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电投一周重要大事速递!
国家电投一周速览 (7.2-7.6) 小编将带你一分钟快速了解国家电投本周发生的重要大事,以及与集团公司相关的国家新政策和行业信息。
只要随手划几下
就可以对国家电投本周大事掌握
还等什么,快来看看吧!
1 国家电投与黑龙江省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7月5日,国家电投董事长、党组书记钱智民一行在哈尔滨拜会黑龙江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伟,省委副书记、省长王文涛,并出席国家电投与黑龙江省政府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及核能供暖产业联盟启动仪式,为国家电投进一步落实中央有关部署,助推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清洁能源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 国家电投发起成立全国首家核能供暖产业联盟 7月5日,由国家电投发起的核能供暖产业联盟启动仪式在哈尔滨举行,标志着国家电投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和"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指示要求又迈出实质一步。
1 四川公司光伏扶贫项目实现"三连投" 6月28至29日,四川省甘孜州石渠县30MWp、新龙县20MWp、色达县30MWp光伏扶贫电站于相继并网成功发电,实现"三连投"!三个项目共计5条集电线路、54个子阵、装机容量80MWp。石渠、色达、新龙三个光伏扶贫项目位于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的甘孜乡城县顶贡大草原,项目场址海拔最高点4100米,均为扶贫异地建设项目,分别对口扶贫石渠县、色达县、新龙县,惠及扶贫人口总计9213人,连续帮扶20年,是甘孜藏区扶贫规模最大、扶贫人口最多的高山光伏项目,也是国家电投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 2 兴安县石板岭风电场全部投产发电 6月29日,广西桂林兴安县石板岭风电场全部投产发电。石板岭风电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兴安县兴安镇源江村南侧山脊区域,安装133台单机容量1500kW的风力发电机组,装机容量199.5MW,年上网电量约为44156万kWh,该风电场建成投产后与燃煤、火电相比,每年可以减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灰渣排放量分别为2243.2t/a、1758.4t/a、8492.8t/a、318646.6t/a、28040t/a,同时可以缓解桂北地区的电网供电压力,有利于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3 五凌电力荆竹山风电场全部机组投产发电 6月30日9时58分,荆竹山风电场全部投产发电。荆竹山风电场位于湖南省临湘市荆竹山国有林场境内,工程于2017年5月24日正式开工,总装机规模为50MW,与窑坡山风电场共用一个升压站,设计年上网电量9713万度。 4 江苏公司滨海北H2#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全容量并网 6月30日17时52分,随着国家电投江苏公司滨海北H2#40万千瓦海上风电项目第100台风机并网,标志着该项目顺利实现全容量投运。这是继滨海北H1#10万千瓦项目获得国家优质工程金奖,如东H4#40万千瓦、H7#40万千瓦项目顺利落地之后,江苏公司在海上风电领域取得的又一项重大进展,是集团公司打造海上风电核心竞争力征程中又迈出的重要一步,向党的97岁华诞献礼。 5 国家电投渭南光伏应用领跑基地项目正式开工 6月30日,由陕西分公司负责开发建设的国家电投渭南黄土旱塬国家光伏应用领跑基地1号、5号项目正式开工。项目分别位于合阳县、澄城县,规划容量共为20万千瓦,总投资共12亿元,年发电量约为2.8亿度。项目投产后将年节约标准煤约8.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5万吨。该项目标志着陕西分公司在陕西区域内光伏产业技术升级示范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将有力推动渭南区域能源结构转型、渭北旱塬生态环境修复,实现关中区域节能减排、增加环境容量、提升发展空间,助力陕西省实现黑色能源向绿色能源的转变。
1 国家发改委发布《企业海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 7月6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企业海外经营合规管理指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时间为2018年7月5日至7月24日。征求意见稿指出,企业合规管理工作应确保其对外贸易、境外投资、海外运营以及海外工程建设中全流程、全方位的合法合规,符合境内外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避免重大合规风险,保障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 我国三代核电机组相继并网发电将促进中国核电建设与出口 历经近十年的建设,中国两台三代核电机组终于在半天时间内相继成功实现并网,分别发出了第一度电,这对国内核电项目建设和核电出口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6月30日凌晨4时48分和29日17时59分,浙江三门核电1号机组和广东台山核电1号机组分别实现首次并网成功。目前,这两台机组状态控制良好。 2 发改委:各地可结合实际扩大峰谷电价政策的执行范围 电力价格工具在产业结构调整、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再度凸显。国家发展改革委7月2日公布的《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健全促进节能环保的电价机制,具体举措包括完善差别化电价政策、完善峰谷电价形成机制、完善部分环保行业用电支持政策等。上述政策将令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付出更高成本,对绿色环保企业则实施降价激励。 3 发改委:处理好促进绿色发展和保障群众生活的关系 《关于创新和完善促进绿色发展价格机制的意见》近日出台。发改委今日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价格司司长岳修虎在会上指出,在价格政策制定和价格改革过程中,不影响民生,充分的考虑社会的承受能力,特别是要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生活不受影响,是我们坚持的一条原则。我们在政策当中明确提出要处理好促进绿色发展和保障群众生活的关系。 4 国际能源署:光伏将成中国最经济发电方式 中国正处在发展变革时期,其能源前景将与过去有着天壤之别。多年来,大家对中国能源状况的描述主要是强调中国的发展步伐有多么惊人、中国是如何成功让亿万群众摆脱贫困,以及中国对各种能源,主要是煤炭和石油是多么的渴求。这些观点现在仍然有效,但是中国正在加快发展方式的转变,向以服务为基础的经济和更清洁的能源结构迈进。与早期的能源密集型发展相比,新的发展方向对中国和世界带来的影响同样重要。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