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静水深流 文化兴业
李小琳 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
2011年,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号召全党必须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这次峰会总结30年来企业文化落地规律,交流和推广企业文化实践的路径与方式,目的为了提升我国企业文化实践的能力和水平。
时光飞逝,中电国际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我们始终牢记国有企业的政治责任、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中电国际从单一的火电发展到水火相济,新能源共同发展的新格局。资产由过去130万发展到964亿,装机容量达到1900万,全资子公司分布在全国19个省、市、自治区。在发电的同时,注重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切实履行国家节能减排的责任,2002年关停机组12台,装机容量超过40万千瓦,提前完成“十一五”减排任务,新能源比率高于30%,成为在海外上市公司中最清洁的中国运行独立发电商。
现在,公司形成了四大战略平台:以“中国电力”为代表的常规发电平台;以“中电新能源”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平台;以“中电检修”为代表的电站服务业平台以及国际化业务平台。
伴随着企业的发展进步,静水深流的企业文化也不断的发展进步。静水深流已经成为中电国际的文化品牌,企业发展的灵魂,广大员工的精神动力;静水深流是公司多年来管理的文化结晶,是克服困难的真实写照,是走向国际化的历史缩影,也是适应变革、勇于胜利精神的高度概括。
静水深流文化是打造基业常青、百年基石,是激励我们永葆青春活力的精神境界,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动力。可以说,静水深流的文化代表了中电国际广大员工的心声,成为广大干部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趋向。
“静水深流”文化的形成与内涵
中电国际经历了三次创业。第一次是1994年,当时国家总的装机容量只有1.9亿,全国有28个无电县,1.2亿人口没有电,电力工业的发展也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瓶颈,怎么办?当时我受电力部党组的委托到香港创业,创建了中电国际。第二次是2004年,中国电力国际发展有限公司(简称“中国电力”)在香港成功上市。上市后,我们就明确提出“审视自身,找准定位;明晰战略,加快发展;人才强企,团队兴业;持续创新,推动变革;静水深流,构建文化” 40字战略方针,并推进以“体制、机制、制度、企业文化” (即“三制一化”)为主要内容的管理创新。“静水深流”企业文化建设初具雏形。第三次是创立中电新能源。我们提出“不但为这个世界带来光明和动力,而且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开始发展新能源。
我们的企业就像生命一样,生命就像水一样,归于静,沉于思,深于行,流于恒。要想企业基业常青,就必须把握住变革,学会认知变化的规律,这就是中电国际企业的文化发端。
经过多年的不断的培育、发展与完善,静水深流的文化逐渐形成,并形成了金子塔式的体系。即:塔尖是“静水深流”的文化定位,中间是“责任、诚信、智慧、价值”的核心价值观,并有八大系统作为基础理念,即人才理念、经营理念、绩效理念、管理理念、工作理念、安全理念、服务理念和学习理念。
大家知道,水是天地万物之源,生命离不开水。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我们经过圣人的点拨发现,水是如此的真滋味。水有哺育万物奉献之德,滴水穿石柔韧之德,一碗水端平公正之德,甘心处下谦虚之德,流水不腐清涟之德,源头活水创新之德,奔流不息进取之德,海纳百川包容之德,可谓“八德”。水给了我很多的启示,让我深刻的领悟到,水是生命的源泉,生命的意义,生命的价值。
静水深流文化的核心内涵是和谐管理之道,分为三个层次:
第一,静水深流包含着我们对世界、对人生、对事业的思考和体验。
静,是身心相应,是人与自然相应,是我们体察生命和谐的一种完美的状态;水,是生命的源泉,是引领我们基业常青,渐入上善之境,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深,是生命的内涵,是深刻,是深远,唯有不断努力才使我们的生命映照出蔚蓝的海水;流,是生命的体现,是活力,是激情,是为实现梦想不懈的努力。
中电国际随着对企业文化的深入实践,又赋予静水深流更加深刻的内涵。
静,是动态的,不是静态的。静是指企业固有的制度、文化、团队。静有和谐之意,是企业追求的和谐发展、协调发展、持续发展和科学发展;深,是深邃厚重。企业要有先进的管理理念,丰富的管理内涵。流,是指企业的活力、生机、原动力、创造力。如果一个企业要保持基业长青,有活力和激情,就必须要有创新能力。水,是核心,水就是我们的企业,静、深、流都是为水服务的,有了静水、深水、流水,我们的企业就能像水一样基业常青,源远流长,同样也是水滋养了企业的根基,使企业能够可持续发展。
第二,静水深流是“天人合一、义利合一、人企合一、知行合一”的文化境界。
“静水深流”文化倡导企业要注重社会责任,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企业,包括致力于环保清洁能源,给这个世界提供动力、光明的同时,还要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
积极的履行国有资产的增值保值,经营上合法依规,注重诚信,为企业、为股东、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同时,也显示出团队、个人的价值,这是“义利合一”;
提倡群策群力,团队无价,追求“人企合一”;良好的企业文化,一旦被企业全体员工所认同,就会形成统一的价值取向、统一的规范行为、统一的目标激励、统一的有力行动,就会人心所向,力量聚合,勇往直前,这是我们打造百年企业,保持基业常青的内涵所在。
鼓励不断学习,学习认识实践,再学习再认识再实践,勇于实践,提高素质,转识成智,战胜困难,鼓励机制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做到“知行合一”。
第三,静水深流揭示了核心价值理念。核心价值理念是责任、诚信、智慧、价值。
责任,既是企业对投资者、对国家、对社会、对员工的责任,也有对员工的责任,同时包含员工对企业、对社会的责任。责任是一种压力、一种使命、一种动力。
诚信,乃为人之道,更是企业经营之德。作为上市公司,企业要“走出去”,要做强、做大、做成百年基业,就要讲求诚信、尊重规则,以诚信的理念和心态主动沟通,真诚面对股东、面对社会。
智慧,是解决各种难题,敲开各种大门的金钥匙。企业进步靠的是群体智慧。知识不是智慧。企业要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善于学习,转识成智,转智成行,特别是在逆境、困难时,静观默察,研修智慧,掌握智慧,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和途径,化解、控制各种风险。
价值,是企业要努力为投资者、社会、国家创造更大的价值,是企业的使命。同时也为员工提供一个干事创业的平台,实现个人价值,是以人为本的体现,中电国际提倡营造个人与企业的和谐互动之美,倡导“让员工与公司一起成长”。
静是生命的和谐,水是生命的源泉,深是生命的内涵,流是生命的体现,“静水深流”企业文化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六个方面的特色:注重实绩的人才文化,共进共创的团队文化,转识成智的创新文化,制度规范的约束文化,绩效导向的激励文化,更是一种和谐文化。
“静水深流”文化的建设与实践
第一,创新载体,积极宣贯。企业文化要想发挥铸魂、塑形、育人的作用,关键是企业文化的各种理念要与企业的现实接轨,要被广大员工所认同、所信奉、所实践。静水深流文化如何落地生根,主要通过以下四种方式:
一是会议宣贯。公司专门召开静水深流文化的报告会、企业年会、企业讨论会、企业文化的发布会,在每年的年会上我都要做静水深流的讲座,并向基层单位的党政一把手提问。我们企业为什么是静水深流?你怎么样去理解静水深流?如何去运用静水深流等,一问一答加深大家对企业文化的认知。
二是资料宣贯。公司还以大量的画册、文学作品、理论文集、书画摄影、摄像视频等形式不断强化员工对静水深流文化的认知,先后出版摄影作品《旗舰》,文学作品集《静水深流》,廉洁文化书画集《廉泉清心》、《桃李芳菲1》与《桃李芳菲2》,还出版了《静水深流企业文化手册》。我自己也身体力行,结合自己的感悟,先后出版了《静水深流》、《静水深流小琳讲演录》等书籍,对企业文化的宣贯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各个基层单位还充分利用宣传展板、图片、标语等各种形式进行宣贯。
三是活动宣贯。公司开展各类的文化活动,在活动当中都冠名 “静水深流”,如静水深流赏红叶、静水深流乒乓球赛、静水深流员工书画摄影展等。通过活动让员工熟悉静水深流,亲近静水深流。
四是故事宣贯。2009年,在公司上市五周年之际,全系统开展了一次“践行静水深流、共话科学发展”的主题演讲赛,使静水深流文化深入人心。2011年,编印了《静水深流企业文化故事》,集中展示了广大员工践行静水深流文化的精神风貌。
第二,成功对接,文化融合。为促进多种文化的融合对接,多年来,中电国际与所属企业及企业之间,不断交流、互动。从员工中来,又回到员工中去,从基层丰富的实践中来,再回到基层实践中去丰富。循环往复,虚实相伴,互促互动、静水深流在系统各单位不断扎根、开花、结果。在静水深流体系下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子文化。
比如,江苏常熟发电厂,企业精神是“做好每件事、努力每一天”,既有鲜明的常熟特色,同时又与中电国际静水深流相呼应。
安徽平圩发电、检修、实业三家公司提出“热爱平电、发展平电”和“对工作有激情,对企业有感情,对员工有热情”。将静水深流企业文化体系中的“人才强企,团队无价”的理念融入其中,引导员工把个人的理想融入到企业的共同愿景中,在实践企业战略目标中实现自身价值。
而中电新能源坚守着这样一个理念:“不仅为这个世界带来光明和动力,还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碧水蓝天”。中电检修公司致力于打造中国电力检修第一品牌,这些都体现了天人合一、义利合一、知行合一的文化内涵。
第三,文化引领,和谐发展。企业文化是企业管理理论的崭新成果,也是企业管理的创新成果,用企业文化的成果来引领企业的发展,这是实践的问题。企业文化重在建设,贵在实践。
多年来,中电国际的员工在实践中自觉的践行静水深流的企业文化。例如,“人才强企,团队无价”。公司高度重视干部队伍的建设,干部队伍一定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选拔使用干部要选拔一批懂经营、会管理、善分析、能决策的经营管理队伍。公司的高管始终关心员工的成长和发展,经常鼓励员工立足于本职工作,专研业务,提升技能岗位成才。
在实践中证明,中电国际之所以能够战胜困难、攻克难关、取得成绩,最关键的是有一支优秀的员工队伍。2011年,在五大发电集团的火电板块亏损的情况下,中电国际仍然有50亿的盈利。此外,在集团的60万机组的各项技术竞标赛上,中电国际有5家单位都获得了团体冠军,还获得了多种竞赛的技能冠军。中电国际在央企的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金、银、铜奖。
大爱无疆。中电国际在履行政治责任、经济责任的同时,始终不忘社会职责。 2010年,公司先后组织本部和系统单位员工向西南干旱灾区、玉树地震灾区、舟曲泥石流灾区进行爱心捐款活动。
中电国际的员工在践行静水深流文化中有着很多感人的故事。例如,2011年6月,福建遇到百年不遇的险情,我们党组带领全体员工,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精神,众志成城,谱写了一曲抗洪救灾保电的动人之歌;在江苏的大丰开发新能源,条件非常恶劣,刚刚开始施工的时候,很多的材料是用毛驴运进去的,海上的建设者都是安营扎寨,白天要忍受海水的侵袭和烈日暴晒,晚上要与成群的蚊虫亲密接触,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战歌。到2009年,江苏大丰最大的单机容量200万千瓦全部投产发电。另外,平圩电厂有位工人,在20多年的工作生涯中,用自己专业的知识解决了工作中大量的实际难题,为公司节约资金3000余万元,并且参与锅炉优化的技术改造,获得了技术进步一等奖。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并编撰成了《2010年企业文化故事集》。我们的干部与员工就是以这样的实际行动践行着企业文化,这也是静水深流企业文化生根落地开花的结果。
战略引领发展,文化引领战略。随着中电国际持续科学和谐发展,静水深流企业文化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必将对公司取得更大成果、打造基业常青发挥更大的作用,提供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桃李芳菲春华,兰馨正气秋豪。
大爱殷殷化碧涛,挥洒风云一笑。
创业治业心曲,厚德自强大道。
生生根脉山河娇,静水深流今朝。
(本文为作者在“中外企业文化2011北京峰会”上的发言,有删改)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