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会刊 > 2012年第9期

【特别策划】同仁堂与儒商文化

来自:中国企业文化     时间:2012-09-30

 

同仁堂是一个拥有343年历史的中医药老字号品牌,至今仍充满生机与活力。这种生机与活力的原动力是:以“仁爱”为核心的儒商文化为基理所形成的独特的企业文化。

 

同仁堂的创立——儒家思想与铃医生涯的完美结合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即仁者爱人,同情友爱,做人要有一颗仁爱之心,把人的疾苦、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这就是儒家思想的要义。

然而,思想的东西一定得化为行动,否则就是空谈。乐氏家族是同仁堂的创立者,也是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世代铃医,所从事的正是体现“仁爱”思想的,为老百姓解除病痛的中医中药行业,无形之中,他们就把儒家的“仁爱”思想付诸了行动。明朝永乐初年,随着朱棣迁都,北京城开始大兴土木,全国各地的工匠涌入京城。北京城人多了,北京城对“郎中”的需求也大了。这时,居住在浙江宁波慈水镇的铃医“郎中”乐良才坐不住了,他看到了商机,更看到了可以让他施展才华,治病救人的更大舞台。于是,他一路摇着串铃,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北京城。他在这里行医制药,娶妻生子,在老百姓中留下了很好的口碑。到了他的第四代乐显扬时,乐家已业殷实,子女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当时,儒家思想盛行,乐显扬成年时,已成为一个既有深厚儒家文化,又同时精通医理的乐氏后人。后来,乐显扬又凭自己的真才实学进入太医院,成为一名医官。由于看不惯官场的尔虞我诈,乐显扬毅然离开了太医院,开设了自己的药室——同仁堂药室。他说:“‘同仁’二字可以命堂名,吾爱其公而雅,须志之。”他还告诫子孙:“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他把“济世养生”的理念留给了后人。

他在这间同仁堂药室,把自己的祖传秘方、民间验方和宫廷秘方进行了系统整理,为日后同仁堂的名药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乐显扬既为后世留下了“济世养生”行“仁德”的文化基因,也为后世留下了实现“济世养生”行“仁德”的物质基础和实现途径。

 

同仁堂的成长——儒家思想与行医制药理念的高度统一

 

儒家的仁爱思想,到了乐显扬的后世乐凤鸣时期,已经成为了一种职业道德,乐凤鸣继承了祖上的事业,把自家的同仁堂药室迁到了前门大栅栏,正式开办了前店后场的作坊式的同仁堂药店。在修建药店时,为了体现“仁爱”思想,他还设了一个独特的“下洼子”门,即店面比街面要低,这样,患者进店时是下台阶,比较省力,进店看病购药后,心情好了,出店时是上台阶,图个步步高升,日渐好转的吉利兆头。门店建好后,他请了当时赫赫有名的清朝礼部侍郎孙岳颁为自己的药店题了堂名,风风光光地开业了。

为了给患者、顾客提供高质量、高疗效的药品。乐凤鸣还为同仁堂立下了千古一诺的古训:“遵肘后,辩地产,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他把这句古训写进了可供患者、顾客阅读的《同仁堂药目》一书的序言中。他的用意可想而知,就是让患者和顾客监督。可以说,这时的乐凤鸣已经把儒家的“仁爱”思想化为了行动,并且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制药法则。

由于同仁堂讲质量、重诚信,得到了老百姓的普遍赞誉,生意日益红火。后来,就连清宫也知道了同仁堂的药好,在1723年,也就是雍正元年,同仁堂开始供奉御药了。这一下,就延续了188年,经历了八代皇帝,直到清王朝灭亡。供奉御药这段特殊的历史,进一步强化了同仁堂的质量和诚信理念。因为供奉御药是一把双刃剑,既有光宗耀祖,十分荣耀的一面,也有如履薄冰,十分危险的一面。然而,正是这把双刃剑进一步铸就了同仁堂的质量和诚信。

在供奉御药期间,同仁堂为了确保质量和疗效,在选用药材上十分严格。现在的河北省安国市,过去是中国北方最大的药材集散地——祁州药市。全国各地的药商云集于此,在这里买卖各类中药材。祁州药市当时有个规矩,叫做:同仁堂不到不开市。因为同仁堂是供奉御药的,肯出大价钱,买最好的药材,所以,所有的药商都要等同仁堂来,等同仁堂买完了,其他药商才开始交易。

其实,同仁堂不光是供奉御药,就是普通老百姓买药也一样保证质量。因为同仁堂的理念中就有“童叟无欺,一视同仁”之说。现在,在安徽华佗故里亳州,也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药材交易市场,仍然保持着“同仁堂不到不开市”的传统。

历经300多年洗礼,同仁堂制药由手工操作到半机械化和机械化生产,现代化水平逐步提高,但同仁堂“尊古不泥古,创新不失宗”的宗旨不能变。现在,同仁堂仍然保持最关键的工序——药材前处理,即加工炮制工序不变,该人工挑拣的,必人工挑拣;该去毛、去刺的,必去毛、去刺,这一点丝毫没有含糊。后来,同仁堂的老药工们总结推出的同仁堂的制药特色:“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这句话就是对同仁堂制药理念的真实写照,也是儒家“仁爱”思想在同仁堂制药过程中的真实体现。

 

同仁堂的发展——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交汇融合

 

同仁堂的发展有其必然性的一面。那就是,它把传统的儒家思想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与时俱进,在继承“仁爱”思想,传承“质量和诚信”文化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跟上了时代的步伐,特别是在体制机制、科技创新和文化建设方面,不守旧,不保守,遵从“尊古不泥古,创新不失宗”的原则,这是同仁堂得以做长做强做大的根本原因。

1992年,同仁堂集团组建后,因“三角债”的影响,曾一度陷入困境。1997年,同仁堂抓住机遇,进行股改上市,实现了体制和机制上的创新,使一个从作坊式家庭企业脱胎出来的老国企一跃成为一个全新的上市公司。这个跨越,激发了这个有着340多年历史的老字号生机与活力,在之后的短短十余年间,同仁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各项经济指标连续15的保持两位数增长,出口创汇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和文化的支撑。过去,中药生产给人们的印象是手工操作,简单落后,300多年的同仁堂也不例外。但如今的同仁堂已不再是过去的模样,现代化的生产流水线,现代化的仪器设备,现代化的物流配送系统,不仅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质量保障也更加科学,“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历史早已过去。

伴随着科技含量的提升,同仁堂悠久厚重的文化,也在得到不断创新。我们提出:同仁堂既是经济实体,也是文化载体。经过我们这些年的总结提炼,同仁堂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文化体系,在企业中发挥了很好的软实力作用。如,同仁堂的善待文化,即善待社会、善待职工、善待经营伙伴、善待投资者。这四个善待,首先是传承了儒家的“仁爱”思想,“善待”就是“仁爱”的具体体现;其次,它所“善待”的对象都是与企业相关的各类人员,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再次,“善待”总是相互的,你善待了别人,别人也会善待你,甚至会加倍回报。同仁堂实施了“四个善待”,不仅创造了良好内外环境,而且得到了社会、员工、经营伙伴和广大投资者的加倍回报。同仁堂更为人所信,为人所爱,为人所想,这一切都昭示着同仁堂的市场更大了,发展的空间更大了。

300多年的老字号,至今仍有如此的生机与活力。主要源于四个方面:

一是行业因素。中医药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它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在回归大自然,倡导绿色医药的今天,中医药必然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科技因素。科技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第一生产力。任何一个企业如果不吸纳先进的科学技术,注定是要失败的,老字号更是如此。同仁堂正是靠着不断引进现代科技手段而保持青春的。

三是体制机制因素。回顾同仁堂近20年的发展,如果没有股份制的改造,没有上市,同仁堂是不会有今天的。

四是文化因素。这是一个企业保持基业长青的内在决定性因素。同仁堂从它一创立就注入了儒家思想的文化基因,直至今日也没有改变,儒商的身份、儒商的情怀,伴随着它一路走到今天。

上述四个因素,前三个因素都带有很大的普遍性,而最后一个文化因素则具有一个企业的个性,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个性。同仁堂的个性就是它所独有的儒家“仁爱”的思想与中医药行业的完善结合与与时俱进,创造了一个历史的和现代的儒商形象。、

                                                                 (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