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论坛】从价值论角度谈谈企业核心价值观的构建
李德顺 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
谢谢大会能够给我这样一个和企业家们交流心得的机会。大家知道,现在“价值”这个词在中国特别火,这在世界上也是很少见的。因为关于价值的哲学理论形成得很晚,20世纪刚刚形成,在哲学上是一个最繁难的领域,很复杂,而中国在80年代才开始研究价值问题。现在已经举国上下、男女老幼都在谈价值,这是我们社会发展、社会需求的一个反映。对于我们搞这方面研究的人来说,这种局面可以说是有喜有忧,喜的是这方面的理论研究有它的用武之地,忧的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系。在中国,什么东西一热起来之后,它的命运往往就不太好,容易把它搞得简单化、功利化、片面化。用价值论来思考企业文化建设,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构建,从理论上来说,怎么理解和把握这个问题?我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区分价值和价值观
什么是价值?价值是人所特有的一种对象性关系状态。只有对人类来讲,价值这个词才成立。价值就是在人与世界、人与人的各种关系当中,客体对主体有什么样的意义,就是我们通常说的好坏问题。事件的客观存在是不因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不因人而异的。就像1+1都是等于2,对谁来讲都一样。这我们称之为知识或真理。而价值问题就是说一个对象事物,任何一个情况出现了、存在了,它到底是好还是坏,我们应该怎么样,这样的问题叫价值问题。而这样问题的回答,它就不像1+1=2那样,对谁都一样,而要看是对谁而言。就像一双鞋放在那里,它是客观存在,它是不是一双鞋,提出这个问题的正确答案是唯一的。好坏的标准就像鞋好穿不好穿的标准,是以脚为准的,是以人为准的,是以主体为准的,这样的价值现象就是一个多元现象。同一个事物,同一个存在,同一个现象,对于不同主体的价值是不同的。就像足球比赛,一个球踢进门里了,这是好球还是坏球?对于进攻方来讲得了一分,当然是好球;对于防守方来讲丢了一分,就是坏事;对于裁判来讲,如果没有犯规,这个球就是有效的;对于球迷们来讲,不管是谁踢进谁家,只要运动员发挥得好、技术好,比赛精神好,那么就是一个好球,值得看的球。当然如果背后还有其他的利益关系,像赌球的人,进一个球就意味着他的钱包涨起来或者是瘪下去。所以,同一个事情有不同的价值,要看你放在什么样的主体上。价值问题是因人而异的现象,但是这种因人而异我们又不能首先把它看作是一种主观随意。价值和价值观有所区别,价值是指客观的责权利状态,我们在社会中,每个人都在一定的社会地位中存在,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责权利的关系,这种关系不是随着想法和兴趣改变而改变的。用马克思的观点来讲,它是一种客观的社会存在。客观的社会存在就有客观的责权利的效果。这种客观的责权利的效果,我们把它叫价值。而责权利的社会关系结构就是价值体系。价值体系是人的客观的利益结构形成的、存在的,不管你知道不知道,你知道得全面不全面,你对它自觉不自觉,客观上都有这样的效果,会有这样的作用,这是价值关系。什么事情对什么人有利,对什么人不利,对谁来说是好的,对谁来说是不好的,像这样的问题,首先我们要看到,它是一个因人的社会存在,与人的客观生活、客观地位和利益相联系的一个现象。所以我们要构建价值体系的时候,首先是要理解人的生活条件,理解人的社会地位,理解人和人之间责权利的关系结构,把这些搞对了,这才能构建起合理的、先进的价值体系。
价值观是一种观念。观就是你看到了什么,念是有一个念想。价值观念其实就是人们在价值方面的念想。它通常是通过信念、信仰和理想这样的方式存在在人的头脑当中。就是人信什么,人要什么,人想追求和达到什么,这个东西是主观的,是头脑里的思想和意向,但是它的基础和来历应该是客观的。每种价值观是来自不同层面的社会价值体系。实际上是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生活经历不同决定的。所以价值观是第二性的东西,它应该反映价值关系,引导价值关系。在确立一种价值信念、价值理想之后,来引导我们处理价值关系当中的问题,建立完备的价值体系。简单说,价值观是主观的,而价值是客观的。从这样一个基本的理解出发,知道价值不是指客观存在本身,而是指任何客观存在对主体的意义。这个意义是因人而异的,一个东西已经存在了,它是好还是坏,要看对谁而言。我们构建自己的价值观念的时候,我觉得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让价值观念符合我们的价值体系。我们的主观观念要反映我们的社会现实,要符合我们的社会责权利的关系结构,价值是多元的,价值观念就不可能是一元的。就像我刚才举的例子,一个球踢进门了,大家认为它是好还是不好,跟它相关的主体有很多,每个主体都有自己的立场,他们不可能完全一样。当然有更高层次的。比如,我们要发展足球运动、发展体育事业、建设当代的体育文明,在这个高度上看问题,谁输谁赢就不重要,重要的是通过比赛我们得到了什么,我们形成了什么共识。这种建立在体育文明的高度上,那就是我们的社会,体育文明就不仅仅是在足球这一个运动上,它是所有的运动都应该遵循的一个状态,这就是一个层次问题。在整个人类体育事业,奥林匹克精神当中,一个国家获得的金牌数量的多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重在参与,我们人类向自己的能力挑战,我们人类到底能跑多快、跳多远,不断的打破记录,逼近人类的体力和体能的极限,这是奥林匹克精神。奥林匹克精神是以整个人类为主体的一个价值选择,而成为金牌大国、体育强国,这是我们国家这个层次主体的表现。而在赛场上多赢球,那是一个具体的球队的表现。在这个球队当中,我个人多立功,那又是一个球员个人的价值观。因为主体纵向有很多层次,横向也有很多并列的主体,所以价值观的主体是多元的。在这种背景下,我觉得我们构建价值观,构建价值体系,第一点应该注意的是让价值观念反映你的价值体系,反映你在价值体系当中的地位和结构,切实地反映主体的责权利关系。价值观念要符合价值体系。
二、构建价值观时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一是构建价值观要解决主体定位问题。价值观念的构建,我觉得一个最核心的问题是主体定位问题。既然好坏是因人而异的,而我作为一个主体,要建立价值观,首先要明确我是谁,我在社会关系结构当中处于什么地位,有什么样的责任、权利和利益,担负着什么样的使命,我和其他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学术上把它叫做主体定位。比如: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企业为主体,它的核心在于企业,这个企业的地位、使命、责任和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阶级的价值观是不同层次的,和企业里每个职工个人的价值观也是不同层次的。企业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它是依据自己的价值观来确立的。要弄清楚主体是谁,主体定位是明确自己的责权利,是构建价值观最重要的一个核心问题。现在各省、市都在搞城市精神、核心价值观,大学里面搞校训,企业里面搞厂训,这都是由来已久的,其实就是在探索和表达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把握这个层次,有这样一种自觉,对构建价值观是很重要的,不然就会出现千人一面的结果。我觉得现在表述最好的,最成熟的,最成功的就是同仁堂的那副对联,它的意思很简单,其实就是说诚信,它把诚信落实到制药的时候不偷工减料上。它的对联是“品位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它把这副对联挂在所有的门店上,它用一副对联的方式表达出它的诚信,我觉得这种表达就很好的体现了它的企业主体的自我定位。它特别强调不偷工减料,它的诚信就落实到它不偷工减料上。医者父母心,医生给病人开了药,那是治病救命的,到了拿药的时候,这个药一定要货真价实,这是制药厂的使命,我觉得他们这副对联在这样讲的时候,它表现的很好的一点就是它企业的自我定位意识非常清晰,虽然这个对联挂了100多年了,好像不怎么新鲜,但是它的精神实质就是“诚信”,这个精神实质是我们到今天为止仍然觉得非常缺乏、非常需要的,并不是落后的,并不是没有时代感的。这个定位一方面是明确自己的责任权利,实际上也是知道自己真正的利益所在。作为制药厂,只有你最后造出来的药是信得过的,你这个制药厂才站得住,如果你别的东西都做得很好,而你的药贻误人家的性命,弄虚作假,那这个企业就没有存在的价值,它就生存不下来。所以,定位实际上就是对责权利的自觉,这种自觉可以是一种对现实的责权利状况的表达、描述,同时也可以包含着我们在这个位置上的信念、理想和目标。在这一点上,玉柴提出了“绿色引领”的概念,它就很有理想信念的特征。因为机械制造业这类重工业,尤其是柴油机,属于高耗能、高污染的机械设备,在生产这样的设备的时候,玉柴把“绿色”定位为自己的核心理念,我觉得它就表达了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一种历史使命感和真正的世界眼光,时代意识。因为“绿色”也是最近这些年才成为一个主导性的价值观念,“绿色”就是自然、天然、生命、可持续发展。当然,绿色是一个普遍概念,谁都可以讲绿色。而像玉柴这样的企业,把绿色定位为自己的核心理念的时候,等于给自己定了一个非常高的目标和理想。这样定位之后,从理念上说是很先进、很好的。
二是构建价值观最重要的不是说而是做。就像同仁堂那样,100多年来,它就围绕不偷工减料这一核心,在管理、制度建设、机构、人才、质量评比、对外宣传、营销等方面展开,形成了它的真实的企业文化。所以我认为构建价值观,选哪些词是需要结合历史、认真反思的,从历史中提炼。但是,提炼出好词来还仅仅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怎么把它变成企业方方面面的思想理念、管理体制和行为方式以及通过产品把它表现出来。通过这一系列的配套机制,我觉得这就是打造了一种企业文化,这就是我想跟大家交流的内容。
(本文为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在“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上的演讲,略有删减)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