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员工“微关怀” 增强企业软实力
“微关怀”的出现
“微关怀”是近年来为帮助群众排忧解难而创造发明的“新词”。最早出现的“微关怀”仅仅是社会一些服务行业、政府机关或愿意向社会“施爱”者,通过发微博,如:为提醒人们应对气候变化、出行安全等小困难趋利避害,响应者通过发微博,透过点滴真诚、片刻温馨,给人送去关怀。“微关怀”一经问世,便产生了强烈的“聚核”反应,这种“聚核”反应的链条不断衍生,空间不断拓展,辐射范围不断扩大,正向功能日渐彰显,并且正在和已经生成超越一般舆论反响的“微博奏鸣曲”。如:最早南京市官方的政务微博,在全国政务微博中名列前茅;同时,在暴雨中微博提醒交通;狂风中微博警示居民关好门窗;类似亲人般的问候、提醒、告诫、致意,仿佛一场人与自然的大较量拉近了网民与权力的“心理距离。如果说我们从政务微博观察到政府正在寻找与民众血脉共振的节拍,或者说政务微博成为当下城市治理过程中的“和谐细胞”,是公民与社会、政府与群众沟通的直达桥梁,那么“微关怀”让百姓对官方微博的“温柔”感同身受。江苏新闻台铁坤讲述的《新闻故事》栏目曾披露“一位哥哥通过微博求助救治患白血病妹妹的动人故事,这位哥哥的诚心和对微博力量的坚信获得的“微关怀”、“微公益”,让他看到了“微力”。其实,我们生活的社会就是由一个个微小的细胞组成的,社会的正能量,就是由无数个组织的、个体的“微力量”所铸成。在企业也是如此,企业无数个“微关怀”、“微力量”往往能够营造出向善和向上的氛围。今天看来,不论是官方微博,还是草根微博,不论是微博名人,还是微博凡客,公民个人的情感体验融合了社会主流的价值判断,通过微博“施爱”或发动群众广泛“施爱”,已成为传递、聚集“正能量”的是一个重要渠道。
“微关怀”的延伸
时下,“微关怀”的内涵和外延已得到全面扩展。公安在线通过微博提醒市民防止“节后综合症”,帮助人们走上工作生活的正轨;高校名师做客《微访谈•对话教育名家》,为初入大学校门的新生答疑解惑,送上“微”关怀;广州高勤设立微关怀开放平台,整合微博平台发布、微博应用使用管理、微博运营效果分析等社会化营销的平台,同时也是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开发平台;航空业更是在飞行中做足“微关怀”。如在航空的注意事项中,对晕机的客人的忠告,对消除脚步疲劳的穿着的关照,飞机起飞降落时减轻耳膜受压引起的轻微疼痛的办法介绍,防止颠簸的小窍门以及注重履行安全等小常识等多项“微关怀”提醒。在企业,无所不在的“微关怀”正汇聚成软实力,强化着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环顾各类企业,因为环境、社交、工作压力等因素,许多人常会遇到焦虑及情绪不稳。传统的人力资源观念不可能将情绪不好列入病假管理,因此,在职场中不管人的情绪如何糟糕也要坚持让员工上班。对此,有的员工能够较好地处理个人情绪与工作关系,有的则不然。甚至有些与公众或客户打交道的岗位,常常因情绪不好引发矛盾冲突,损害企业形象。如今,我们已欣喜地看到:有些企业的员工结婚有婚假,生病可请病假,偶然心情不好也能带薪休“情绪假”。“情绪假”让个别员工实施自我身心调节,体现了现代社会的人性关怀,正是点滴的“微关怀”,对做好员工的心里疏导,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产生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可以说,“微关怀”也是一种软实力。尽管今天软实力还难以定量化、难以结构化、难以复制,需要长期积累,需要突出的企业个性、特长,软实力在企业核心能力中处于主体地位(当然,核心能力不光是软实力,有些硬实力也属于核心能力的范畴),然而,软实力解决了科学管理的局限性,克服了硬件条件的限制,突破了工业化大生产对人性的压抑,在企业实际工作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
“微关怀”的理论渊源
从学理上看,“微关怀”源于人文关怀。人文关怀是指“对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的关注、探索和解答,具体表现为对人的生存状况的关注,对人的尊严和符合人性的生活条件的肯定,对人类解放和自由的追求等。
人文关怀是一个现实性的话语,但具有强烈的时代性。中国传统文化中孔孟仁学早就有“民本”、“爱民”等思想。孟子将“人本”视为“民本”,提出了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的政治观点。孟子性善论思想是其“仁政”学说的基础,“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即: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儒家以和为贵的思想对仁义的推崇,体现我国传统思想中重人轻物、对人宽厚仁爱的“以人为本”,即人文关怀。当然,中国传统文化强调个体对整体的单纯服从,忽视个人的需求和价值需求批判地继承。在现代,孙中山先生的民生主义思想中体现着深刻的人文关怀的实质,民生主义强调从经济出发,给人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安全、平等和稳定的生活环境,实现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的景象,憧憬出当时的生活理想。
现代“人文关怀”脱胎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权威而提出的人文主义。资产阶级的人文主义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注重人和人性,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强调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要求在各个文化领域把人和人性从宗教的禁锢中解放出来。十八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认为:这个世界上值得我们深深景仰的,除了我们头顶的灿烂的星空,还有我们内心的崇高的道德法则,其崇高的道德法则首先体现为深厚的人文关怀。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如生命哲学、意志主义、存在论等,它们关注本能冲动、生存意志、直觉,但它们强调的是“非理性”,强调的重点不一,但都是把人提高到了核心的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中提到的人文关怀主要针对的是当前社会人们的生活情况,他肯定了人的尊严以及人们有追求自由的权利等。现实的个人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当企业员工的基本物质生活达到保证后,调节道德和精神生活的内容和方式更多地体现人文关怀更应是现实的。为此,企业就要关注从经济效应到人的发展的转向,着眼于具体的个人,在强调企业利益的同时关心个人的价值、利益,更多地要关注员工的精神生活,包括员工细微末节的情绪调节,让员工过更加有尊严的生活,唯有此,才能将包括“微关怀”在内的人文关怀落到实处。
“微关怀”的实现途径
依照马斯洛需求理论:满足人的需求就是人文关怀,自我实现需求是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需求是肯定人的价值,社交需求是关怀人的精神生活。企业要注重员工“微关怀”, 增强企业软实力就要探索有效的方法路径。
首先,企业领导要坚持贯彻党的群众路线,紧紧依靠广大员工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并把企业发展的成果惠及广大员工。企业在制定各项政策时既要立足企业的发展需要,也要尊重员工的合理诉求,把企业利益和员工利益统一起来。领导班子成员要尊重员工的权利,维护员工的尊严,经常分析员工所急、所想、所盼,把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传递到员工身边,融入员工心田。其次,确立相关制度机制,使“微关怀”制度化。“微关怀”不是企业发展的手段,而是企业发展的目的之一,是企业回报员工的具体体现,因此“微关怀”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应该常态化,这就需要依靠制度来保证。诸如:企业要重视员工的劳动保护,创造安全、健康、舒适、环保的工作环境,关注员工的身体健康,勿以善小而不为之。再次,培育“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企业文化。培养员工健康向上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情趣,建立自己的读书周活动等,用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陶冶人们的情操、调节员工情感,减轻工作压力,为员工营造一个生活、学习、精神都愉快的环境,最大限度地消除引发人们心理失衡和失调的诱因,自觉地与企业同舟共济。第四,建设以党工团组织为主体的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为“微关怀”提供组织保障。企业党组织、工会、团组织拥有雄厚的群众基础,与员工群众最为密切,是思想政治工作中“微关怀”的主要力量。现实中的员工不需要更多的豪言壮语,也不需要更多的夸夸其谈,需要的是扎实有效的公正合理的物质、精神需求的满足。所以,企业要通过不同渠道关心员工的房子、票子、孩子、帽子、车子,关心员工的政党利益,使广大员工对企业产生亲切感和认同感,真正感受到党的温暖和企业的关怀,用员工对企业的依恋之情铸就企业强大的竞争力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