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企业文化师 > 指定教材

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基础知识)

 【书  名】  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基础知识)

 【参编人员】

(按姓氏笔划)
王成荣  王学秀  史秋秋  华  锐  刘永澎  刘孝全
孙连生  陈  蕾  李世华  李  磊  苏芳雯  张文喆
张海霞  金永年  孟凡驰  周元祝  赵  军  郭梓林
徐文中  黄河涛  黄新惠  董平分  韩  旭  谢佩良
曾良才  熊  梦  黎  群

 【主  任】  刘  康
 【副 主 任】   陈李翔  贾春峰  原淑炜
 【主  编】 谢佩良 
 【副 主 编】 王学秀 
 【组  编】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编印 

 

      “企业文化师”是指在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中,从事企业价值理念体系构建及其转化工作的管理人员。2005年三月,劳动保障部确立其为新职业,并将其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06增补本)中。之后,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组织有关单位的专家开发了《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标准》(以下简称《标准》) ,并于2006年3月由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颁布。《标准》将企业文化师设为三个等级,分别为:助理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三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 
      《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以下简称为《教程》)总体框架结构是按照《标准》的主要内容编写的,共分为4册。 
       在编写《教程》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关于编制国家职业资格培训教程的有关规定和《标准》中的内容要求,坚持科学性、 先进性、实用性原则,力求突出技能、面对实践和便于操作。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全面体现《标准》要求,按照《标准》的基本框架与结构进行编写,以使其在整体培训教学与考核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
       第二,坚持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原则,建立一种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的等级性、适应性和实用性的教材模式。即将能力要求作为《教程》 的核心、导向和重点去展开。从而,打破了过去编写教材所追求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思维逻辑体系”的框框。
       第三,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无论是教材结构设计还是具体内容编写,都十分注重教材既反映企业文化管理实践,又对实践起到指导作用。所以,教材中引用的案例较多。
       第四,在《教程》编写和编审人员的组成方面,汇集了国内从事企业文化管理工作的政府工作人员、具有企业文化建设与管理经验的中高级从业人员和具有理论研究与实践结合经验的学者共同组成。上述几方面,是本《教程》有别于其他各类培训教材之处。
       随着当代知识经济的高速发展,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成长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对企业文化从业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和认证,已经迫在眉睫、势在必行。本《教程》的问世,为培养和造就大批企业文化管理人才提供了技术支持。
       ......
       本《教程》编写得到了很多单位、领导和业内专家的大力支持, 其中主要有:北京科联创新教育研究院、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北京大学产业与文化研究所、中国企业文化研究院、中国企业文化促进会、南开大学商学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北京交通大学企业文化管理研究所、北京企业文化建设协会、北京长青基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河北师范大学商学院、上海工商经济进修学院等,在此,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  者

 

 

第一章 职业道德
 
第一节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
 一、职业与道德
 二、职业道德
 三、社会主义职业道德
第二节 企业文化师职业道德建设
 一、企业文化师的职业特征
 二、企业文化师职业道德的作用
 三、企业文化师职业守则
 四、企业文化师职业道德建设的一般性程序和要求
第二章 基础知识
 
第一节 企业管理基本知识
 一、企业定义及分类
 二、中国企业发展简况
 三、企业管理职能
 四、管理要素
第二节 组织行为基本知识
 一、个体与群体
 二、沟通与协调
 三、激励与约束
第三节 企业文化基本知识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
 二、企业文化发展历程
 三、中国企业文化传播及理论特色
 四、企业文化建设
 五、企业文化管理
 六、相关知识
第三章 企业经营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第一节 公司法相关知识
 一、公司与公司法概述
 二、公司经营管理概述
 三、公司能力
 四、有限责任公司设立与组织机构
 五、股份有限公司设立和组织机构
第二节 企业法相关知识
 一、合伙企业法知识概述
 二、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知识概述
第三节 企业经营过程中相关法律知识
 一、合同法概述
 二、商标法知识
 三、广告法相关知识
 四、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识
 五、产品质量法相关知识
 六、环境保护法相关知识
第四节 劳动法相关知识
 一、劳动法概述
 二、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三、劳动合同制度
 四、几项基本劳动法律制度
 五、劳动争议
 六、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
第五节 国际经济法相关知识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