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本网动态

用活宣传新媒体 擦亮企业金招牌

导语:新媒体是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发展起来的媒体业态。具有信息扩散速度快、传播范围广、形式丰富、互动性强等特性。目前,中国新媒体经过近几年的迅猛发展,已不再是相对新生的事物和现象,不仅在传播信息的数量上和内容的丰富性上、公众的关注度上逐渐超过传统媒体,而且其交互性、分众性和复合性的特点更是不断挑战传统媒体地位。面对新媒体时代的变革,企业以往依托传统媒体进行品牌传播的固有模式面临巨大的冲击。因此,很多企业在通过新媒体开展企业品牌传播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尝试,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640.jpg

中铁四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河川在第三届建筑业文交会发表主题演讲


其中,中国中铁四局在通过新媒体开展企业品牌传播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在全国2016年新媒体影响力盛典活动中,获得“2015年度最具创新企业新媒体奖”荣誉称号;在全国“新时代·新媒体·新势能” 2017年新媒体影响力团泊峰会中,成为唯一获得“2017年度最具潜力新媒体奖”的中央企业二级单位。其之所以取得如此突出的成绩,除了在战略上做到准确把握新媒体时代的脉搏,确定了以新媒体开展企业品牌传播的思路;在策略上做到了精准定位品牌传播的受众群体;在战术上有效整合了新媒体资源对企业品牌进行了全方位传播外,还采取了以下具体措施:


一、在夯实基础上下功夫 激活企业品牌传播新的“能量源”


信息时代转变依靠传统媒体单打品牌传播的固有模式已势在必行。中铁四局为了先人一步运用好新媒体开展企业品牌传播,从营造运用新媒体的环境氛围入手,从搭建新媒体学习培训载体着手,从建立新媒体工作机制下手,激活企业品牌传播新的能量源。


1、营造氛围  激发运用新媒体的动力


新媒体是企业品牌传播的“新阵地”。中铁四局高度重视,积极作为,由局层面发挥带头示范引领作用,在中国中铁系统内率先搭建网站群,开通认证官方微博、微信平台,“两微”平台信息即时性、传播广泛性和推送针对性,为企业品牌的传播带来了极大便利。局下所属的各子分公司也纷纷效仿开通了微信公众平台、微博账号,形成了局新媒体平台勇立潮头、各子分公司新媒体平台百舸争流的良好态势。


中铁四局时刻关注新媒体发展的趋势,主动与国内短视频平台—梨视频、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移动网等多家新媒体平台建立了联系紧密的非商业战略合作关系,推出了一系列有影响力、有深度的视频、稿件,掀起了运用新媒体传播企业品牌的新热潮。


2、培训提素  提升运用新媒体的能力


运用新媒体需要一大批了解新媒体传播规律、了解新媒体运行知识的优秀人才。为此,中铁四局建立了新媒体业务交流微信群,给有志于参与新媒体实践的员工提供互相交流提高的平台;在中铁佰和百乐项目现场,建立局无人机训练基地,进一步加强全局无人机操作人员的管理和业务培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组织学习培训,定期举办新媒体宣传培训班,邀请了清华大学公共安全学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央电视台、新华网、阿里巴巴钉钉团队以及梨视频的专家前来四局讲授新媒体宣传业务知识。还选派优秀人员赴梨视频学习互联网短视频的策划、拍摄以及剪辑制作技巧,参加国资委新闻中心新媒体运营官培训班,培养了一批运用新媒体的骨干力量。


3、完善机制  焕发运用新媒体的活力


中铁四局每年对新媒体工作进行整体的策划布置和安排,对子分公司和职能部门的具体任务进行详细分解,确保工作效率。成立了网宣办,明确了网宣办的岗位职责和工作流程,积极整合开拓局内外新媒体资源,打通局与子分公司横向联系网络,每季度和重大节假日要求各子分公司积极上报品牌传播题材,由局网宣办进行整合梳理,在自媒体发布传播的同时,提供给局外新媒体平台。为了自我加压,提升各子分公司对于新媒体重视的程度,避免出现说起来重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还定期公布各子分公司新媒体的工作动态,并在每年底进行统计考核和情况通报,督促鞭策各子分公司加大运用新媒体的力度。


640 (1).jpg

中铁四局党委书记、董事长张河川应邀参与第三届文交会文化沙龙对话


二、在转变方式上下功夫 装备企业品牌传播新的“播种机”


新媒体意味着建立在新技术基础上的新传播方式。中铁四局围绕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感知新媒体变化的趋势和新媒体平台的变化,在转变传播方式上下功夫,装备企业品牌传播新的播种机。


1、强协同 重成效  打好全媒体融合的大战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优势互补、共同发力的态势凸显,中铁四局先后与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移动网进行合作,成为首家开通新华社现场云、央视新闻移动网矩阵号的企事业单位。同时,与新华社融媒体中心、新华社《国家相册》、央视国际、央视财经、央视新闻等频道和栏目建立了合作关系,全局融合新闻生产能力明显提高,打造出多个“现象级”全媒体传播案例,如“200台挖掘机一夜拆除南昌龙王庙立交桥”信息,在经由梨视频等新媒体平台传播后,被包括人民日报、央视、新华社在内的国内各大媒体转载,并在海外引起轰动,一夜拆除立交桥被誉为“中国效率”。2018年1月,中铁四局组织人员将四局负责施工的南(平)龙(岩)铁路顺利完成该线路最大规模站改拨接施工场景用航拍器和摄像机记录下来,并通过梨视频进行网络推送。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CEO埃隆·马斯克看到视频后,在个人推特上评论中国在先进基础设施的发展要比美国快100倍。中铁四局紧紧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迅速通过境外媒体对该新闻进行二次传播,CNN、英国《独立报》、俄新社、意大利第九电视台、中阿卫视等众多海外媒体纷纷转载报道。把中国速度再次展现在了海外媒体面前,获得了全球数以亿计人次的浏览阅读量,让以中铁四局为代表的中国高铁建设者创造的骄人业绩亮相全球。


积极探索全媒体平台传播渠道,组织参与央视财经频道、央视新闻网以及安徽公共频道等重大专题活动,其中央视财经“厉害了,我的国”栏目播出中铁四局相关内容十余次,播放次数在国资委一、二级企业中排名第一。局参建的合安高铁、商合杭高铁、合肥地铁5号线、合肥绕城高速公路、佰和百乐养老产业项目等省内重点工程进展情况,先后7次在安徽公共频道“大工程全景360”栏目中播出。


2、强平台 重内容  打好自媒体创新攻坚战


中铁四局开办了英文网站和手机网站。除了企业重大事件、新闻热点、精品工程和上级单位相关信息刊登等,还增加了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等板块,全面丰富了网站内容。


开通了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今日头条等自媒体账号。近几年,中铁四局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转发量在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系统内始终位居榜首。2017年题为“回顾2016,展望2017,一图带你了解全球最大承包商‘标杆企业’的未来发展路径”的图说图解微信篇章,在中国中铁系统内引起较大反响。编发的《3000余人夜战510分钟,场面堪比大片!震撼!中部地区首条跨城际铁路开通倒计时!》等多篇图文消息相继被腾讯视频、今日头条、凤凰网、国资小新、中国中铁等账号转发,全网总阅读量达500万次左右。此外,在劳动节、青年节、国际家庭日、端午节、世界幸福日、中秋节、国庆节等节日期间,为受众粉丝奉上了内容详实的微信“时令菜”,提升了企业的认知度和美誉度。在首次微信指数排名中,中铁四局以每月8.4万次搜索量位居全国建筑施工企业榜首。


三、在定点谋划上下功夫 构建企业品牌传播新的“舆论场”


中铁四局充分发挥新媒体的宣传优势,紧扣社会热点、宣传亮点和管理重点,深度谋划,树立了企业形象,锃亮了企业品牌。


1、结合社会关注热点 打造传播的爆点


中铁四局紧扣“中国高铁施工环保”等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提前深度策划,及时组织跟踪拍摄采访,深入打造传播的爆点。广东江门新会区是文学大师巴金笔下《鸟的天堂》。由中铁四局施工穿景区而过的深茂铁路投资1.87亿元建设了全球首例高铁全封闭声屏障,不让动车噪声惊扰小鸟。在这项工程即将完工时,中铁四局抓住品牌传播的好时机,让全球首例高铁全封闭声屏障建成完工的消息强势刷屏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包括《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国资委网站、澎湃新闻、凤凰网、新浪网、梨视频等上百家媒体,以及其官方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媒体平台刊发转载,全媒体总观看量数以亿计,让社会了解中铁四局在高铁环保施工中所做出的努力。


2、对准企业宣传亮点 打造传播的燃点


中铁四局以企业重大活动开展、重大科研突破、重大节点攻克、重要人物典型等为企业宣传亮点,整合全局宣传系统新媒体资源,科学谋划开展对外宣传,不失时机的掀起报道高潮,围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以中国老挝国际通道玉磨铁路为依托,深度挖掘新闻点,邀请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新网等主流媒体,深入施工现场,制作视频、策划微信,全面呈现中铁四局勇立地震烈度区,横跨险峻大峡谷,建设世界双线铁路特大桥“第一高墩”的拼搏场景,向社会展示了国有企业建功“一带一路”积极贡献;以在建安哥拉、埃塞俄比亚、蒙古国项目为依托,深入挖掘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典型人物和故事,并先后在央视中文国际频道等多个平台和自媒体微信平台播出。以中巴建交后的首个工程——巴拿马运河管理处能源新建厂房和行政管理处项目为依托,借力央视财经频道策划拍摄了《新年新世界》的专题报道,经各大新媒体转载推送后,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树立了“勇当脊梁,造福社会”的国企形象。


3、抓住企业管理的重点 打造传播的焦点


围绕“互联网+标准化管理”、“打造智慧工地”等重点管理课题,以昌赣客专项目的“四化建设”为依托,借助央视科教频道、央视新闻等成熟资源,拍摄了《中国高铁认证》纪录片,策划了《涨知识!高铁轨道板也有“身份证”》、《4000吨铁路梁华丽转体,分毫不差》、《铁路是怎样建成的》的微信专题报道,除有针对性的进行文案创作外,还以形象生动的影像画面,再现了项目标准化管理流程,呈现了中国高铁建设标准,树立了“勇于争先,开拓进取”的标杆形象。在成贵高铁铺轨、蒙华铁路白城隧道贯通、龙怀高速公路转体梁施工、杭黄铁路全线铺通等重大工程节点,通过国内外的报纸、电视、网站以及新媒体平台进行全媒体发布,展示了四局规范的现场施工管理流程。


640 (2).jpg

第三届文交会,中铁四局企业文化展台


取得显著成效


1、全媒体融合方面


先后策划了“武九铁路拨接千人大会战”、“中国高铁首次集体出海亮相迪拜展会”、“杭黄高铁正式铺轨!世界级高铁旅游线进入倒计时!”等新闻报道,全媒体平均阅读量数以亿次计。入驻新华社客户端、央视移动新闻网,成为全国为数不多加入新华网、央视新媒体矩阵的企业单位。中央电视台“厉害了,我的国”专题栏目关于中铁四局内容的播放次数在国资委一、二级企业中排名第一。


2、短视频方面


与梨视频进行战略合作。2017年共编辑推送短视频36条,全网点击阅读量超过2.5亿人次。


3、直播、VR方面


2017年,通过央视新闻微博客户端、头条号、移动网等多个平台,在“国庆节”、“元旦”节假日期间,对中铁四局郑万高铁、涪秀铁路、济青高铁等在建项目工地进行景观直播,累计观看人数超过1.5亿人次。通过VR视频,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在中铁四局在建项目标准化工地、幸福项目部以及安全施工管理等内容,收到良好效果。


4、自媒体方面


2017年,“中国中铁四局”、“中铁四局企业文化网”微信公众账号推送信息312篇,总阅读量突破500万次。在首次微信指数排名中,中铁四局以每月8.4万次搜索量位居全国建筑施工企业榜首。发布的文章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网、央视新闻、央视财经、工人日报、中国网、今日头条、凤凰、网易转发。中铁四局微博相关内容多次被央视新闻、央视财经、腾讯、凤凰、梨视频等账号采用,全年总阅读量突破1000万次。


中铁四局网站群包含子站40余个,是中国中铁系统建设站群最早、覆盖率最高、评价最好的局级单位,网站访问量约500万人次。


640 (3).jpg


启示:


信息时代新媒体扑面而来,带来的是企业品牌传播平台,传播模式的变革,众多企业都面临这个新的课题。是消极观望、止步不前,还是积极应对、勇立潮头。中铁四局做出了自己的选择。虽然在传统媒体时代中铁四局把企业品牌传播做的风风火火,但是眼睛却一直在向前看,登高望远察觉到了新媒体时代到来的风向标。


新媒体传播不仅改变了企业传统的品牌传播方式,还给企业自媒体带来了压力。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变压力为动力,打造好新媒体这一企业品牌传播的新阵地。短期来看,在工作实践中可能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这就推动了我们积极探索、深刻思考,对工作流程、模式、平台做出创新和改变,更好地适应新媒体时代企业品牌传播的需要。长期来看,甩掉顾虑,打破窠臼,率先抢滩新媒体的企业,必然能够提前获取新媒体的资源,熟悉新媒体的运营方式,在自媒体和新媒体更好地融合上快人一筹。此外更要变被动等待为主动作为,迅速在技术更新、人才储备、平台构建等层面,做好迎接新媒体时代到来的准备。


依托新媒体开展企业品牌传播,只是刚起步,还需要进一步开拓视角、提升意识、增强技能、创新平台,让新媒体真正成为企业品牌传播的法宝利器。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