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刊 > 2012年1-2期

【特别策划】张文学:文化推动战略转型 百年开滦跨越发展

来自:中国企业文化     时间:2012-09-14

 

张文学: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

人物简介

张文学,男,汉族,195611月生,博士研究生文化,工学博士学位,正高级工程师,河北省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中共十七大代表。20085月至今任开滦(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企业家、全国煤炭工业优秀企业家、河北省最受关注企业家、河北省优秀(创业)企业家等称号。

张文学同志任开滦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以来,以战略家的眼光、睿智的思维和创新的理念,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企业战略转型,培育战略支持型企业文化,百年开滦成功地走上了一条转型发展之路。仅仅利用3年多的时间,开滦就成为全国增长速度最快的煤炭企业,河北省国有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典型。2009年,开滦集团被中国企业联合会授予河北省首家“全国企业文化示范基地”。2010年,开滦集团的“特别能战斗”精神荣获“新中国60年最具影响力十大企业精神”,开滦集团荣获 “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摇篮组织”。

 

张文学同志到开滦集团任职后,把调整发展战略作为首要任务来抓,深入各专业化公司、部分矿厂和机关处室开展调研,充分研究国家产业政策,深入分析了开滦的发展现状及内外部环境。在领导班子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制定了《开滦集团2008年—2010年及“十二五”发展战略规划》。到2010年底,“十一五”目标已超额实现。为实现企业的跨越发展,又确立了开滦“十二五”发展战略。坚持“开放融入,调整转型,科学发展,做大做强”的战略方针,提出到“十二五”末“产量1亿吨,收入2000亿,世界500强,和谐同发展”的战略目标。在产业定位上,提出构建“一基、七业、一区”的产业发展新格局。在战略布局上,提出到“十二五”末形成五大区域、十三大战略基地区域布局。构建起传统产业、替代产业、新兴产业梯次递进的产业发展新格局,进一步提升经济运行质量,将开滦建设成为主业突出、结构合理、多元经营、科学发展的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跨国的现代化大型企业集团,打造“中国的鲁尔”,探索出一条资源型企业成功转型、可持续发展之路。

 

创新企业文化,构建战略支持型文化体系

 

战略的成功需要文化与战略高度匹配、一体化运行。张文学坚持用企业文化服务企业战略、促进企业发展,确定了企业文化建设的工作重点:以企业战略为导向,构建推动转型发展的战略支持型文化体系,为战略实施提供强大的文化支撑。

一是构筑共同愿景,发挥目标愿景的感召力。提出了“基业长青、员工幸福”的共同愿景。强调企业的根本使命和不懈追求,就是把开滦建设成为持续繁荣的伟大企业;就是不断提高开滦员工的幸福指数。

二是重塑企业价值观,发挥价值理念的导向力。建设战略支持型企业文化,着力塑造企业核心价值观,在企业内部确立人的价值高于资产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人价值、团队价值高于单体价值、社会价值高于经济价值的价值观。大力倡导举力尽责、强化执行、讲求效率等有利于战略落实的价值理念,确立起指导员工行为的一系列基本准则和信条,为战略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价值导向。

三是打造开滦金字招牌,加强企业文化的控制力。随着企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开滦的发展区域和产业布局更加广阔,呈现出多行业、多区域、多层级的发展态势,这在客观上对如何提升文化的品牌价值,形成统一的价值观和经营行为提出了新的课题。为此,张文学提出了集团文化建设“五个统一”的原则,即:企业精神、企业宗旨、核心价值观、目标愿景和企业VI的统一,较好地解决了遵循与创新、共性与个性的统一。

四是整合企业行为文化,提高企业文化的执行力。以“文化的制度化”作为实现价值转换的枢纽,深入整合企业的行为文化,形成了以三个管理平台、一个保障系统为核心的“三加一”企业文化管理模式。三个管理平台即“精细管理、双向控制”(RMDC)现场管理平台、市场化精细管理平台和安全文化管理平台;一个保障系统,即准军事化职业行为训练。“三加一”管理模式的构建和实施,有力地推动了企业文化由理念层面向管理实践层面转换。

五是发展文化产业,强化百年品牌的传播力。坚持文化与产业对接,立足自身独特的文化资源优势,将文化产业列入为企业转型的“四大战略”,努力打造“中国矿业文化产业基地”和“世界一流的矿业文化园区”。目前,开滦国家矿山公园一期工程已初步完成,自200910月对外开放以来,已接待各级领导、来宾6万余人,先后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等称号,产生了巨大的政治集聚、经济合作、文化传播和生态效益,成为转型发展的一大亮点。

 

 发挥文化软实力,促进文化力转变为现实生产力

 

企业文化的创新与实践,推动了思想观念、价值追求和行事作风的转变,形成了用新文化新理念推动新战略的浓厚氛围,促进了结构调整、管理创新和产业升级,百年开滦成功踏上了科学发展、转型发展、跨越发展的快车道。

一是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开放融入、调整转型、科学发展、做大做强”的发展理念,引领了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企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在金融危机背景下,企业经济总量快速增长,各项指标大幅提高。2010年,实现原煤产量6087万吨、营业收入933亿元、企业利税41亿元,分别比“十五”末增长120%756%252%2011年上半年,原煤产量完成3570万吨,同比增长28%;营业收入完成571.7亿元,同比增长42.7%。在2011年全国500强中,开滦集团跃居第91位,与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排名相比,三年跃升了200位。同时跻身“影响世界的中国力量品牌500强”,排名中国最具成长力企业第7位,企业的行业地位和品牌影响显著提升。

二是管理水平日益提升。“三加一”文化管理模式的构建与实施,推动了企业管理由传统粗放型转向以精细化、科学化为特征的现代管理体系,促进企业精神和价值追求向管理实践的融入渗透,逐步固化成为员工的管理行为和操作习惯,形成了“精细管理、规范操作、执行到位”的文化风气,锻造了一支“纪律严明、团结协作、品格坚毅”的过硬队伍。在落实战略规划的实践中,很多开滦人走出唐山、挺进西部、远涉重洋,为实现企业做大做强开疆拓土,以实际行动展示了新时期开滦人“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风貌。

三是结构调整成效显著。特色文化的创新与实践,促进了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煤炭产业基础地位得到强化,安全生产创出历史最好水平;煤化工产业实现了规模化、基地化、园区化、产业化,全国最大的独立煤化工旗舰企业日渐形成;现代物流产业按照“六大业务板块”和“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一跃成为煤炭行业和河北省物流领军企业、国家5A级综合物流企业;文化旅游和房地产业成为转型发展的新亮点,国家矿山公园一期工程精彩呈现,二期工程顺利开工;装备制造产业加快重组升级,节能环保形成5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精品钢铁、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勾画出新的蓝图。2011年上半年,集团非煤产值已经达到总收入的73.2%,彻底改变了“一煤独大”的局面,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突破。开滦被誉为全国资源型企业转型发展的“状元”。

四是幸福指数明显提高。“基业长青、员工幸福”是企业的共同愿景,也是企业发展的目标。金融危机面前,开滦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实现了“矿井不减产、工人不减薪、岗位不裁员”。解决了7970名员工子女就业,促进了社会稳定;员工收入持续增长,2010年比“十五”末增长104%;积极构建为员工办实事长效机制,推进150万平米棚户区和危旧房改造工程,从根本上解决员工住房困难;全面推进员工安全健康保障体系建设,加大“两热一管”、“两堂一舍”和文明社区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员工生产生活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坚持每年组织全员健康查体,对员工进行心理疏导和调适;落实民主恳谈、民主评议、厂务公开等民主管理制度,切实维护员工的合法权益。

在新的领导班子率领下,开滦集团经济实现了快速发展和跨越发展,引起各级政府和各大媒体的高度关注,大大提高了开滦的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得到开滦广大员工的拥护和支持。2009年,张文学高票当选“2009河北十大新闻人物”;2010年,张文学荣获“全国十大企业管理创新人物奖”,成为全国煤炭系统获此殊荣的第一人;2010年,张文学获评“新中国60年企业精神培育十大杰出人物”;2010年,张文学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受到胡锦涛等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