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化引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文化育人探索
以文化引领高端技能型人才培养
——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文化育人探索
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前身为工业工程系,筹建以来始终突出德育教育,要求广大师生做事先做人、做人先树德,把文化育人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把整体提升师生素质作为文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厚德、责任、奉献、创新”和“感恩、爱心、信心、恒心、平常心”的教育理念不断积淀,并逐步深入广大师生内心,文化育人特色鲜明、硕果累累。
一、文化引领塑魂正风
变则通、通则久,建院之初,班子领导就确立了的求变务实的创业理念,制定了“一年打基础,三年达规模,五年上台阶,争创全省一流”的发展目标,制定了“做大、做强、做优”的战略目标;领导反复重申,学校的优劣看学生,学生的优劣看德能,德能的培养硬实力和软实力两手都要硬,软硬实力的建设看韧性,德厚技高、少说多做是根本。为实现战略目标,学院首先要求广大教师要发扬厚德、奉献的创业精神,养成爱生敬业的职业素质。
一是师德教风培养。任何单位和组织跟个人一样,他的德行有多高远,他就能走多远。文化是学院发展的灵魂,只有积淀一种先进的文化,学院的发展才有正确的方向和不竭的动力,文化建设是提高师生素养是最佳途径。为此,学院探索把企业文化纳入校园文化和人才培养方案之中,像管理企业一样经营学院,并逐步形成了特色:把思想道德建设放在教育教学工作的首位,加强师德建设,要求教师为人师表、行为世范;把德育内容贯穿于教学和管理的各个环节,通过营造求实、向上的高品位文化氛围,对学生实施人文教化,让学生通过内化、升华、融合、超越,把正确的做人做事之道渗透到灵魂中,为社会和东营地方经济发展培养大批优秀合格人才;“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是学院对教师的要求,也是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学院制定实施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实施意见》,定期开展的“教学质量优胜奖”、“教师基本功讲课比赛”、“优秀教师”等评选活动,使“厚德、责任、奉献、创新”的师德精神深深根植于每位教师的心中。经过多年的锤炼,现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在育人工作中涌现出了多名优秀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辅导员和班主任,一人被评为全省“十佳百优”优秀辅导员,两人被授予山东省师德标兵称号。这支队伍本着对教育的责任,秉持着教师无小节处处做楷模的职业行为准则,工作精益求精、育人身体力行;石化学院立足东营区位环境实际,教育学生“团结协作、和谐发展”。要求教师对学生要有爱心,要像对待自己的亲人一样,引导学生要有感恩之心;对学生要有信心,更要培养学生的信心,今天学生以学校为荣、明日学校以学生为荣;有了信心还要有恒心,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所谓“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最后,师生还要树立一种平常心,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正是这种教育使近百名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志愿西部计划和“三支一扶”活动,30余名优秀学子踏入军营,有数十名毕业生已成为企业中高层领导……
实践证明,学院实现稳定有序的跨越发展,不是靠一时之功、一人之为,是靠班子的带头作用,靠广大教师任劳任怨、无私奉献,是靠学生的良好思想和行为。
二是取势创新、质量至上。文化建设的不断积淀使全体师生员工同心同德,确保了教学与实训质量、专升本工作一直位列全校前茅;专业设置不断优化,学院十分重视专业课程建设,要求“具有高级职称教师申报省级精品课程,具有中级职称教师申报院级精品课程”,以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出了“不让干活人吃亏、不让出力人心寒”的朴素理念,学院下拨的重点专业、精品课程专项经费全部下拨到各教研室负责人手里,做到专款专用,有效的促进了干活人的积极性。建成《石油加工生产技术》一门“省级精品课程”,《分析化学》、《化工原理》、《无机化学》三门“院级精品课程”,石油化工生产技术成为“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石油工程技术成为“中央财政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项目建设专业,化工教研室荣获省级优秀教学团队称号;自2007年以来,先后有两名同志被省教育厅授予“山东省师德标兵”荣誉称号;7名学生被评为“东营市技术能手”称号。同时,学院每年都推荐图书让全体教师阅读,并把《没有任何借口》一书作为必读书目,撰写心得体会并做交流汇报,从而统一了全体教师员工的思想与行动。
学院为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适应新时期对高职学生职业素养重建的要求,在培养学生的经验、知识、技能的同时,开始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养成教育与实践。首先,刊印发行了“学生工作周报”,揭批问题,弘扬正气,防患未然;自建院以来已发行283期;领导主持编著出版了“化工企业管理”一书,并已连续3年对石化学院所有学生讲授,已培养学生的职业经理人素质;2011年9月学院出版了《成功从这里起步——高职学生入学教育与职业规划》一书,并已对2011级学生进行了讲授,2012级学生的讲授真在进行;这一切都对师生职业素质的养成起了巨大作用。其次,不断将文化育人的成果进行整理积淀,文化墙、文化石等宣传实物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增强着育人功能。最后,在校园文化中引进企业文化,将吉林石化、烟台万华、山东万达等知名企业文化对员工的道德标准、价值取向、企业精神等引入教室、实验实训室,引导学生将企业精神落实在具体的学习生活之中,积极端正学生的职业态度,强化其职业素养,不断增强其提高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的自觉性。
三是校企深度合作。学院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建立了由行业、企事业单位专家参加的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和专业指导委员会,将学院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制度化、经常化。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能力的要求,在深入总结和广泛调研、论证的基础上,每年组织一轮教学计划和教学大修订及优化。学院设有市劳动局就业技能鉴定站,以技能鉴定站为依托,全面推行职业技能训练制度。各专业均有数量充足、真实或仿真、软硬件配套的校内实训基地,并与38家企业鉴定了校企合作协议或校外实训基地协议,建立了较稳定的产学合作关系。2012年石化学院被山东省教育厅批准为山东省化工检验技能培训和化工总控技能培训基地;我院首创推行的2.25+0.75教学模式改革,已逐步形成2+1教学模式,企业实习、实训和校内实践操作互补成为我院教学实践中的一大亮点。
实践证明,只有在人力资源培养和相关利益上,让企业有“利”可图,满足企业的发展要求,才能激发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和校企合作的积极性,使其融入人才培养和技术开发过程,进而形成一种企业的社会责任。石化学院在此方面不断探索,首先提出了“像经营企业一样办好学校”的理念,积极探索并实践 “富师强院”之路,以此提高在校企合作中的自身实力,话语权不断加强,合作中的地位不断凸显,真正改变了“学校热、企业冷”的现状。
二、文化育人厚积薄发
全体师生员工的默默耕耘,换来了累累硕果。学生在全国各级各类大赛中崭露头角,学院风正气顺工作井然,招生就业良性循环。
一是顺势而为。作为石油之城和两大国家发展战略的集合体,构建国家级化工产业基地是大势所趋。以科学文化为引领,石化学院借学校长足跳跃发展的东风,结合区域经济“黑、黄、蓝”的建设思路,不断精心选择建设专业,积极申报新专业。学院领导班子和各专业带头人深入企业、认真研究市场,尤其学习和研究大连和吉林石化的发展经验,时刻了解市场需求,准确预测市场发展。同时,把握学生实际需求和理解能力,在专业名称上力争让学生及家长做到一目了然。举个简单的例子,06年精细化工专业仅招收2名学生,07年学院将精细化工改为石油化工,当年就招收8个班,现在该专业的招生始终保持在8至10班的规模。最关键的是,新上专业与东营经济社会发展趋势相适应,得到了家长和学生的认可,好的就业形势也不断验证着学生的选择,良性循环出现。当前流传着一句话,“好就业、挣钱多、学化工”,这既是学院顺势而为的真实写照,也是东营区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化工专业由2002年的22名学生发展到现在的4个专业,共1560余名学生。
二是学生德厚技高、供不应求。好专业不一定好招生,好招生也不一定就好就业,关键是学生能否在品性优良的前提下做到精熟一技,能否获得就业或创业的信心和能力。学院始终把“厚德、责任、创新、奉献、担当”作为文化育人的重要内容,真正做到以学生为本,将文化寓教学与管理之中,“把文化的建设过程,作为改善、提升和创新管理的过程,不断促进管理上档次升级别。分层次管理、首设学生宿管部成为学校的管理创新亮点,“严管厚爱”成为教师、学生和家长对学院的总体评价。严细爱工作使就业形势振奋人心,10年来毕业生就业率100%,近年来,更是出现企业预订与抢学生的现象,2012年6月底,石化学院2010级学生实现全部实习预就业,实习工资平均2200元/月,国瓷更是给出了2600的实习高薪,转正后工资最低3000元,在烟台万华的学生年薪达到5万以上,远远高于全校其他专业,实现了招生就业、教与学的良性循环。
三是文化育人结硕果。文化建设使全体教师素质得以提升,教师的职业责任感不断增强;广大学生目标明确,自信自立,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设计意识加强,呈现出教与学的和谐共进,浇灌出了教书育人的累累硕果。
自2007年以来,石化学院连续在“勃化杯”全国化工技能竞赛、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学生技能大赛、天士力杯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院校学生化学检验工技能大赛中获奖,共计64人次在全省全国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2012年6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仪表自动化赛“中,石化学院学生代表山东队获得团体二等奖;2012年6月石化学院闫升和、夏乔乔同学组成的山东省代表1队,更是获得了全国一等奖的好成绩,在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实现了历史的突破。
2012年6月26日,我校被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化工企业文化建设协会授予“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荣誉称号,并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第二届企业文化促进大会上受奖。获此殊荣的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全国只有40家,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榜上有名,无疑是对该学院多年来“以德立系、以德树人”文化建设的最佳肯定,更鼓舞和激励着全院广大师生员工继续探索、完善文化育人的模式。力争用厚德陶冶师生情操,用知识武装师生头脑,用文化提高师生素养,用技能增强人生资本。
累累硕果是文化建设长期积淀的结晶,体现了广大师生乐教好学的优良品质,提高了院校的知名度和社会认同感,为培养优秀技能人才奠定了基础、创造着更优越的条件。石化学院将继续加强文化建设,实现让学生高高兴兴地来,带着自信和尊严快快乐乐地走的目标,为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提供更多更好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实现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