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刊 > 2012年第9期

【特色实践】实施职业化训练 塑造新型矿工队伍

来自:中国企业文化     时间:2012-09-28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煤矿企业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由此衍生的企业安全文化也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推崇。如何应用安全文化导向员工安全行为,使之由“他律”向“自律”、“自在”向“自为”转变,塑造本质安全型员工,建设本质安全型矿井,是摆在每一位煤矿管理者面前并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结合范各庄煤矿安全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从以实施职业化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安全文化建设入手,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实施职业化训练的现实必要性

 

    一是确保煤矿安全生产的必然选择。在煤矿人、机、环境等安全系统要素中,人是安全开采的主导要素,实践证明,在安全上,既使“物”的本质安全化程度再高,没有“人”的本质安全化,实现矿山的本质安全也是不可能,只有提高人的本质安全化水平,使之与物的本质安全完美匹配,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长治久安。

     二是提高矿工队伍职业素养的客观要求。在以人为本、实现科学发展的大形势、大背景之下,煤矿要搞好安全生产,实现基业长青,就必须建设一只能够与企业快速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具有现代工业文明品格的职业化员工团队,这就对员工队伍建设、员工职业素养迅速提高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通过长期的文化熏染和严格的职业化训练对员工进行培养和塑造

三是煤矿企业文化“落地”与“深植”的重要路径。“深植力差”是当下企业文化建设的突出问题。如何实现文化“落地”,通过何种载体和途径实现文化“深植”,是人们苦于探索的命题。客观地讲实现企业文化落地深植的路径有很多,但职业化训练找准了煤矿规章制度与生产作业实践的结合点,它的作用更直接,是最有效的途径。

四是满足广大员工职业诉求的有效手段。实施职业化训练,就是要根据员工提高素质、改善形象的职业诉求,有针对性地设置训练内容,最大限度地满足员工提升文明素养和审美文化品味,全面提高综合素质的内在需求。这与广大员工不断增长的提高素质、改善形象的职业诉求是相吻合、相适应的。

 

        推行职业化训练的内容及方

 

按照现代管理理论,职业化素养主要包含四个方面的内容,即:职业意识、职业行为、职业技能及职业精神,这四个方面是实施职业化训练的基本内容。

一是职业意识训练。职业意识训练,就是力求通过训练,深化员工对煤矿行业特殊职业特征的认识,树立起强烈的职业意识。

启迪觉醒式训练。其一,重点通过专题教育和思想启蒙的方式,引导员工认清煤矿在具有一般工业企业所具备的基本职业特征外,又特别具有五大自然灾害时刻威胁矿山安全的鲜明职业特征,这一职业特征决定了矿山员工是一个特殊群体,只有确立强烈的、煤矿特有的职业意识,才能适应企业安全生产的需要。其二,引导员工认识长期以来在矿工群体中形成的几种不良职业心态,特别是这些不良心态对于实现安全作业、完成职业使命的潜在危害性。其三,要引导员工认识什么是正确的职业意识,正确的职业意识对于实现安全生产的巨大作用,以及正确职业意识的具体内涵。

更新置换式训练。其一,强力灌输。充分发挥广播、班前电视、内部网、班前会等宣传媒介和阵地的作用,利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载体和手段,对上述几种正确的职业意识进行反复灌注,强势导入。其二,意识纠偏。其三,引导员工用正确的职业意识置换原有的思维方式,积极进行自我训练,努力形成全新的心智模式。

养成固化式训练。其一,针对随意凑合的不良心态,按照军事化标准,实施以军容军姿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准军事化训练,促使员工养成严谨规范的职业意识。其二,针对盲目悲观等不良心态,实施高雅文化艺术赏析讲座、文明礼仪训练等,培养员工乐观向上、积极主动的职业意识。其三,针对各自为战等不良心态,实施多人配合共创难关、团队协作主题班会等训练,着力培养员工团结协作的职业意识。其四,针对随意凑合、容易满足等不良心态,实施具有较强竞技性、实践性的生产实景训练,培养员工挑战自我、追求卓越的职业意识。其五,针对趋利追产的不良心态,结合因此引发的典型事故,重点实施系统追问思维训练,教育引导员工确立安全第一、质量为本的职业意识。

二是职业行为训练。实施职业化行为训练,就是要促使员工严格按照职业行为规范的标准要求自己,使自己的思想、语言、行动达到规范化职业行为的要求。

日常文明行为训练。按照6S整理、清洁、准时、节俭、素养、安全的具体要求,制定《员工文明行为基本规范》。在矿内推行两人成行、三人成列统一靠右侧行走规范;在办公室、会议室、接班室、工业广场、车间、厂房、食堂等九类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在井下推行允许行人的巷道内统一靠一帮行走制度。

基本职业行为训练。以规范班前会和各种会议程序为突破口,要求员工做到坐姿端正、精力集中,并逐步提高标准,坚持严格考核,促进行为养成。推行机关工作人员挂牌上岗制、办公区域军营化管理。采取录制情景剧、制作电教片、班前会反复宣讲等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手段,引导员工自觉规范基本职业行为。

团队行为训练。推行生产班(组)集体宣誓、集体预想、分期分批集体就餐、集体换班、集体排队上下井等团队成员统一行动的团队行为训练;推开以互帮互助、团结友爱、不出现原则纠纷为基本标准,实施团队协作绩效评价机制,引导员工增强团队意志力、执行力及整体战斗力。

三是职业技能训练。职业技能是构成职业素质的首要因素,它是员工胜任本职工作的技术能力要求。结合煤矿具体实际,职业技能定位为“一基双向”。“一基”即员工安全、高效、规范完成岗位工作的基本功。“双向”即正向和反向。正向训练是指在正常情况下,员工按工序化流程进行操作的方法、技能的训练;反向训练是指在正常工序流程被打破,或发生事故,处理灾变状态下,员工按科学、安全的流程进行处理、处置方法技能的训练。

基本功训练。按照微格训练的方法,将每个工种的基本功流程拆分成若干动作,采取工余训练的方式,分别就每个基本动作进行反复强化训练和评估,使员工具备适应岗位作业最基础的能力,熟练掌握每个动作的基本技巧,为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提供保证。

正向训练。将各岗位工种的工序化操作流程作为正向训练的基本内容。其一,利用每天的班前会对员工进行培训,并以手指口述和岗位描述的形式进行演练。其二,录制操作流程演示片,在班前电视、大屏幕上播放,引导员工对标学习。其三,将主要工种的作业标准和操作流程图,制成岗位操作演示看板,挂到相应岗位上,让员工在日常工作中,能够随时对照标准和流程进行操作,自觉养成按章操作的行为习惯。其四,分工种选拔既有理论功底又有实践经验的现场班组长、工人技师作为教练员,与员工结成对子进行长期帮教训练,使之按章操作的行为习惯养成固化。其五,利用公司职业化训练基地、实训基地或废旧和闲置的设备设施,对各工种的操作流程进行实地实景强化训练,使员工动作规范、流程衔接顺畅,实现整个环境的人机系统协调。

反向训练。以职业化集中脱产训练为切入点,重点对入矿3年以内的新工分期分批地进行训练。

四是职业精神训练。职业精神以职业道德为基础,要求从业者在工作中每时每刻都务必信守对所从事工作的承诺。培育高尚的职业精神是实施职业化训练所要达到的最高境界。

提炼倡导。以建设“新中国第一矿”展览馆为契机,广泛深入开展新时期范矿人职业精神的征集和提炼工作。努力把员工参与职业精神体系提炼确定的过程变成职业精神培养倡导的过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及训练。

示范引领。区分不同岗位不同人群,确立不同类别的职业精神标兵标准,并大力挖掘和褒奖群众身边看得见、学得到的职业道德楷模、标兵,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熏陶浸润。积极打造有利于职业精神培养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通过定期组织召开“崇尚职业道德,弘扬先进典型”事迹报告会、主题座谈会等形式,积极营造“弘扬职业精神光荣,践行职业精神可敬”的良好舆论氛围,激发员工学赶先进的热情。

 

          对员工职业化进程的评价认定

 

实施以“日常考核、动态评价、百分竞赛”为基本形式的评价认定机制。

一是建立职业化的考核标准。依据职业化训练的四项基本内容,按照达到“具有强烈的职业意识,过硬的职业技能,规范的职业行为,高尚的职业精神”的总要求,对达到职业化各项要素要求提出具体细化的评价标准和加减分考核规定,为员工建立起参与职业化训练的基本努力方向和具体奋斗目标。

二是成立评价认定组织机构。成立由党委主管领导为组长,党委党建部、人力资源部、纪委、工会、安全监察部等部门有关人员组成的员工职业化进程考核评估小组。

三是日常考核评价办法。公司为全体员工建立“个人职业化进程电子档案”,每名员工接受考核的基准分为100分。

对员工职业行为采取减分制进行考核,按照相关规定对员工日常文明行为、基本职业行为及团队行为中出现的违反考核标准的行为进行考核减分。

对员工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精神的考核,采取加分制进行。其中,对于职业技能的考核加分,主要以基层单位组织开展的员工职业技能考核比武成绩为准,凡在单位组织的考核或比武中获得前三名的,按名次分别给于5分、3分、2分的考核加分,公司及以上的比武中获得前6名的,按名次分别给于10分、8分、6分、5分、4分、3分的考核加分;对于职业意识及职业精神的考核,以季度为单位进行,公司每季评选十佳事迹个人和职业道德标兵,对当选员工分别给于5分、10分的考核加分。

对员工的日常考核由“员工职业化进程考核评估小组”各成员部门和各基层单位共同负责。各成员部门及各单位按各自职能及考核规定,对进入发生考核的员工进行考核,经部门(单位)负责人认定并签字后,直接进入“员工职业化进程评价认定网络操作系统”进行考核。

四是评价结果的运用。对员工职业化进程的考核,以年度为周期进行汇总,兑现考核。

职业化训练的效果

一是训练产生了导向力,员工规范意识明显增强。职业化训练,使广大员工进一步认识到了“规范”、“标准”在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遵章守规意识得到了强化,员工“三违”率呈明显下降趋势

二是训练增强了约束力,员工执行意志得到有效强化。通过训练,企业月份轻伤率降到了 0.4‰以下,杜绝了重伤及二级以上非伤事故。

三是训练激发了进取力,员工素质普遍提高,实现了“要我学习”到“我要学习”的转变,有效提升了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四是训练提高了战斗力,推动了生产经营工作。截止目前,该公司已实现跨年度安全生产一周年,2011年以来,先后被国家安监总局评为首批“全国安全文化建设示范企业”、 被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2011年度优秀单位”,并继续保持了“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