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银行】徐彬:守护“中国金融界碑”
徐彬说自己只是一名普通的农行人,然而,他待的地方却十分特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185团。该团正在中国“公鸡型”版图的尾巴尖上。这就让他的故事平添了不平凡的色彩。
一
185团位于阿勒泰山西南缘国境线上,有“西北边境第一团”之称。它实际控制着原中苏边境西段面积最大的一块争议区,团场的职工和居民大部分是肩负着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军垦战士及其后代。“我家住在路尽头、界碑就在房后头、界河边上种庄稼、边境线上牧羊牛”,就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真实生活的写照。
该团境内有驴友挚爱的鸣沙山、白沙湖,神奇的景色也是让人醉了。如果只是走马观花、拍摄照片,这里是极好的所在,可是,真的要长期居住却是极为考验人的。185团一年中大部分时间环境都很恶劣,夏季短暂而炎热,蚊虫肆虐;冬季寒冷而漫长,经常被大雪困成“孤岛”。 第一批军垦战士来到这里的时候,这片土地上只有一户哈萨克人家。
185团属于国家级重点扶贫的边境贫困团场,由于山高路远,物资都需要从外地长途运输过来,所以这里的物价比新疆的首府乌鲁木齐还高。
“半碗黄沙半碗风,半个百姓半个兵;多少将士思乡梦,尽在万古荒原中!”时任国务委员在视察185团后曾经动情地说,不要说为国家上缴多少粮食,创造多少利润,只要在这里生活着,就是共和国最伟大的公民!
如此偏远的边境团场只有一家金融机构入驻——中国农业银行新疆阿勒泰兵团支行185团分理处。这是全国农行系统距离中哈边境线最近的营业网点,只有10公里。分理处的5名员工,服务于团场的3000职工和居民。如果说团场的全体干部职工肩负的使命是不让一寸国土流失,那么农行185团分理处的5名员工们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树起了祖国西北边境的“中国金融界碑”。
徐彬就是这个分理处的主任。
二
徐彬祖籍安徽,生在新疆,长在新疆。父亲是一名老农行,在185团分理处工作了整整41年。1994年,他大专毕业后,本想回安徽老家成家立业。可是,老父亲希望学财务会计的徐彬回185团场,到农行工作。他的考虑是,一方面是银行的工作比较稳定,另一方面团场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老人希望儿子能补充到185团分理处的团队中来。
徐彬很矛盾。“我非常理解父亲对农行的感情,可是,安徽老家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比起185团场不知要好多少倍。”留安徽老家还是回团场?这对一个刚迈出人生第一步的年轻人来说,的确是个艰难的选择。
经过好几天激烈的思想斗争,徐彬还是决定,遵从老父亲的意愿。“我来之前就听父亲说过这里的环境艰苦,也知道这里很难留住年轻人,这里太寂寞、太遥远了。不过父亲退休前,还是希望我能过来,传承他毕生钟爱的农村金融事业。”
从1994年开始,徐彬在185团分理处做过柜员、储蓄会计、对公会计、运营主管、会计主管,直到2009年10月,徐彬成为了分理处的新主任。
徐彬的女儿目前在长春一所大学上大二,她学的也是徐彬的老本行——财务会计,这个专业是徐彬帮女儿选的,他也像父亲一样希望退休后女儿能回到他工作了20年的185团接过他的接力棒。
在新疆,兵团人有种说法,“为了国家,我们献了青春献子孙”。这在徐家体现得漓淋尽致。
三
在185团工作的20年中,每年冬天都是徐彬最发愁的时候。大雪有时堵得房门都无法打开,人们不得不挖雪洞进出。这一堵可能堵上个10天半个月,更有甚时,会与外界交通隔绝近两个月时间,这时的185团场就像茫茫雪海中的孤岛,道路中断、通讯中断、断水断电,外面的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
2010年1月10日,阿勒泰兵团支行运营管理部接到185团分理处的紧急电话,重要空白凭证和保险单据都已用完,急需支行调运。由于连续多天的特大暴风雪,造成沿线多处积雪深达两三米,运送专车连送3天都没有成功。
1月13日,支行运送组到达离185团最近的县城哈巴河之后,由185团派出铲车开道,铲一段,运送车跟一段,而身后的路随即就会被暴风刮起的大雪封堵。就这样一路堵,一路铲,一路走,短短70多公里的路整整走了3天3夜。
2012年2月,正逢农户贷款发放前期调查的高峰期,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又一次疯狂地袭击了这片地区,为落实贷款人和担保人见面制度,确保签字的真实性,徐彬和分理处的客户经理还是决定亲自到团场的各个连队与贷款人见面。
平时一公里的路开车不用10分钟,可是那天的积雪已经没过了大腿根,只能靠兵团的挖掘机将路上的雪推开,一公里的路走了一个小时。晚上赶不回团部,就只能投宿在连队。
冬天的雪固然吓人,却没有夏天的蚊出名。185团所在的额尔齐斯河流域地区是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非洲乍得湖和坦噶尼喀湖地区并列的世界四大蚊虫区。在这里,蚊虫咬死鸡、咬死兔是常事,鸡不敢出窝,骡马被咬得又蹦又跳,乌鸦、麻雀有时候竟然也被咬得从树上掉下来死掉。走进田间地头,稍有驻足,成群的蚊虫就会飞舞而至,你只要伸手,就能抓上一把。蚊虫黑乎乎的一层糊在身上,你赶是赶不走的,只能用手把它们抹去。
当地人外出劳作时,都用纱布包着头,还得顶上一块洒满柴油的布片,衣领袖口也得扎得严严实实,才能防御蚊虫。而此时正是农户贷款调查阶段,环境再恶劣,农行的金融服务也不能停。徐彬和同事们穿上防蚊服、戴上防蚊帽、喷上防蚊药水,深入到田间地头开展调查。
四
作为分理处的负责人,如何留住人才,让员工安心工作是徐彬考虑得最多的事情。分理处中每一个员工的生日,徐彬都记得清清楚楚,每到员工生日的那一天,他都会到团场唯一的一家蛋糕坊,花80元为过生日的员工订一个双层的奶油蛋糕。这里重新招聘新员工十分困难,无论是团场还是农行内部,都尽量为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尽力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目前185团分理处员工的平均收入超过了团场的连级以上干部。
今年已经46岁的刘军是这个分理处中除主任徐彬外,入行时间最久的员工,他已经在185团分理处工作了18年。刘军作为军垦战士的第二代,从小就在185团出生、长大。他朴实、寡言,看到他的时候,他正满头大汗地从田地里回来。“团里全员组织种树,每个职工都必须参加,我们分理处由于要正常营业,所以就让我作为代表去种树。”
刘军是个十分朴实的人,自己有困难从来都不说。徐彬说,“他当兵的时候腿受过伤,随着年纪大了越来越严重,走路的时候有点歪歪扭扭的,长时间坐在柜台前工作受不了。”徐彬把刘军调到了大堂做客户经理,可以偶尔活动一下腿。
五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185团的人们一直以来都在努力建设美丽家园,近年来,更是以推进小城镇化为抓手,引来一批外地商家承包工程。这样的客户可是不可多得,徐彬一眼就看到了机会。他多方了解信息后,想方设法做工作,动员商家在分理处开立账户。
185团距离最近的阿勒泰地区哈巴河县还有70多公里,有一次,徐彬听说有家公司准备到附近的哈巴河县银行开户,就立刻去找公司领导,碰巧公司正在开会,他就站在外面等,不一会儿,大雨倾盆而下,无处可躲的他被淋成了落汤鸡,但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一定要把客户争取过来。
客户刚开完会,徐彬就冲进会场,给公司领导详细介绍分理处的业务,并向他们保证:“虽然我们分理处小,但我们的服务是一流的,能够保证你们的资金畅通无阻。”真诚所至,金石为开。公司领导被徐彬打动了。他说:“就凭你的工作精神,我们就在农行网点开户了。”
随着当地经济发展,185团职工危旧住房改造、承包土地种植和扩大养殖规模,都需要贷款支持。分理处通过实地调查,积极与支行联系,及时为185团职工发放贷款3900余万元,解决团场和职工的燃眉之急,受到全团广大职工群众的一致好评。
到2013年,185团分理处存款总额近1.2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
阿勒泰兵团支行党委书记、行长唐力深非常肯定185团分理处5名员工的业务水平和工作状态。他认为论资源、论条件,185团分理处比不上阿勒泰地区11个网点中的任何一个,可他们在第三方存管、对公存款、对公结算账户方面都提前完成了支行下达的任务,而且超出了很多。连续多年无不良贷款,贷款收回率达百分之百;多年连续无案件、无事故发生;多年连续荣获总行“精神文明先进单位”、“青年文明号”等各项荣誉。“这个分理处离我们最远,心却很近。”唐力深说。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