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亚文化建设 > 文化案例

奋发出海 圆梦世界——改革开放40周年跨境企业家讲述拼搏故事


改革开放40年,精彩瞬间定格历史长河,无数跨境企业家书写华丽诗篇,讲述人生拼搏故事。


上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拂中国大地,大批中国青年走出国门,奔向世界。他们在海外扎根、发芽、开花,白手打拼成为联通中外的跨境企业家。


一个个改革开放弄潮儿的拼搏故事是中国蓬勃发展历程的缩影,生动地反映了中国与世界的历史变化。


50美元起步 闯荡墨西哥商海


640.webp.jpg

图为包荣林在墨西哥矿区考察。(图中右四为包荣林)


年过半百的包荣林手中拿着一张泛黄老照片,照片上的他意气风发。这是一张近30年前摄于墨西哥的毕业留影,最初32人的班级毕业时只剩12人,包荣林坚持到了最后。


1981年,高考恢复的第五年,18岁的包荣林怀揣梦想涌进考场,希望通过知识的力量走出家乡,看看充满机遇的“外面世界”。


凭着优异成绩,包荣林被厦门大学录取。彼时,包荣林未曾想过自己将会迈出国门,走向世界。1989年,留校任教的包荣林参加了墨西哥经济研究中心留学项目的选拔考试。不到两个月,录取通知书便寄到他手中。


身揣50美元,26岁的包荣林首次跨出国门来到大洋彼岸的墨西哥。初到异国他乡,他连点餐、问路都困难,上课更如听天书。为克服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包荣林常常努力补习西班牙语到深夜。功夫不负有心人,包荣林顺利毕业。


包荣林感慨地说,他能有今天的发展,要感谢祖籍国给予的公派留学机会。

留学生涯仅仅是包荣林追随改革开放大潮的起步。90年代初,包荣林决定毕业后留在当地开公司,进入商界。从开设自行车厂到经营矿业,一路摸爬滚打,他从青涩的商场“弄潮儿”,成为改革开放“吃螃蟹”的企业家。


如今,包荣林担任总裁的墨西哥东方集团有限公司正涉足新能源领域,投建太阳能光伏电站,同时也在推动将矿产品、鱼粉、酒类等墨西哥产品销往中国。


放牛娃掘金 深入比利时高端商路


640.webp (1).jpg图为旅比企业家黄素朴


2018年农历新年刚过,黄素朴从中国匆匆赶回比利时,忙着公司上市前的准备工作。7年前,他的豪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收购了当时全球最大的啤酒及饮料标签印刷企业比利时依洛库玛公司。


“40年前,我只是个温州乡下放牛娃。家里不富裕,我16岁就辍学打工,跟着村里的师傅学泥瓦工,后来又做了两年销售。”他回忆说。


艰苦的环境并没有消磨掉黄素朴的意志,却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性格。


80年代,中国社会因改革开放而变得更加包容和多元。黄素朴说,新旧观念交锋,商机也遍地都是。


20岁的黄素朴开始干个体。有了之前做销售赚来的“第一桶金”,他成立了豪能公司,开始涉足啤酒商标生产领域。


2004年,市场份额和知名度不断提高的豪能公司落户当时正谋求产业转型升级的浙江嘉善县。黄素朴说,以嘉善这个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为基地,豪能开始向全国优秀企业进军。


依洛库玛公司是一家欧洲百年老店,受金融危机冲击,资金链出现问题。黄素朴带着他的团队收购了依洛库玛,很快使公司走上正轨并实现盈利。


如今已成为跨国集团总裁的黄素朴,在回首往昔艰难的创业历程时也感慨万千:“非常感恩自己能赶上改革开放的时代,给我这个放牛娃和豪能这样的民企带来绝佳的发展机遇。”


黄素朴说,新时代新开放,企业机遇将更多。下一阶段,他将前往埃塞俄比亚开拓当地市场,在非洲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从餐馆小工做起 跻身法国主流传媒


2018年初春,首届法国华人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在巴黎雷克斯大剧院上演,能容纳近3000名观众的剧院座无虚席。观众席上坐着这家电视台的总裁陈世明。年近花甲的他,仍保持着年少时的热忱。


1980年,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一位面容黑瘦、拎着破旧皮箱的青涩少年来到法国。他从餐馆小工做起,几年后当上了厨师,后来又有了自己的中餐馆,事业发展蒸蒸日上。


然而,2004年,一场风波让他猝不及防。那年,法国一家电视台在节目中报道称,“中餐馆脏乱,饭菜吃了会得病”。一时间,当地媒体的“跟风”报道使原本红火的中餐行业受到冲击。


这次舆论事件让陈世明意识到,要让世界正视中国,排除偏见,媒体的影响力非常重要。从那时起,他决心转战传媒。


2005年,陈世明开始申请广播电台牌照。5年后,陈世明联合多名华人企业家和媒体人士在法国组建中谊传媒。2015年,陈世明终于拿到法国最高视听委员会颁发的许可证,全频道24小时电视台华人卫视开播,华人媒体正式进入法国主流电视传播平台。


为了让华侨华人的声音和故事在法国的主流平台传播,陈世明用了整整13年。他满怀深情地说:“改革开放让我有机会走出国门。”展望未来,他相信中国的繁荣昌盛将会让海外华侨华人的发展之路越走越顺,越走越远。


平凡生活蕴育非凡梦想,个体力量汇成江海大潮。


40年改革开放让中国经济腾飞,新一轮改革开放令万众期待!“道通天下,众行致远”,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序曲已经奏响,中国跨境企业家的故事将不断续写新的乐章。

内容来自:新华社


百人学术论坛

关注与推荐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发布2017-2018年度重点研究课题
  •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 第八届百人学术论坛在甘肃酒泉成功举办
  • 第六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暨全国企业文化玉柴现场会在广西玉林成功举办
  • 第二十二期“高级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圆满结束
  1. 1
  2. 2
  3. 3
  4. 4
  5. 5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成功举办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