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动态 > 本网动态

2018深圳企业文化力研讨会巨星 引专家热议

1528938512746072.jpg▲王建作《坚守与创新:新技术革命浪潮下的企业文化转型发展》主旨演讲。

1528938512720027.jpg

▲周发榜作《“铁骨仁心”文化引领企业走向一流》主旨演讲。

1528938512566788.jpg

▲孙健耀作《新时代中国企业的迅速崛起与持续繁荣》主旨演讲。

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蔡祝锋 记者 王炳乾 实习生 沈子燕 邬佳颖 佘嘉楠/文 陈玉/图


6月12日上午,“2018深圳企业文化力研讨会”在中国建筑钢结构博物馆报告厅举行。作为“2018深圳企业文化艺术周”的重头戏之一,本届研讨会以“强企筑梦新时代,汇聚发展新动力”为主题,汇聚中国企业文化建设最具代表性的广大专家、学者,共同研究探讨企业文化的多元发展方式,旨在为深圳创立“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示范城市”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指引。


主旨演讲 探索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如何崛起


深圳企业文化经过改革开放数十年来的培育和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新时代,如何在企业中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进一步推动深圳企业的文化力建设,并使之转换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动能,是《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的内在要求。

研讨会上,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王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法律顾问周发榜,新优势企业文化咨询机构首席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孙健耀三位嘉宾发表了主旨演讲,重点探索新时代中国企业文化如何崛起并持续繁荣,如何在新技术革命浪潮下进行企业文化的转型发展,提出让以“铁骨仁心”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引领深企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一流。


嘉宾对谈 “主题沙龙”掀起头脑风暴


精彩的主旨演讲后,本届研讨会接着以“主题沙龙”的形式掀起头脑风暴。多位文化、社科、传媒专家、学者和企业代表汇聚一堂,由孙健耀主持,分两轮进行对谈。

对谈第一轮主题是“以新思想引领新时代企业文化建设”,对谈嘉宾有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秘书长王汉民,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王莉萍,市直机关工委宣传部部长王家顺,广东省人民政府参事、深圳大学教授魏达志。第二轮主题是“新时代中企业家文化铸魂的新使命”,对谈嘉宾有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邓荣霖,市总工会宣教处处长黄迅超,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研究员王为理,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晚报总编辑丁时照。

“我们正处在两个重要的新时代,一个是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整合的新时代,另外一个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新优势企业文化咨询机构首席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博士孙健耀认为,国家的崛起,民族的复兴需要企业的崛起,文化的自信需要企业文化的崛起。在新时代,需要有新思想引领前进,需要企业家坚定以“文化铸魂”的新使命,使企业的发展走向一个新台阶。


新时代迎来新的挑战。研讨会上与会者也纷纷为深圳企业文化建设献言,他们表示,深圳企业文化建设将着力于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与构建新时期深圳人文精神紧密结合,与发展城市先进文化紧密结合,以更加自觉的历史使命感,继续争当中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排头兵,为实现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的目标而奋斗。


专家热议 打造文化区块链,加速企业革新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 王建


企业文化价值理念需要不断丰富和创新实践,要变革和创新企业文化的制度和机制,更加关注企业文化与管理的深度融合创新,更加关注企业文化载体的创新,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传播创新的互动和体验。


●新优势企业文化咨询机构首席顾问、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博士 孙健耀


要打造文化区块链,加速团队升级推动企业文化变革。所谓的文化区块链就是要打造一个不同于在常规组织形态、无边界、无等级的企业第二组织;构建一种平等互助、开放共享的全新团队生活方式,形成可持续的团队文化生态。


●中建钢构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法律顾问 周发榜


“铁骨仁心”是拼搏精神和仁爱精神的统一,法治精神和人本精神的统一,优良产品和真诚服务的统一,严于律己和与人为善的统一。我们企业不仅要有铁的意志,还要有铁的纪律,同时要让员工过上体面的生活。


●中国新闻文化促进会秘书长 王汉民


在宏观上,新时代是在统一目标的前提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微观上,是每个个人为这个目标而奋斗;在中观上,是共同目标下的企业凝聚力。企业在设立文化力时,应当建立在统一的文化目标之上。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 王莉萍


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文化化人。深圳企业在新的起点上应该传承这些东西,服务社会,与城市文化互动,在改革开放40年新的征程上新的企业再次起飞。


●深圳市直机关工委宣传部部长 王家顺


新时代对于深圳而言,是率先谋划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对于企业文化建设而言,不仅应当承担起经济责任、社会责任,也要承担起政治责任。应加强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调研和指导,更加高质量地建设企业文化。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邓荣霖


企业文化是市场竞争的产物。企业的产品需要争夺市场。不能离开市场竞争力来讲企业文化。新时代的新使命,最重要体现文化的地方就是两种精神:一是创新精神,创造有价值的订单。二是工匠精神,要做到精益求精,要有质量。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研究员 王为理


在新时代,企业家应该思考一个问题,一个企业怎么推动所在城市的发展,推动国家的发展。一家企业,一个企业家,要肩负推动民族国家发展的责任。


●深圳报业集团副总编辑、深圳晚报总编辑 丁时照


一个企业它的天职是什么?天职是利润,在德上赚钱是它的天职。我们现在的智慧城市也需要智慧企业,好的企业一定是优秀的企业家加上优秀的文化结合。


●深圳市总工会宣教处处长 黄迅超


工会是企业文化的推动者。如果你是一条小小的鱼,单位就是一个海湾,单位就是社会之间和他人之间起到一个桥梁的作用。企业文化的力量是无穷的。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