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黄胜东:农民最贴心的三农客户经理
为了乡亲们致富,他几乎天天在乡间奔波,5年间,他跋涉近3万公里搞贷款调查、发放和管理。他说:“我从为农民的服务中感受到了力量,得到了快乐。”
他严把信贷风险关,实现了信贷支农资金的良性循环,5年来作为第一责任人发放农户小额贷款2857笔8164万元,没有出现不良贷款。
他就是农行山东省菏泽市成武县支行三农客户经理黄胜东,被乡亲们称为“最贴心的三农客户经理”。
心里装着农民,他用满腔热忱助农致富
在山东省,菏泽市是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地方,成武县又是菏泽市里面相对落后的县份。很多乡亲在寻找致富的道路,可是想要创业的时候却发现手头紧巴。看到乡亲们致富心切,黄胜东心里十分着急。
2009年3月,黄胜东竞聘为成武县支行三农客户经理,有了直接为乡亲们服务的用武之地。面对新的岗位挑战,面对上级行“以惠农卡为载体,以农户为重点,以小额贷款为推手”的新的发展战略,他陷入了沉思:“该如何尽快地让农民了解农行新精神?如何尽快地开展惠农工作?如何尽快地发放惠农卡和农户小额贷款,让农民得到实惠,解决农民贷款难、融资难的问题?”为了尽快理出头绪、解除这些疑问,针对管理的镇区范围广、农民居住分散、人员情况复杂等情况,白天,他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基地作坊,与农户倾心交谈,围绕农户有效信贷需求,全面掌握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亮点”;晚上,加班加点,整理分析调查资料,撰写可行性报告,绘制农业生态图谱。他绘制的图谱后来被农行山东省分行作为模板进行了推广。就这样,一批又一批致富若渴的农户陆续登上了他的分析报告,成了他的服务对象。
2009年夏天,黄胜东正在天宫庙镇走访调查,遇到了年近50岁的天宫庙村村民王灿福。几亩责任田里一年两茬的小麦、玉米,是王灿福家里的主要经济来源。想改变家庭命运的王灿福,看到羊肉价格连年攀升,于是就萌生了养羊致富的念头。可是,想归想,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难关就是资金短缺。王灿福试探着向黄胜东表达着自己的想法:“建圈就要2万多元,总投入6万多元,不能再少了。”黄胜东听完他的叙述,来到他家详细了解情况,和他一起分析研究养羊的市场前景和可能面临的风险。当天晚上,黄胜东连夜赶写出了可行性报告,第二天就进入了贷款审批程序。黄胜东知道,对于王灿福而言,时间真的就是金钱,资金早一天到手,他的计划就可以早一天实施,他的致富梦就能早一天实现。很快,王灿福拿到了3万元贷款,购买了十几只羊和饲料,当年就收入3万多元,成功偿还了贷款。5年来,通过农行的支持,王灿福的家庭养殖场已从当年的十几只羊,发展到年出栏100多只羊,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实现了全家的小康梦。看着圈里的100多只波尔山羊,王灿福一脸富足,他说:“这些羊春节能卖20多万元,明年还要再扩大规模。这几年,不光衣食住行,连赡养老人、姑娘出嫁的陪嫁、儿子骨折的治疗费用都出在这些羊身上。这真得感谢黄经理,没有这些贷款,这个家就撑不起来了。”
在汶上镇傅潭村汶柳路旁,有个常青家庭农场,这是成武县首个家庭农场。
说起农场的发展,农场主付长清对黄胜东赞不绝口。那还是2013年,付长清的农场流当时流转来360亩地,每亩流转费用1100元。因为资金不足,本打算先种地,拿来年的收入支付流转费,但流转土地的农民也需要资金。怎么办呢?此时,贷款成为补齐20万元资金缺口的唯一选择。就在这时,黄胜东到村里进行金融知识宣传,正好在傅潭村发现付长清的家庭农场遇到了资金难题。看到家庭农场万事俱备,黄胜东心里跟付长清一样着急,他抓紧考察,办理各项手续,仅过了20多天就让付长清拿到了贷款。这笔20万元的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既是成武县第一笔家庭农场的贷款,也是菏泽市农行系统首笔家庭农场贷款。
这些年,共有 2000多户农民在黄胜东的支持下走上了勤劳致富的道路。
把好贷款准入关,他用铁规约束自己
身为三农客户经理,黄胜东面临的情况是:客户群体点多、面广,情况复杂,难以管理;信贷对象多为个体经营或家庭作坊式经营,无表无账无财务依据,对其家庭财产及经营资产难以调查评估,客户的销售、货款的回笼难以及时掌握。所以,黄胜东搞贷前考查格外用心,他坚持心中有条红线,手中有把尺子:符合条件的就贷,不符合条件的就不贷。
在实践中,黄胜东还创新了两道“保险锁”,为管控风险,除要求借款人、保证人签字外,他还要求借款人、保证人夫妻双方及联保人夫妻双方当面签字、摁手印,这样就保证了夫妻双方共同管理贷款的要求,杜绝了贷款发生多贷一用、借与他人使用情况的发生。直到两年后,联保组的夫妻双方都要到场这一做法才在行业中成为硬性标准。
2011年10月份,黄胜东与另一位客户经理一同到大田集镇杨道堌村调查贷款,当深入到一位贷户家中调查时,借款人很爽快地在申请书签字并摁了手印,其妻子却有为难情绪,说自己不会写字。黄胜东顿时提高了警惕:“40岁不到的人,怎么会不认识字呢?这贷款肯定有问题。”于是,黄胜东悄悄地把借款人的妻子叫到旁边,详细询问情况,其妻才说出该贷款她家并不需要,而是其丈夫的一位好朋友需要,她怕到时候连累自己,所以不想签字。考虑到借款人的家庭和睦、农行信贷资金的安全,黄胜东断然拒绝了此笔贷款的申请。
手中掌握着贷款发放权,在有些人眼里,黄胜东就是掌管着钱袋子的“财神爷”,一些人打起了从他手中套钱的主意。但是,黄胜东始终保持着清醒,坚守着原则,知道什么钱该贷,什么钱不该贷。“贷款面前,人人平等”,他从不搞特殊、开后门,没有下不为例。
2012年冬天,黄胜东的一个表弟找到家里来要求贷款。黄胜东知道他刚刚打工归来,便问他有什么好项目,计划拿钱做什么,表弟先是支支吾吾,接着天马行空地乱侃。一番交谈下来,黄胜东基本听明白了:原来,表弟打工归来,听说本村的一位农户利用农行给提供的贷款,生意越做越大,他心生羡慕,便萌生了贷笔款做点生意,不再外出打工的念头。但是,表弟只是在做自己的发财梦,既没有进行市场考察,又没有实体项目,更没有详细的规划,如果把钱贷给他,很可能既坑了农行,也坑了他自己。于是,黄胜东当场拒绝了表弟的要求。但是表弟仍不死心,认为别人能从黄胜东这里贷到钱,以亲戚关系迟早会贷给他,就三番五次到黄胜东家里送东西,都被黄胜东挡了回去。
最后,表弟又把姑妈搬了出来,黄胜东是在姑妈的照看下长大的,从小和姑妈最亲,听着姑妈的叙述,看着她期待的眼神,黄胜东的心一阵阵的疼。“说实在话,我是真的不忍心拒绝她老人家。但是,我又不能做出有违原则、有违良心的事。我陪着笑脸,陪着小心,和姑妈慢慢地解释着,终于赢得了老人家的理解。但是,从此后,表弟再也没登过我家的门。”
做好贷后管理,他用责任和良心守住了“零不良”
管着几百笔关联千家万户的贷款,黄胜东心里始终沉甸甸的。“银行的钱是国家的钱,是老百姓的钱,在我手中一分也不能损失。”这是黄胜东对手中信贷资源的态度,也是他在多年的信贷工作中坚守的信念。
黄胜东的贷后管理经是:对新发放的农户贷款一周内必须实地首次贷后检查;贷款发放后坚持每半年至少一次;对农行山东省分行外呼电话发现的问题,第一时间进行纠改和新信息补录,确保能及时掌控贷户的信息;逐户建立客户信贷信息档案,有效遏制了贷款风险形成。
除了通过联保组落实担保,黄胜东还会认真落实好第二还款来源,在确保借款人具备充足还款能力的前提下,担保人的代偿能力和资产变现能力必须做到能覆盖贷款风险。2010年11月份,经过双人实地调查,黄胜东对汶上集镇牛双楼村三位农户发放了联保贷款9万元,当时考虑到养殖风险,他让村主任另外签了保证人保证还款承诺书。2011年,作为保证人的一位农民不幸死亡,由于不符合保险公司赔偿条件,其家庭陷入困境,另外两位农户也没有能力偿还贷款。黄胜东说:“尽管对3位农户的处境很同情,但我更清楚,放出去的钱是国家的,收不回来国家就会受损失。”于是,他一趟趟地到担保人的家中,一遍遍地做担保人的思想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担保人全部还清了贷款。
2014年6月,黄胜东正被抽调在定陶县支行参加上级行组织的重点领域信用风险专项治理活动,突然接到妻子程海英的电话,说他父亲突发心脏病住院了。接到消息,黄胜东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大脑一片空白,真想立刻放下手中的工作,马上回到父亲身边。但是,当时人员少、任务重,他没有向领导请假,只好托付妻子、妹妹先照顾重病的父亲,直到检查结束,才匆匆赶到医院看望父亲。父亲病重的一个多月里,恰逢县支行组织农户贷款集中清收活动,黄胜东仍然坚持每天早6点集合参加清收活动,晚上很晚回来,只能抽空到医院陪伴父亲。那天夜里,黄胜东和同事清收完1笔贷款回来的时候,已经是夜里10点多了,他急忙赶到医院,这时候,父亲的意识已经有些不大清醒了。看到躺在病床上、极度虚弱的父亲,想起父亲对自己多年的关心和疼爱,想起父亲当年省吃俭用、起早摸黑供应他上学的艰辛,黄胜东感慨万千,握住了父亲的双手:这双把他拉扯大的手!这双曾经坚强有力的手!如今却骨瘦如柴,黄胜东的眼泪止不住流了下来。父亲醒了,艰难地睁开了眼睛:“孩子你回来了,累了一天,你早回家歇着吧。在银行上班千万要认真,一定要把国家的钱管好!”黄胜东含着热泪点点头。第二天上午,黄胜东继续下乡搞清收,突然接到了父亲去世的噩耗!他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感,忍不住放声大哭!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