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要闻聚焦

【峰峰集团】大社矿全省首创无尘采煤 将在全国煤炭行业推广

来自:中国煤炭企业文化网     时间:2014-08-26

  “这井下的空气质量并不比井上的差啊。”日前,在冀中能源峰峰集团大社矿400多米深的矿井里,笔者发现,这个年产200万吨的大型矿井有点不像矿井:空气清新湿润,即使在头上矿灯强光的照射下,也看不到煤尘飞舞的景象。雪白的巷道四壁没有一点儿积尘,电缆、水管等都挂着一层薄薄的水珠,伸手摸去,手上也没有留下灰尘的痕迹。

  测尘员尹艳军随机选择了4个测尘点,经过严格检测,结果显示:空气中煤尘含量均为0。“这是全省首个实现无尘开采的煤矿。”省煤炭工业协会会长张汉兴介绍,按照国家规定,煤矿井下煤尘含量不能超过10毫克/立方米,大社矿井下煤尘含量远远低于国家标准。为此,大社矿被授予全国职业健康先进单位称号。

  煤尘是煤矿生产中形成的主要污染物,煤矿工人如果长期在煤尘四溢的环境中工作,吸进大量煤尘,就极易患上矽肺病。统计数据显示了一个惊人的事实:每年因患矽肺病致死的煤矿工人数量是因安全生产事故死亡数量的两倍,煤尘已成为煤矿工人健康的头号杀手。

  “一些在井下辛苦了一辈子的煤矿工人,退休后却要受到矽肺病的折磨。”大社矿矿长安建华介绍,该矿有一个老工人,在井下辛苦工作了20多年,最后得了矽肺病,现在连上楼梯都吃力。

  为了降服危害煤矿工人健康头号杀手,大社矿依靠技术创新,开始了矿井的无尘化改造。针对采煤、运输等井下煤炭生产过程中容易产生煤尘的重点环节,累计投入资金1000多万元,自主研发28项国家专利,综合运用30多项技术革新,在全省率先探索出了一条无尘化开采之路。

  沿着长长的巷道,笔者来到了大社矿采煤现场,看到了防尘技术的神奇魔力——割煤机上下飞舞,大块的原煤应声而落,但奇怪的是并没有看到扬起的煤尘。操作割煤机的工人赵青龙介绍了其中的缘由:在割煤前,已经完成了作业面的高压注水,使干煤变成了湿煤,减少了煤尘的产生。同时,只要采煤机一运转,前端安装的特殊装置就会喷出高压水雾,将煤尘降服。

  “以前升井后眼睛、耳朵里全是煤灰,洗都洗不干净。现在可没有这种烦恼喽!”在大社矿出井口,在井下工作了8小时的矿工杨志兵笑呵呵地说。对无尘采煤带来的变化,杨志兵和工友们有着最直接的感受。

  据了解,大社矿无尘采煤模式已先后得到了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国职业健康协会的认可,将在全国煤炭行业推广,造福逾百万煤炭工人。


摘自中国煤炭企业文化网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