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峰会 > 图文报道

以争先文化引领企业持续发展

来自:中国企业文化     时间:2012-09-13

 

张明铁 中建三局党委副书记

 

建设企业文化,充分发挥人的作用,是当今世界企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是经营企业的新思想,新观念,新路径。

回望近些年,中建三局改革发展,形势喜人。年合同额从100亿增长到1300多亿,年营业收入从100亿增长到500多亿,员工收入增幅均在15%以上,创造了同行业多项第一的记录,这与倡导、实践争先文化密不可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涌动竞相发展的潮流,使中建三局争先创优,开拓进取,敢为人先,不断挑战建筑的高度、跨度和体量之最,率先开展管理体制和领导体制改革,始终追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企业发展与员工发展相一致,企业实现了又好又快、持续健康发展。可以说,中建三局的历史是以争先文化为灵魂的发展史。

 

争先文化有着积极进步的时代特征

 

在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交接之际,在既无行业保护、有无地方保护的情况下,中建三局凭着对市场的敏锐反映,率先从湖北出征到改革开放的最前沿——深圳经济特区。1982年,中建三局迎接新挑战,抢先竞标53层、160.5米时为“国内第一高楼”的深圳国际贸易中心大厦,一举中标。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大胆采用了新技术,创造了三天一个结构层的“深圳速度”,把中国建筑水平由高层推向了超高层施工阶段,“深圳速度”也成为我国改革开放的代名词而闻名遐尔。

争先文化之于中建三局,还有更多的精彩。

中建三局是我国建筑高度的缔造者,继1985年建成时为华夏第一高楼的深圳国际贸易中心之后,于1997年建成384米的深圳地王中心;1991年建成415.2米的亚洲第一高塔天津广播电视塔;2008年,建成492米的世界最高楼顶高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中建三局是我国高端项目的拓荒者。建造了世界最高的全钢结构发射塔河南广播电视发射塔;世界最大悬挑平台和空中花园深圳证券交易所营运中心;世界最重悬拉建筑深圳万科中心;中国最大公共建筑单体建筑北京央视大楼。

中建三局是我国建筑品质的引领者。获得90多项鲁班奖,获全国文明单位,4项工程获评新中国成立60周年精品工程。

由此,理论界和企业界对争先文化有了更多的思考。

首先,争先文化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兴起而出现,它虽然萌生、实践于一个企业,但它所包含的敢为人先,抢前争先、先行先试的果敢与魄力有着大力推动企业做强做大做优的进步意义,广泛使用于激流勇进的当今时代众多企业开拓奋进的文化选择。

其次,争先文化有着积极进步的鲜明内涵。从中建三局生根、开花、结果的争先文化来看,它鼓励积极进取的企业行为,营造企业不甘平庸的品格,赋予企业争创一流的禀赋,堪称一种积极进步的企业文化。从历史和现实考察,每一种积极、进步的文化,作为一种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意识形态,都有着推动事物发展的特殊功用。

 再次,争先文化符合优胜劣汰的时代发展规律。与中建三局同一时代的一些企业由于安于现状,最终被时代淘汰。如中建三局一样,在激烈竞争当中立于不败之地的企业,靠什么雄姿勃发?靠的是争先一步。

 

争先文化有着与时俱进的引领作用

 

客观地说,改变发展几十年间,我国众多企业新的运行机制是一步一步走过来的。正如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所说:“摸着石头过河。”一步一步走,摸着石头过河,走得快不快,走得稳不稳,走得好不好,这里面有一个胆识高下优劣的问题,企业的胆识,说到底就是企业文化使然。

1987年,中建三局率先推广“鲁布革”经验,成为全国18家试点企业之一,推动了中国建筑业的改革发展;1992年,中建三局总结推广“标价分离、过程精品、CI形象”的珠海经验,并由建设部在行业推行;2005年,在中建系统率先推行国有独资企业董事会制度;2009年,在中建系统率先发布全面管理体系文件,企业管理模式居国内领先水平。随之,一系列管理的桂冠,戴到了中建三局头上:1983年,中建三局被国家授予首批一级资质工程承包企业。2002年,中建三局和一公司同时跻身首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总承包特级资质行列,一个工程局拥有两项特级资质,这在业内属凤毛麟角。

   翻检中建三局的管理创新档案,不难发现,每一次厉行管理新政,企业管理者意见都有着惊人的相似:要破除惯例开先例,要带头闯敢于冒敢于试。

分析中建三局管理领域创新带来的企业良好的运行机制,理论界、新闻界、企业界的朋友普遍认为,争先文化与时俱进,不仅为企业市场开拓和技术创新提供了精神动力,而且为构建企业良好的运行机制发挥着重要的思想引导作用。因而,争先文化之于企业管理创新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首先,争先文化有着开创性。一个企业管理制度不变是相对的,变是绝对的。面临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方式的不断变革,管理方式也要进行变革。争先文化告诉我们,企业的管理制度主动变,抢先变,创造条件变,要比被动变,落后变,坐等条件成熟变要积极主动得多。

其次,争先文化有着向上性。就是在同一向度的企业管理变动中,也有一个趋利向好的衡量标尺。所谓趋利,就是管理要趋向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所谓向好,就是管理要向着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着力。争先文化启示我们,企业管理能够通过积极主动的努力,达到趋利向好的目的。   

再次,争先文化有着开拓性。对现代企业管理来说,任何已设定的管理方式或者说管理模式都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的挑战,都有着变动、调整甚至推倒重来的可能。争先文化要求我们,每临挑战要有勇气,有魄力,要在适应、变动、调整中抢先开拓新的管理模式和方式。

 

争先文化有着睿智和谐的文化品性

 

积极进步的文化,能启人心智,催人奋进。中建三局的争先文化,锻造着朝气蓬勃的员工队伍,使之形成开阔的视野,保持高昂的斗志,养成敢闯敢干的精神。争先文化就是积极进步的企业文化。

企业领导人处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中心,领导团队特别是主要领导人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性格特征等客观上引导或者说主导着一个企业的文化发展。因此,领导人既是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培育者、体现者,也是企业文化变革的推动者。

在中建三局,历届领导都有着培育争先文化的强烈意识。既通过言传、宣传争先文化,又注重实践,弘扬争先文化,使争先文化深深根植于广大员工心中,使广大员工成为争先文化的认同者、实践者、推动者、丰富者,从而使企业文化实践有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有了广阔的实践天地,绽放出璀璨夺目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花。

作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作为湖北十大优秀文化品牌的争先文化。2005年,中建三局荣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三次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奖;2011年局党委作为湖北唯一央企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企业文化的选择能不能适应企业员工的口味,能不能促进员工队伍建设,要看这种文化品性是不是优异。中建三局之所以锲而不舍地选择争先文化,是因为它具有人文包容的品性,有广阔博大的品性,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当代企业理智的文化选择。

    首先,争先文化追求进步的品性,具有普适价值。一个企业生存于当今时代,不可游离于社会之外,只有争先文化才能在众多企业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争先文化的提倡。

    其次,争先文化人文包容的品性,具有感召力量。现代企业的支撑靠先进的设备,科学的管理,说到底还是要靠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没有人的敢想敢干,没有人的抢前争先,再好的商机也会贻误,再有利的优势也会丧失。世间最使人充满向往的,就有争先创优的跃跃欲试。这只有争先文化才能担当。

再有,争先文化广泛博大的品性,具有社会认同。面对商战,面对日益激烈的竞争,正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依靠高人一等的谋划,依靠公平合理的原则,一个企业的抢先胜出,自然会得到社会的广泛公认。毫无疑问,这有赖于争先文化的表现。

正如中建总公司董事长易军说:“中建三局的争先文化与党的创先争优是一脉相承的,建设综合实力最强,发展质量最好,企业品牌最优,员工信托指数最高是我们的理想追求。”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民族如此,国家如此,企业也当如此。

中建三局将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不断传承丰富提升自己的争先文化,引领企业持续健康发展,为推进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

(本文为中建三局党委副书记,在“中外企业文化2011北京峰会”上的发言,根据录音整理编辑而成,有删改)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