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文化建设 > 文化案例

【热评】可口可乐:没有什么能够永恒!

2018年4月26日,可口可乐即将纯财务投资国内“网红”酸奶品牌乐纯的新闻曝出。说到Coca-Cola 可口可乐,无疑是一个传奇。

640.webp.jpg


这款由一位医生发明的深色糖浆,自1886年5月8日以来,已经卖了整整132年,以致于当年的中国三珠口服液、太阳神口服液都把它视为“一招鲜吃遍天”的典范。如今,三珠、太阳神早已烟消云散,可口可乐公司却依然是拥有48%市场占有率的全球最大的饮料公司。

640.webp (1).jpg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可口可乐就没有烦恼。


2018年3月,可口可乐发布2017年财报,净收入354.1亿美元,同比下滑15%;净利润为12.48亿美元,同比大降81%。

要知道,这已经是可口可乐连续第五年出现业绩下滑了。在此背景下,今年1月至4月25日,可口可乐的市值蒸发了263.9亿美元。而据美国饮料行业刊物《饮料文摘》(Beverage Digest)报告称,自2005年起,美国碳酸饮料的销量已连续下跌13年。


尽管今天的可口可乐公司不止有可口可乐。它拥有500多个饮料品牌(包括汽水、运动饮料、乳类饮品、果汁、茶和咖啡),以及超过3800种饮料选择,其中年销售额超过十亿美元的品牌就有21个,200多个国家的消费者每日享用超过19亿杯可口可乐的系列产品。但是,不可否认,仅可口可乐品牌就为其取得了超过40%的市场占有率,总体业绩的下滑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可口可乐品牌开始日暮,独领风骚的时代已经过去。


这其实是一个规律。时代在变,消费者的认知与需求在变,竞争者的创意和策略在变,没有一款产品可以永恒。如果我们不能意识到这一点,就很难拥有未来,持续辉煌。


可口可乐的出路在哪里?


在2017年11月的投资者活动日上,可口可乐全球总裁兼首席执行官詹姆斯昆西曾透露:“可口可乐目前正在加速向一家全面的饮料公司转型,并重新关注创新和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以来,可口可乐已接连收购或入股了椰子汁品牌Zico、冷压果汁品牌Suja Life LLC、墨西哥气泡水品牌Topo Chico、中国粗粮王饮料等。


对于了解其历史与企业文化的人士而言,可口可乐的选择不难理解。


仅举一例。1899年,瓶装可口可乐一经推出就大受欢迎。“在黑暗中仅凭触觉即能辨认,甚至摔碎在地也能一眼识别”,为解决产品仿冒的问题,1915年,可口可乐公司向全美的玻璃制造公司下“战书”,要求设计一款绝无仅有的玻璃瓶,由此诞生了可口可乐摩登百年的弧形瓶,也造就了全球流行文化的象征之一。


640.webp (2).jpg


可口可乐品牌的所有者一直认为:“我们成功的原因在于我们创造出的友善的氛围,消费者实际上是想与可口可乐融为一体。”


而这种消费者与品牌融为一体的氛围恰恰源自于可口可乐公司的使命愿景追求和对价值观的坚守。


让我们一起来看——


“令全球人们更怡神畅爽;不断激励人们保持乐观向上;让我们所触及的一切更具价值”,可口可乐的使命总是具有超强的感染力;


“……为全球提供推陈出新的产品,不断满足市场以及消费者需求……”,可口可乐的愿景同样为业务的各个方面提供了可持续、高质量增长的方向指引。


“领导力、同心协作、诚信、承担责任、激情、多样性、品质,关注市场、注重方法、具有主人翁精神、共创品牌”,可口可乐的价值观更是为可口可乐人提供了明确的行动指南。


这一切其实只有一个核心,那就是——面向消费者的、永无止境的价值创造!

640.webp (3).jpg

没有什么能够永恒,唯有文化可以传承。




原创: 新优势 企业文化评论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