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文化】中国电建集团以“文”化“人”,助推公司质量效益型发展。
企业作为国家市场经济的主体,其文化生命力的旺盛与否直接作用于企业的经济发展。如何挖掘好、推介好、弘扬好新能源公司自己的文化,提高企业文化内涵,中国电建集团新能源公司党委及领导班子着实动了一番脑筋。最终集众思、广忠益,提出了开展“四个一”工程活动,以“文”化“人”,助推公司质量效益型发展。
“一”本画册—记录下光荣与梦想
中国电建集团新能源公司(以下简称“新能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中国电建集团(股份)公司最主要的新能源投资平台,投资运营发电场30个,其项目具有分布跨度广、地域分散的特点。如何克服客观环境带来的难点,优化工业摄影“见物不见人”的记录特点,反映新能源公司的发展历程及成果?党群部门群策群力,最终决定以日记形式,通过“功业·情怀”、“团队·青春”、“叩访·情思”三部分,记录一线员工艰苦创业的精神风貌。历时一年,摄影记者从西北的戈壁沙漠穿内蒙的无垠草原,沿东部海岸线翻西南的峻岭高山…….横跨13个省、31个市(县),16个风电场、光伏电站,2个水电站,拍摄出了2.5万多张照片,形成了7万多字的考察笔记。在这庞大的资源上,公司甄选出627张照片,结合笔记,以图配文,将新能源项目、新能源故事立体生动的展现出来,定名《光荣与担当》,旨在铭记新能源人“功在当代”的荣誉,也担起“利在千秋”的重任,并最终由中国摄影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围绕着“新能源情感”,记录着新能源人南征北战的足迹, 诉说着新能源事业创业之维艰。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画册收录了379张员工肖像,充溢着“人情味”。员工在项目现场离群索居的坚韧、对运维管理如履薄冰的敬畏、并网发电的喜悦……都一一被刻画记录下来,成为新能源发展史志上弥足珍贵的一笔。
“一”本邮册—提炼出新的价值理念
邮票虽小,但方寸之间承载着诸多的文化要素,对一个时期的经济文化、自然风貌等特色都能有所体现,十分具有纪念意义。同时,邮票作为普通民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化传播载体,易于被认可和接受,这是新能源公司决定制作一本邮册的初衷。
为突出意义与理念相互渗透这一概念,新能源公司编委会查阅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所有与新能源有关的邮票,并无一遗漏地收录进本书。利用邮票为载体,重新提炼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用“先起飞,后落地”即观念上先有一套价值理念体系,然后去落实的文化建设思路,去构架企业文化框架。邮册开篇收录两枚丁酉年纪念邮票,旁白为新能源公司2007年成立以来十年的创业、发展概况,呼应《拼搏奋进的十年》一名,意在提醒员工不忘十年“自强不息、勇于超越”的艰苦岁月。其后紧随中国邮政发行的“节能减排 保护环境”系列套票,这套邮票共有两枚:一枚风车立于天地之间,叶片上载人类、飞禽走兽自然万物,下涵高楼大厦;一枚以光伏板为主体做成伞状,上托蓝天白云,下纳人、物、绿地,两枚邮票的设计都凸显了新能源公司的主要业务元素,彰显了新能源公司呵护“绿水青山”,“用清洁能源促进社会绿色发展”的企业精神。后续邮票的收录以项目地风土、人文为主,邮票旁白也多为新能源公司发展目标、管理理念、人才理念等文化观念的渗透。邮册最后特别注明了新能源公司员工行为准则:心存善念,诚信做人;勤奋担当,岗位成才;先公后私,遵纪守法;团结有爱,和谐发展。32个字是新能源人十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写照,也是新能源公司十年“汇德于心、聚力以行”的共识。统观全书,“自强不息、勇于超越,汇德于心、聚力以行,用清洁能源促进社会绿色发展”正是新能源公司企业文化理念的灵魂—企业精神。邮册成书之后,在系统内广受好评。
“一”本故事—讲述当代电力职工的奉献与担当
古今中外,故事有很多种,但最能让人感同身受的不外乎“真实”二字。所以在策划出版一本图书时,编委会几经琢磨,最终敲定了 “自述体”形式,让新能源人自讲自叙,分享酸甜苦辣平凡小事。一线员工接到征稿通知后,踊跃动笔,历时一年,几易其稿,终于完成,这本书就是《我与新能源的故事》。出版印刷前,这本书得到了中国电建集团(股份)公司的支持与认可,中国电建集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晏志勇为本书做序,并最终由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
2017年度新能源公司的工作会上,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吴洵构思了这样一个环节:在小联欢上,吴洵书记随机翻开一篇《我与新能源的故事》文章,然后抽读一两句话,请台下职工猜出谁是文章的作者,答对者可以获得一份小纪念品。起初,工作会工作人员对这样“不打招呼”的环节设计是有担忧的,58位作者,二十万字的阅读量,由于项目分布广,有些同事更是素未谋面,随机选读一两句话,大家能猜得中吗?事实证明,这样的担忧是多余的,每当吴洵书记读完一句甚至一句话才刚起头,台下就早已有干部职工将手高高举起,不仅答对了文章作者还能对文中所述故事、项目进行简单概括。答对的干部职工与作者在台上握手、拥抱,共同分享工作的感悟、心得,说到动情处几度哽咽,场面质朴,令人动容。
“一”次评选—用身边人诠释企业精神内涵
德国著名哲学家雅思贝尔斯在谈论教育时曾说到,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追逐另一朵云, 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文化也是如此,文化创作、传播不是一蹴而就,能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潜移默化中凝聚人心,增强职工的认同感与归属感,从而有效提升企业整体价值观念、团队精神,带动企业的运作与发展。
2017新能源公司成立十周年之际,经公司党委研究同意,决定评选十名“十年贡献奖”员工。为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表彰,新能源公司在评选初始就压缩了中层以上领导干部的选拔比例,将目光聚焦到技术骨干和一线员工上。全体600余名职工参与海选,公司党委会根据结果正式推选30人,再返回分(子)公司,进行新一轮选拔。经过两上两下层层筛选,最终确定了十名干部职工认可、信服,包含老、中、青三代新能源人缩影的先进典型。选拔过程中,吴洵书记主动放弃参选名额;得奖的副总经理吴建伟将纪念奖双手献给台下即将退休的老前辈魏达;获奖员工与参会的一百多名干部职工共同回忆峥嵘岁月,本次十年优秀员工的评选,触发了大家对于新能源情感的共鸣,真正做到了习总书记“用身边人、身边事,教育人、激励人”的宣传方略。
“文化是最强的生产力。”2017年度新能源公司上网电量26.02亿千瓦时,完成年计划的110.62%,超额完成股份公司下达的任务指标;营业收入12.84亿元,环比增长26.99%,达到创利的最好水平。公司高强度、快节奏抢抓了一批优质风电、光伏项目,打造了一批精品工程,初步形成了华北、东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和海上等8个可再生能源基地,为公司建设质量效益型一流投资企业奠定了基础。
“不将今日负初心”,新能源公司打造“四个一”文化工程,调动全体干部职工,使文化创造活力竞相迸发、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是对“汇德于心,聚力以行”企业文化的践行。纵观“四个一”工程的谋划、布局到成型,都离不开一个“人”字,以新能源“人”为立场,抒新能源“人”之情怀,展新能源“人”之信仰,这是新能源公司对“以人为本”这一信念的坚守与承诺。正如《我与新能源的故事》一书的编后絮语所说,“追梦者不一定能够获得鲜花和掌声,但历史一定会记住他们的奋斗和拼搏。”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