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一局:以诚信之基筑万丈高楼
企业资信和信用AAA级企业、全国诚信施工十佳企业……一项项荣誉的背后,是中建一局对契约精神的严格遵守,对客户的一诺千金。秉承这一精神,近年来,中建一局克服施工标准不同、施工条件不利等困难,完成了一项又一项质量过硬、广受赞誉的建筑项目,向世界展示了“中国速度”和“中国品质”。 2016年,中建一局在莫斯科建设的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项目遭遇了125年来最冷冬季,最低气温达到零下36摄氏度,塔吊无法转动,搅拌站无法运作,车辆无法前行,这给既定的“9天完成一层”的工期计划平添了大难题。按照俄罗斯当地企业的施工进度,像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这样的办公楼一层至少需要20天的工期。 “既然承诺了工期,那我们必须要遵守!”项目经理刘志刚在动员大会上如是说。项目部开动脑筋,采用苫布、保温被等搭建暖棚,用暖风机为暖棚加热,解决了钢筋绑扎后的积雪清理难题,为混凝土养护提供了适宜的温度,避免了浇筑混凝土产生裂缝,保证了浇筑质量,实现了6.5天至7天一层的工作进度,比当初的承诺还提前了2天。这样的“中国速度”不仅震惊了俄方,也震惊了当地施工企业。 仅有速度还不够,中建一局还想方设法,从技术创新和质量保证方面兑现其专业可靠的承诺。 当时,俄罗斯建筑业普遍采用工业化模板部件拼装完成地下室的建造,不能实现柱子、墙体、顶板的一次性浇筑,工程进度较慢。项目部提出了地下室结构整体浇筑的施工方法,但是俄方不同意采用。经过多轮沟通,项目部争取到一次试验机会。通过加班加点铸造模板,最终按照中国标准浇筑出来的模板质量优良,比采用工业化模板拼装、14天一层的速度缩短了一半工期。 大到钢筋模板,小到每一根钉子、每一捆扎丝,都需要在莫斯科市场找供应商。项目部白天调研当地材料市场,一家家查看、记录材料质量和价格,晚上回来作对比分析、精细计算,终于找到了性价比最高的材料供应商。 2017年9月,莫斯科中国贸易中心项目比预期提前5天顺利封顶,并在200多家企业的1000多个项目中脱颖而出,荣获“2017年度莫斯科市优质工程奖”第一名。这是莫斯科市建筑行业质量最高奖,也是中国企业第一次荣获该奖项。莫斯科国家建筑监督建设局局长奥利格·安东辛卡要求所有参会建筑企业,学习中国建筑先进的管理经验、优秀的组织能力和无处不在的工匠精神。 作为拥有65年历史的新中国第一支建筑国家队,中建一局将诚信作为企业精神,将其内生外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出台《中建一局诚信体系建设管理规定》《中建一局子企业诚信评估指标体系》等,诠释着对诚信建设规范化和长效化的制度要求。2016年,中建一局作为中国建设领域唯一企业,收获中国政府质量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在筑造精品工程的同时,铸就了企业诚信的新高度。 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建一局)总部位于北京,是2017年世界500强第24位、世界最大投资建设集团——中建集团旗下最具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子企业。2016年中建一局作为中国建设领域唯一企业,凭借5.5精品工程生产线,荣获中国政府质量最高荣誉——中国质量奖,以专业、服务、品格“三重境界”代言“中国品质”。2017年荣获“质量之光”年度魅力品牌第一名;荣获莫斯科建筑行业质量最高奖——莫斯科市优质样板工程第一名,成为荣获该奖项的第一个中国企业。 中建一局成立于1953年,是新中国第一支建筑“国家队”,中建一局的历史描述了中国建筑业的发展历程。1959年国家授予中建一局“工业建筑的先锋,南征北战的铁军”,这就是中国建筑业“先锋”和“铁军”称号的由来。 中建一局深耕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统筹推进房屋建筑+基础设施、环境治理、投资运营1+3板块协同发展,经营疆域覆盖全国所有省自治区直辖市,辐射“一带一路”沿线俄罗斯、德国、巴哈马、赤道几内亚、阿联酋、科威特、印尼、缅甸、埃及等欧、美、非、亚四大洲市场,通过投资建造一体化、设计施工一体化、国内国外一体化,为客户提供全产业链的高品质产品和全生命周期的超值服务。中建一局员工逾2万,有全资企业和控股企业30余家,银行授信总额超过600亿元,具有AAA级资信等级,注册资本70亿元,位居建筑行业前列。
来源:北京国企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