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文化建设 > 安全文化

亲情安全文化的建设与培育

来自: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时间:2012-09-20

 

【摘要】 煤矿生产,安全为天。安全问题已成为各级政府和社会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安全工作到底怎样抓才更有效呢? 通过多年安全工作实践的反思,我们发现,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处罚式管理,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抓安全,不能仅从物的状态去考察,(比如装备、技术等等),更要从人的状态去思考,而人是最重感情的。安全,不仅是企业的物的安全,更是人的生命的安全,亲情的安全。只有关注生命尊严的安全管理,才能抓住安全工作的根本,只有赋予亲情的安全教育,才能触动灵魂,从内心深处实现全新的角度来诠释我们开展安全工作的一举一动,引领和约束每个人的所作所为。

在党中央和全社都在倡导“以人为本”,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今天,探索和建设“亲情关爱”式的安全文化,符合时代特点,符合发展规律。而亲情安全文化的建设与培育,是在冀中股份公司安全文化理念基础上的文化载体,是安全文化的一种自然延伸和合理扩张。冀中股份公司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生命至上,安全为天”,强调永远不要带血的煤炭,永远拒绝带血的利润,把确保每一个员工的生命安全,确保每一个家庭的健康幸福,作为安全工作的根本目的。安全哲学是“意识决定成败,事故皆可预防”,突出强调人在主动抓好安全工作的主体作用和坚定信念,坚持不懈地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敏感度,积极主动地去做好各项工作。安全思维“科学、严谨、务实”,安全准绳“有效避免事故是评判安全工作的唯一标准”,安全责任观“有失职的领导才会有违章的职工”,安全权力观“不安全有权不生产”等等,处处体现了对生命的敬畏与关爱。这些赋予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是亲情文化的灵魂,是亲情文化的根基。亲情安全文化的建设与培育,不但找到了一条更为有效的安全教育的方法,也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管理,为科学管理探索了新的载体和途径。

企业简介

冀中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是冀中能源集团核心骨干企业,于199999日在深交所上市交易,股票简称“冀中能源”,股票代码000937,是河北省首家上市煤炭企业,全国第一批完成股权分置改革企业。以煤炭生产为主,集电力、建材、化工、物流于一体,是全国最优秀的上市公司之一。现有18对生产矿井,总资产300亿元,煤炭年生产能力超过3300万吨,营业收入达400亿元。公司采煤机械化率达100%,安全生产管理位居行业先进水平,绿色生态矿区建设领跑全国。多次被评为中国煤炭工业“科技进步十佳企业”,先后荣获“中国上市公司纳税百强企业”、“中国十佳最重分红上市公司”、“中国最具价值上市公司50强企业”、“全国纳税500强企业”、“河北省明星企业”、“河北省诚信企业”、“中国最具影响力企业”等多项荣誉称号。公司同时还连续入选“深证成指”、“深证100”及“巨潮100”指数。

一、亲情安全文化的主要构架

亲情安全文化的主构架可以概括为“13658”。即:“1”就是亲情关爱、生命管理这个核心;“3”就是“三超”特色安全管理;“6”就是“六大防控”安全保障体系;“5”就是五大安全宣传教育阵地;“8”就是安全“八法”教育。

(一)突出“亲情关爱、生命管理”,提升安全管理层次

要最大限度地强化职工安全意识,激发安全责任感,单靠法规制度的外在约束、说教灌输式的外在教育,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只有人的“生命意识”、“亲情意识”,才能最大限度地从内心深处激发人的安全意识,激发人们强烈的责任感,进而从内心深处实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根本转变。站在生命管理的高度,使安全工作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转变,可以进一步提升我们安全工作的层次和水平。

(二)强化“三超”管理特色,夯实管理文化基础

企业文化的实质是管理文化,要打造特色文化,必须精心培育特色管理。总结、提升我公司近年来的安全管理,突出体现了三个特色,即风险超前预想、问题超前防控、隐患超前治理。为此,我们必须以“三超”为主题,着力打造安全管理特色,构筑“超前预想、超前防控、超前治理”递进式、立体化事故隐患预防、处理体系,推动安全管理向高层次的文化管理转变。“三超”管理,强调超前,突出防控,促使安全管理从被动防范向源头管理主动防范转变,体现了现代安全管理的“预防性”。把安全文化建设的精神层、制度层和物质层“三个层面”有机统一,体现了现代安全管理的“系统性”。

(三)推进六大体系建设,构筑牢固的防控网络

落实“三超”管理,必须努力构建起六大防控体系,进行全方位的超前防控。六大防控体系包括:思想防控体系、行为防控体系、技术防控体系、制度防控体系、管理防控体系、标准防控体系。思想防控就是通过大力开展亲情教育、排查安全思想隐患,提高全体员工安全思想境界;行为防控就是强化员工安全行为养成;技术防控就是通过加大安全投入,以先进的技术和装备确保安全工作;制度防控就是系统分析、优化整合现有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管理防控就是积极学习、探索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模式,创新安全管理方法,提升安全管理水平;标准防控就是开展标准化建设,对各类工种各类岗位的工作标准进行量化细化。

(四)持续刷新“五大教育阵地”

五大教育阵地是指近年来公司各单位陆续建立的安全文化街、安全文化广场、井口安全文化走廊、安全文化园、安全文化大巷等五种固定安全教育场所,是弘扬安全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公司安全文化体系的有力支撑,在日常安全宣传教育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要继续巩固,并不断刷新内容,使广大职工时时处处处于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之中,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

(五)深入创新安全“八法教育”

安全“八法教育”是指利用大众传媒、思想疏导、三五活动、追踪教育、四无联保、群安活动、文艺宣传、案例教育等八个基本方式方法开展安全宣传教育,是营造安全文化氛围的重要手段。安全八法教育是我公司一项特色性教育活动,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考核机制,在增强安全意识、预防安全事故,提高安全技能、培育职工队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各单位要继续坚持和深化,并不断创新活动形式,不断增强教育效果。

二、亲情安全文化的实施重点

任何安全文化体系的建立,都需要落地生根,都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式和方法来推进,使其产生实际效果。几年来,通过在公司所属各单位大力宣贯安全文化理念,推行6S行为规范和手指口述法,开展亲情教育、思想隐患排查活动,修改完善各类生产作业标准等,使安全文化建设更加针对实际,从而充分发挥安全文化在煤炭生产中作用。在安全文化体系建设和推进中,我们主要加强了六方面基础性工作,保证安全文化体系有效运行。

(一)以6S行为规范和手指口述法为基础,构建行为防控体系

良好的职业习惯是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持之以恒的安全行为养成,是培育本质安全人的根本途径之一。大量事故表明,习惯性“三违”及误操作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推行6S规范和手指口述法,是提升企业精细化管理水平、提高职工自主保安能力,适合煤矿特点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方法。我们在各基层单位的机修厂、电厂、洗煤厂“三厂”及公司水泥厂、玻纤公司强力推行了6S管理,收到明显效果。特别是显德汪矿在推行“手指口述”的过程中,确定了推行手指口述的“1221”思路,印发了《手指口述学习内容及操作规范》,实施了“三步走”策略,从点到线,再到面,已推广到全矿所有岗位,对培育职工良好的行为发挥极大的作用,为公司树立了榜样。

(二)以亲情教育、思想隐患排查为载体,构建思想防控体系

从亲情关爱入手, 大力开展亲情教育,可以大大增强员工遵章守纪保安全的责任意识和“我要安全”的主动意识。今年以来,公司完善了以皮带走廊、井下车场、主要巷道、关键工作岗位为主的井下安全亲情教育系统,以社区、街道、广场、办公楼、学习室、候车室、澡塘、食堂为主的地面安全亲情教育系统,形成了浓厚的亲情文化氛围。我们还创造性地开展了思想隐患排查活动,把每月的第一个周五确定为集中排查日,对照“五个够不够”、“四个是不是”排查标准,按照“双向九步追问法”排查流程和“四个有没有”的验证标准进行思想排查、重大隐患及事故思想隐患质询。在3月份开展了安全思想隐患集中排查月活动,及时消除了部分职工对安全的各种模糊认识、麻痹情绪和侥幸心理,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广大职工的安全意识。

(三)以分级管理两级点检为重点,构建管理防控体系

安全管理重点部位两级防控、两级点检制度,是金牛股份公司为进一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落实安全管理责任,突出隐患排查治理效果,借鉴“以点检制为核心的设备管理模式”建立和推行的一种安全管理制度。实践证明,两级点检制度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管理防控措施,可以大大地加强重点部位和薄弱环节的防控,消除安全管理死角,促进安全生产。2009年,公司继续执行安全生产关键部位点检制度。并在前期点检制度实施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推进点检制度不断深化,一是向地面单位推广,如对高温高压设备、有毒有害地点、重要设施等进行了点检。二是向现场岗位深化,最终使每一个岗位都有人进行有效的点检。通过点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安全管理模式,建立起了强大的安全管理防控体系。

(四)以完善各项安全制度为重点,构建制度防控体系

员工行为的养成,一要靠教育,二要靠约束。约束就必须有标准,有制度,建立健全一整套安全管理制度,形成安全管理系统,是建设安全文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搞好安全工作的有效途径。制度体现了企业管理的形象和水平,也是安全文化建设的保证。公司通过严格落实重大隐患的排查、治理制度,继续执行安全生产重点项目管理制度,突出抓好重大事故防范工作,进一步细化、完善了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了一套实用性、针对性强,便于操作的规章制度,制定了科学的管理考核办法,健全了激励约束机制,奖惩分明,严格考核,保证了规章制度执行到位。

(五)以大力提高技术装备水平为重点,构建技术防控体系

“科技兴安”是实现煤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的基本出路。要彻底扭转煤矿企业安全生产的被动局面,必须建立技术防控体系,坚持突出技术要素,在提高矿井抗灾防灾能力上下功夫。我们坚持“按需投入”的原则,始终把安全资金投入放在优先确保的位置,对事关安全的工程项目确保资金投入及时、足额、到位。跟踪、采用国内外先进的安全、生产、技术装备或设施,通过提高矿井装备水平,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实现了生产的安全高效。如为东庞矿装备6米以上大采高支架、重型刮板输送机和强力采煤机“三机”配套设备,在章村矿、邢东矿扩大推广使用重型岩巷掘进机,大范围推广调频电牵引采煤机等。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预警设备、设施,建设起了数字化预警防控系统,实现了安全管理的系统化、信息化、现代化。

(六)以完善作业标准为重点,构建标准防控体系

安全规程及作业标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修改完善各类生产作业标准,建立标准防控体系,是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推进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生产作业标准包括各类岗位操作流程标准和工程质量标准。今年以来,公司及各矿进一步对现有各类工种、岗位工作标准进行量化细化,制定出了各工种、岗位的精细化工作标准、考核办法,通过规范工作流程、作业流程和操作流程,建立起了防错纠错机制,避免了人为失误,实现了安全生产的可控。同时深入持久地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活动,推动了矿井质量标准化上等级、安全创水平,精品工程覆盖面不断扩大,实现了全面、内在、动态达标,夯实了安全生产的基础。

三、亲情安全文化取得的显著成效

打造特色安全文化,是加强安全生产体系建设,构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通过构建并应用“13658”亲情安全文化,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员工的安全综合素质明显提高。通过安全文化建设,逐步转变了员工的安全观念,全面提高了员工的安全素质、安全知识、安全态度和安全技能,使员工能够自觉做到人人爱惜生命,人人关注安全,“有效避免事故是评判安全工作的唯一标准”、“不安全有权不生产”、“我的安全我负责”、“有失职的领导,才会有违章职工”等安全文化理念已经深入人心,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的主动意识得到了加强。

(二)各种习惯性违章行为明显减少。我们在日常工作中常常发现一些习惯性违章行为屡禁不止,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些人员安全意识淡薄,侥幸心理作祟,不良行为已成为一种思维定势。通过安全文化建设,彻底转变了员工的安全思维方式和安全意识,使员工能够自觉遵守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坚决做到“我的安全我负责”,全面消除和纠正了各种习惯性违章行为。

(三)安全管理体系更加高效可靠。我们努力构建的六大防控体系,对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进行了全方位的超前防控,有效避免了各种事故的发生。员工行为标准化,管理体系按程序运作,指挥体系令行禁止,政出一门,部门之间相互协调,全公司安全管理体系高效运行。

(四)促进了公司安全生产奋斗目标的实现。安全文化体系建立并实施以来的三年中,公司累计生产原煤超过3500万吨,百万吨工亡率低于0.2的控制目标,安全管理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通过13658特色安全文化建设工程,公司形成了安全文化建设全方位覆盖、全过程贯穿、全员都参与的齐抓共管格局,逐步走向全面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的良性发展轨道。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