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本网动态

连续20年世界第一!振华重工的经验就在这5句话里!实实在的企业家精神!

振华重工起源于1885年,1992年走出国门,在1998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到今天整整二十年。在过去的十年,振华重工在全球集装箱岸边起重机的市场占有率超过了70%。


洋山四期全自动化码头,港珠澳大桥最后精准一吊,以及去年11月份下水的中国最先进的、也是亚洲最先进的造岛神器“天鲲号”……这些国之重器,都是振华重工来制造的!


“中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家”论坛

4月4日,由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指导,国务院国资委新闻中心、中国经济网主办的“中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家”论坛在经济日报社举行。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连宇出席论坛,并作主旨发言。结合振华重工的实践,朱连宇用5句话,说出了他对企业家精神的理解,总结了振华重工发展的经验精彩观点,小新与您分享——


朱连宇所理解的企业家精神,具体包括五个方面——


1敢为人先


从1992年振华重工走出国门,当时的选择是从落后的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当振华重工前任领导人下了决心要从发达国家打开市场,也是经过了不懈的努力,第一台起重机卖到了加拿大的温哥华港,所以从加拿大到美国、德国、新加坡、韩国、日本、欧洲,大部分的市场,一直到1998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


振华重工一直在这个领域深耕细作,始终有着勇于超越、勇于引领的精神。2004年成功地研发了双起升岸桥。在此之前,在一些特殊工况下,或者在比较理想的工况之下可以起到双起升的作用。振华重工的研发解决了各种不同的工况之下都能够平稳作业,使欧美最先进制造国家这一行业的权威非常震惊,他们认为从这一刻开启了集装箱的中国纪元。2017年,成功落成的洋山四期全世界最大的自动化码头,也是振华重工成功地自主研发“心脏”,提供了全部的设备。这些都是作为一个企业家所必需具备的最基本条件。



2全球视野


不管一个企业坐落在世界的哪个国家、哪个角落,都必须在全球的宽泛的范围内来思考企业的发展。当然每个人的起点不一样,现在振华重工的市场占有率在越发达的国家越高,在美国市场上占有率95%,在欧洲市场占有率超过85%;在非洲、在南美、东南亚等相对发展中国家,占有率还没有达到这么高。现在振华重工紧紧跟随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的市场。




3民族情怀



作为民族工业的一面旗帜,民族情怀是振华重工历届负责人的一个首要的选择。振华重工这些年已经带动了国内的160多家企业走出了国门,现在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国际化道路,视野更宽。原来所带动的,基本上是起重机以及海工装备等息息相关的上下游企业。未来振华重工更多的是要做新一轮的产业集群的发展,新一轮更大的组合力量的跨国经营。


今年振华重工确立了“一体两翼”的新一轮发展战略,一直在坚守装备制造这样的一个领域。十九大的召开给实体经济,给重工制造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一体”就是紧紧依靠装备制造这一本体,“两翼”的其中一翼是资本运作,以资本为纽带,与用户、产业链上下游结成命运共同体。另外一翼是“互联网+”,这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振华重工赋予了很多的内涵。振华重工的数字化转型升级,首先是对生产基地和生产车间的硬件智能制造的智能化全面转型升级;再有是对信息系统的全面升级。现在在全球所有服役的港机设备当中,有一半以上是振华的设备,另一半中也有很大一部分厂家已经不存在了,有300多个码头都是振华重工重要客户,上万台的设备,因此振华重工下一轮数字化转型升级是必不可少的。新一轮顶层设计,现在也在紧锣密鼓地在铺开。



4工匠精神


既要有大的格局、视野、战略,也要有钉钉子的精神,这也是振华重工这么多年的深刻体会。每一个创新、改革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阻力,包括外部和内部的。怎样提高执行力,怎样以一种钉钉子的精神把事做好?这也是工匠精神的具体体现。大家关注的港珠澳大桥,最终接头吊装,从早上3点一直到夜里10点半,最终接头是振华重工做的,现场吊装是“大国重器”振华30号12000吨起重船来吊的。吊到水深下,一边只有15公分的距离,这么一个庞然大物怎样精确地就位、对接好、密封好,焊工再上去把它焊接好,最终再把风门切割开,这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整个港珠澳大桥海底隧道全是混凝土结构,只有最终接头是钢结构,当时在现场确实体验到一种非常紧张的气氛。10点半,对外宣布最终接头成功对接完毕。当时采用的是比较直观或比较简单的测量方法,达到了设计标准。后来当我们坐船离开现场的时候,用了一个更精确的光学测量方法发现还有偏差,项目执行团队又陷入了沉思,是不是稍微有一些缺陷就算了?还是重新再来一次?港珠澳大桥项目负责团队包括总工程师最终决定:全员再来一下!所以有了惊心动魄的38小时,最终实现了横向、纵向的偏差只有毫米级。港珠澳大桥项目所有关键的装备都是振华重工自主研发设计制造的。在整个过程当中,我们付出了很多,最终港珠澳大桥能够顺利通车,并且做到全线海底隧道滴水不漏,这也是工匠精神的体现。



5合作共赢


现在单打独斗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仅在国内要合作共赢,在海外也要合作共赢。振华重工在全世界占有这么大的市场份额,没有合作共赢的理念是没有办法来长期持续下去的。要与更广大的用户,以资本为纽带接成命运共同体。如何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去年我密集地走访了几个海外包括国内的重要用户。实际上,用户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有些用户需要资金层面,能不能在资金层面支持一下?有些用户需要在创新研发层面,能不能共同建一个创新中心?有些用户需要在服务层面,有些用户看重了振华重工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想和振华一起来发展。十九大报告提出来要结成命运共同体,我们同海内外的用户现在以这样的一种理念、方式、方法来结合,共同跨国运营,整合资源进一步做强整个板块、体系。


2017年11月7日、8日,我们在上海举办了振华重工的全球码头智能化论坛,来自全球120个码头的CEO、首席技术专家大概400人齐聚上海,我们毫无保留地展示了振华重工在码头智能化领域所做的事情,这是未来发展的一个趋势。从中国的全自动化码头来说,2015年到2017年这三年时间我们创造了三个第一,厦门远海的自动化码头是第一个,青岛自动化码头是亚洲的第一个,而且是亚洲最大的。青岛的自动化码头开创了人机大战,现场用人工作业和全自动化作业比拼,最终全自动化作业战胜了人工作业的效率。我们想让更多的用户来知道这样的一个系统解决方案,这次所有参加论坛的客户感觉到振华重工比原来更加强大。我们不怕把我们的事情讲给世界,就是逼着自己再来超越自己。而且我们打开了一扇窗,愿意和各个企业来进行合作。合作共赢也是摆在全世界企业面前的一个共同的话题。


最后,企业家精神还是一种使命,任重志远;还是一种坚守,矢志不渝;还是一种魄力,励精图治;还是一种格局,胸怀天下;更是一种坚守,不忘初心。


(摘编自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连宇在“中国企业与中国企业家”论坛上的发言)


责任编辑:张灏然

主  编:金冬伟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