息网络化体系,缩短了公司管理人员与岗位员工的管理距离,实现了近乎面对面的管理。

1.公司从生产实际出发,充分利用有限资源,进行组织机构调整,有效缩短管理链条,减少管理层次,通过OA平台流程搭建,实现无纸化办公,无纸化交流,提高管理效能。战略重组后,根据总部要求,完成组织架构及岗位人员调整工作,设置九部一室,并全面梳理现有岗位人员配置,撤并工作量不足岗,优化岗位,实行一人多岗多责,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管理效率。

2.各级管理人员逐步打破陈旧的思维管理桎梏,不断适应时代发展需求,树立新的文化管理理念,创新工作载体,增强基层活力,通过互联网平台及时掌握员工动态信息,解决员工反馈问题,加强与员工的交流,让员工切身体会到了领导的关心与重视,提高员工的满意度和归属感,促进企业和员工的共同发展。

四、打造与生产相结合的差异化企业文化,强化文化传媒融合方式。

企业文化应与生产相辅相成,密切结合,企业文化紧紧围绕生产经营中心,使企业文化的引导力量充分渗透到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各个环节,让企业文化思想精神推动生产发展创新,生产发展促进企业文化提升。

公司运用了行之有效、适合于水泥企业的EMES智能发运系统,通过标准化的发运流程及先进的监控手段,规范了拉运车辆秩序,避免了客户间强行插队现象;确保了定值灌装,减少了车辆超发,超重打灰的现象,既节省水泥浪费,又保护了环境,从而提高散装发运效率,满足公路限载治超的目的;一车一卡信息绑定,规范了每一个发运环节,堵塞了各种漏洞,防止作弊现象的发生,从而严格控制高标号水泥的丢失,减少公司损失,大大提升了公司产品发运环节的管理信息化水平。同时,发运中通过LED网络大屏提示发运信息,彰显了公司先进的生产、文化管理理念,大幅提升了公司社会形象。

 五、建立全面完备的信息化网络管理平台,创新文化传媒融合渠道。

1.办公管理平台

建设起全面覆盖传统办公软件的公文、行政、业务、综合办公审批和公告、新闻、调查、讨论等公共信网络平台,包含邮件、日程事件、计划管理和通讯录等应用功能,提升了人员关联、协同关联、项目关联和业务系统整合等诸多应用,实现了消息、任务、知识和人的互联及以人为中心的信息整合和利用。

2.财务管理平台

    包含成本核算、费用核算、财务总帐管理、应收帐管理、应付帐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及财务状况分析,通过财务与生产、销售、库存、供应、质量等各个业务环节的信息集成,实现现代化企业的人、财、物、产、供、销的一体化管理。

3.人力资源管理平台

以统一岗位标准,引入基准岗的概念并在基准岗的标准上设置各自特定的岗位。包含统一的岗位编制、年度编制、职责、人员详细档案、招聘计划、培训计划、调动审批等,并着手于后备人才库的建立,形成统一的组织架构和人员管理平台。

4.供应系统管理平台

建立公司统一的采购系统,从生产单位的需求计划开始,经过各类审批,经过采购部门的筛选、汇总,从而形成统一的采购计划,最后通过物流系统,送入制定地点;建立起供应商档案的管理系统,通过前期系统参数的设定与计算,建立供应商的评价机制,减少人为因素在整个供应、采购体系中的人员因素干扰。确保原料供应的价格和质量,降低原料成本;实现采购管理与质量管理等企业各个业务环节的信息集成与共享。特别是可根据生产进度及库存情况实现企业及时合理的材料物资采购计划管理。

5.库存管理平台

库存管理包括对出库,入库、移库和盘点等操作的管理以及对原料、半成品、产品库、各类生产辅助物资的管理。通过建立库存实时台账,准确监控各种物资在库存中的数量以及资金占用情况;通过设定准确的安全库存线、信息自动提醒相关人员,对生产类物资、设备运转保障类物资等重点监控,从而避免超储、低库存情况,优化库存结构,减少库存资金的积压,尤其是实现库存与生产,库存与销售,库存与财务,库存与供应,库存与质量等企业各个业务环节的信息集成与共享。

6.销售管理平台

销售管理包含订单管理、合同管理、发票管理、结算管理、客户档案管理等,并与财务、生产、物流共享销售数据。通过实施,建立统一的销售管理体系,实现对企业销售工作的全面管理。做到物,票,帐的统一,对企业的销售部门在销售过程中规范入库,提货,开票,发货的管理。针对公司在销售管理中涉及质检部门和装配车间的管理业务,做到质量管理和库存管理在销售业务管理中的统一。并使企业领导及时掌握销售情况,随时掌握准确及时的库存信息,客户信息,发票信息,质量信息等。同时建立合同档案、汇总合同量和预计销售额,监督合同执行情况;实现销售管理与财务管理的信息集成,通过与质量管理的联系实现售后服务,产品质量信息的跟踪反馈。

7.生产系统管理平台

    生产系统包含对生产设备的监控与生产数据的采集。将收集的数据传入后台进行数据分析,形成数据分析曲线和设备运行情况的分析,从而全面的了解生产运行的全面情况,提供运行管控的分析支持。

8.质量管理平台

通过质量检测数据的采集录入,对于产品质量与用料质量进行全面掌控,将质量分析数据贯穿到企业人、财、物、产、供、销的各个环节,实现全程的质量管控,从而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9.视频会议

    通过视频会议体系建立,加强总部与子公司之间的联系与沟通;记录重要会议资料、精神,加强与贯彻企业管理的方针政策,促进企业思想的统一和文化的统一。

10.门户网站

通过门户网站的建立,展示企业形象,发布企业动态,可授权战略合作伙伴进入企业内部特定的系统模块,加强企业与外部之间沟通、企业之间实现产业链中的协作。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企业长久生存的根本,为企业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和支持。“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给企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公司要正确面对机遇和挑战,充分把握利用反战机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不断打造差异化企业形象,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力。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