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刊 > 2012年第4期

【特别策划】改制企业文化重塑与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来自:中国企业文化     时间:2012-09-17

 

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首钢国际工程公司)是20082月完成企业改制的,改制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变了,定位和目标变了,必然要求企业文化要随之发生改变,否则就会抑制体制机制的活力。三年多来,公司在确立新公司战略定位、功能建设,加速向国际工程公司迈进的同时,紧紧围绕重塑和构建新型的企业文化,激发体制机制的活力,进行了深入探索和配套实践。

 

梳理原有文化,剖析典型案例,解决“文化滞后”问题

 

企业的优胜劣汰是不同内涵的企业文化之间彼此较量的结果。基于这样的思考,首钢国际工程公司把问题的症结归结为“业主文化”。表现形式:第一,原有文化是一种适应首钢母子公司体制下形成的封闭的、以自我为中心的业主文化,而不是市场开放型文化;第二,从内部运行看,原有文化是一种适应首钢计划管理的生产导向型的文化,而不是经营导向型文化;第三,从对外交往看,原有文化是一种交易导向型的文化,而不是关系导向型的文化;第四,从内部管理关系看,原有文化是一种各部门各自为政的目标多元化文化,没有建立内部客户关系文化。

改制企业面对新的体制、新的机制,需要优秀文化与之相融、配套,原有文化滞后,带来的与市场、与客户的不相适应,对首钢国际工程公司重塑和构建新型的企业文化,更有其现实针对性。要解决企业一切工作与市场、客户接轨的问题,既需要在战略上引导,在机制上创新,在制度上变革,在行为上改变。更需要文化引领、融合、支撑,包括在思想观念的转变,心智模式的改善上不断探索实践。

 

改制企业如何进行企业文化的重塑与建设

 

第一,用思想文化的转型,推进企业转型和转型发展。

在企业转型期和转型发展期,重塑具有自身特色、符合时代需求的企业文化,吸纳新的适应企业需求的文化要素是贯穿首钢国际工程公司转型期和转型发展期的一条主线。改制之初,公司开展的“转型期创新发展大讨论”,在思想观念的转变上解决了转型期转什么,怎么转的问题。2009年,公司开展的“我看开放、我看市场、我看客户、我看技术”解放思想大家谈活动,解决了市场、客户、文化融合的问题。2010年,公司开展的“畅忆过去、畅谈现在、畅想未来”转变发展方式大讨论,解决了转变发展方式的信心、突破口和对策问题。一年一个思想文化创新实践的主题,使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企业文化逐步建立,推进了企业的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第二,抓企业文化的定位,建立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企业文化。

改制后企业成为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经济实体和市场竞争主体,面临着面向更广阔的市场,怎么把新体制转化成新优势,新活力转化成新业绩的新的压力。怎样用文化引领、支撑企业化解压力,怎样在继承创新的基础上,重新审视原有的企业文化,重塑和建设以市场导向型的企业文化,成为了改制企业生存与可持续发展的瓶颈。

企业一切工作都要市场化是改制企业在企业文化重塑和建设中必须面对和回答的重要课题,基于这样的定位,首钢国际工程公司建立市场导向型企业文化中,围绕以市场为导向的发展战略、组织模式和经营管理方式的变革,在“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客户业主是上帝,朋友人脉是资源”等理念上形成了共识。变埋头干事情为抬头看市场;变坐等客户为主动出击找客户;变听领导指示干工作为按市场和客户需求办事;变管实物资产为管市场资源和客户关系。成为广大员工的共识和行为准则。

第三,抓企业文化的整合和创新。

一是整合资源,成立企业文化部。为加大企业文化建设力度,200711月公司成立了企业文化部,企业文化部涵盖了党群工作部的工作内容,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这项核心工作,有利于协调和调配组织、宣传、团委、纪监委和工会各方面的资源,使企业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实现了有机结合。

二是制度保障,搭建思想文化平台。针对首钢国际工程公司知识技术密集和面向市场、面向客户的特点,从树立大宣传的格局入手,在首钢公司基层单位第一家建立了653条的思想文化宣传工作制度。同时,首钢国际工程公司注重搭建平台,在思想文化的形式内容上进行创新。构建了局域网、大屏幕、外网、内部刊物、外部媒体等五大宣传平台。

三是挖掘资源,潜心打造文化产品。每年公司都要策划制作文化片、纪录片、品牌片、文集、工程画册等多种形式的文化产品。围绕自主创新技术,公司与《世界金属导报》合作,开辟了“首钢京唐工程自主创新技术成果系列展示”和“首钢迁钢基地技术创新成果系列展示”两个专题栏目。两个专题的专版展示分别历时7个月和8个月,借助《世界金属导报》在行业内的技术权威性,扩大了公司在社会的知名度、美誉度。特别是2010年公司与冶金工业出版社合作出版的《冶金工程设计理念的创新与实践》在全国公开发行。这是冶金勘察设计企业出版的第一本书,全面展示了公司在总体设计的首钢京唐工程中的自主创新情况和整体技术实力。突出了为经营生产服务的功能,为展示公司形象、开拓市场提供了强力支撑。

四是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文化。首先,为员工价值的实现搭建平台,让员工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其次,让员工分享企业改革发展的成果。公司改制后,进行了薪酬体系改革,大幅度提高了员工薪酬固定收入。同时,注重保障员工权益,开展“送温暖”、扶贫帮困、关注职业健康等活动,努力解决员工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再次,开展主题文化实践活动。公司已初步形成一年四次大型主题文化活动的格局一是1月份的“同欢乐、共奋进”春节联欢会,全公司员工在欢乐中体会企业大家庭的和谐温暖,同时,组织开展感动首钢国际年度人物、温馨部室评选活动,在联欢会上隆重表彰;二是3月份的公司改制纪念日庆祝活动,先后举办了国家大剧院演出、北京展览馆“首钢国际之夜”经典名家名曲演唱会、“唱响主旋律、畅想新未来”员工大合唱等,公司与社会各界一起分享憧憬企业美好未来;三是7月份的“光荣与梦想”先进系列表彰会,传播着优秀的企业文化;四是10月份的“我参与、我运动、我快乐”健康月活动。每年四大主题文化活动公司都赋予了新的形式和内涵,成为了公司创新文化、和谐文化集中展示的大舞台。

第四,认真处理好三个关系。

在重塑和构建企业文化“软实力”的实践中,既要积极探索路径,全力推进,又要处理好以下三个关系。

要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经过30多年的改革发展和积淀,首钢国际工程公司的企业文化有很多优秀的基因,这是原有文化的精髓,也是构成公司稳定和发展的思想基础。重塑和建设以市场为导向的新型企业文化,绝不是对原有文化的否定,而是随着内外环境的变化,特别是市场经济的环境与要求,对原有文化进行梳理、诊断、调整、完善,有选择地保留和变革,以充分利用积累的丰厚文化资源,保持文化的延续性。使之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重塑的过程同时也是不断创新的过程,企业文化只有不断创新,才有生命力。

二要处理好首钢集团文化和改制企业文化的关系。处理好首钢集团文化和改制企业文化的关系,关键是要保持首钢集团核心价值观的统一,在强调规定动作统一化的同时,提倡改制企业自选动作“百花齐放”,地域不同、文化人群不同、工作性质各异,企业文化建设也要力求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既遵循又创新,使共性与个性产生共鸣。要抓有自己单位特色和个性的文化,形成属于自己的价值观、企业使命、理念和行为习惯并深植于员工之中,企业文化的重塑和建设才会为企业注入生机和活力。

三要处理好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的关系。企业文化的形成重塑过程离不开企业生产经营的实践,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同样靠有本企业特色的企业经营理念、共同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作支撑。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相互融合,构成了企业物质层面与行为层面、精神层面与制度层面的统一体。为生产经营服务是企业文化重塑和构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加生产经营工作“文化含量”的过程,就是企业文化与生产经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过程,是用文化创新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过程。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彰显了“开放、创新、求实、自强”的企业精神、展示了公司倡导的“创新文化”、“开放文化”、“品牌文化”、“和谐文化”和“服务文化”。近年来围绕公司的品牌工程、品牌技术制作的30余个宣传片为开拓市场、承揽工程项目提供了强力支撑。

 

重塑和建设企业文化探索与实践的效果

 

重塑和建设企业文化的探索与实践,给首钢国际工程公司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以文化力为引领,提升了首钢国际工程公司战略目标的凝聚力,价值追求的驱动力机制创新的生长力、科技创新的提升力、和谐氛围的协同力。主要表现在:

一是发展方向更加明确、发展理念更加清晰。“立足首钢、服务国内、开拓海外”的“走出去”发展战略,拓展了公司生存发展的空间;从工厂化设计向产品功能性实现转变,提高了公司核心竞争力;“集中整体,分层能级”,“市场营销、技术营销一体化”,提高了公司的市场营销能力;开展“专业化、职业化、正规化”建设,提升了公司的整体竞争能力。这些发展理念为公司从改制转型期向转型发展期快速转变注入了原动力。

二是国际型工程公司的功能建设进一步加强。通过2010年功能建设年的不断探索与实践,公司的五大功能建设(机构高效运行功能建设、海外市场营销功能建设、国内市场营销和技术销售一体化功能建设、总承包项目组织实施功能建设、设备采购功能建设)得到全面加强。为公司更好更快的发展创建了新平台,提升了公司的整体运行质量和效益。

三是市场占有率不断扩大。在全力完成首钢“一业多地”战略布局多项重点工程设计建设任务,为新首钢建设发挥技术参谋部作用的同时,近年来,国内市场相继签订和完成了宣钢、四川德胜、文水海威、涟钢高炉等多个重点钢铁企业的多项工程设计及总承包“交钥匙工程”。国外市场也已经拓展到印度、越南、阿曼、马来西亚、巴西等国家,并完成了在印度、巴西等国家的驻站,通过在土耳其、越南、美国钢铁工业展会宣传和推介公司品牌,扩大了公司海外市场的影响力。

四是保持了优势,注入了活力。改制后,公司体制新、战略明、机制活,观念变、业绩好。经受住了后危机时代的洗礼和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公司的主要经济指标连年攀升,经济规模总量不断提高,200820092010年营业收入分别比改制前的2007年提高54.8%47.3%67.9%

五是收获了一批思想文化创新成果。几年来,首钢国际工程公司申报的18篇思想文化创新实践成果获北京市“丹柯杯”、首钢党建和思想文化成果等各类奖项;总结的“创新创优创业”经验连年在首钢“三创”会上作大会发言;继2008年首钢国际工程公司获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殊荣之后,2010年又获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称号。

(作者为首钢国际工程公司党委书记任长建)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