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心理学理论推动下的EAP时代变迁
3.“自我管理”时代——现代的EAP
人群关系理论之后,又一个管理哲学思潮来自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张,其代表人物有提出需要层次理论的马斯洛,其核心的人性假设认为,人是自我实现的人。其主张和X理论截然相反,被称为“Y理论”。其主要的主张是:第一,人并不是天性不喜欢工作的。第二,人们对参与目标能进行自我指挥和自我控制,而不需要外界奖惩。第三,报酬中最重要的是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得到满足。
Y理论大大改变了管理学的理念。首先,管理重点的转变,从提供物质刺激转变成提供适宜的工作环境,发挥员工潜能,帮助员工自我实现。其次,管理人员职能的转变,从生产指挥者转变成条件创造者和障碍去除者。通过对员工的沟通,了解员工的喜好,创造好条件,消除障碍。再次,奖励方式的转变,从外在需要(工资、晋升)转变为内在需要(获得知识、增长才干、发挥潜力)。 最后,管理制度的重点的转变,从监督人控制人转变为保证职工自我实现的保障者。
进入2000年起,EAP的内容范围大大提升,领域可谓无孔不入,深入到员工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大大小小的事都力求“援助”到。这正是帮员工创造条件,使其不用担心别的事,从而可以一心为工作,一心为企业。
4.“权变灵活”时代——未来的EAP
Y理论之后,超Y理论被提出。人性的假设从自我实现人转变为复杂人,由此权变的管理理念兴起。而西方的权变理论与我们常谈及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异曲同工之妙。其主要的观点认为:第一,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存在个体差异。第二,人在同一时期内会有各种需要和动机。第三,由于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们会不断产生各种新的需要。第四,人在不同单位或同一单位的不同部门工作,会产生不同的需要。第五,人的需要不同,能力各异,对于不同的管理方式会有不同的反应。
超Y理论和与之对应的权变理论的提出,其核心特点是“灵活”。现代EAP涉及的内容非常全面,类比一下,犹如对员工进行“全面攻击”,而权变理论的精华是根据员工的需求进行“重点攻击”,并且不同类型的员工采取不一样的手段“分而治之,各个击破”。因此,未来的EAP应该从“刀耕火种”的粗犷式施行走向“精耕细作”的精细化开展,建立在管理者深入了解员工的特点、偏好和需求的基础上,灵活地运用EAP的各项功能和子模块,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模式下对员工进行“因材施教”和“对症下药”。

三、总结
EAP的实践和管理哲学的发展两者之间紧密联系,未来的EAP必然会走上精细化、差异化的道路,这既符合理论的要求,也可使得成本降低,收益提高,事半功倍。企业应该精挑细选,为自己量身定制EAP服务,不求面面俱到,但求一针见血,切中要害,使得EAP从“高、大、全”走向“快、准、狠”。
摘自《人力资源管理》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