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AP在建材行业中的应用
1EAP的概述
1.1EAP的概念
EAP是Employee Assistance Programs的缩写,意思为员工帮助计划,是由组织(如企业、政府部门、军队等)为其成员设置的一项系统的、长期的援助和福利计划。它通过专业人员对组织的诊断、建议和对组织成员及其家属的专业指导、培训和咨询,帮助解决组织成员及其家属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以此来维护组织成员的心理健康,提高组织成员的工作绩效,改善组织的管理和形象,从而建立良好的组织人文环境。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历程,EAP已发展成一种综合性服务,其涉及到压力管理、职业心理健康、裁员心理危机、职业生涯发展、灾难性事件、健康生活方式、法律纠纷、理财问题、饮食习惯、危机事件等多个方面,但是,它的核心内容还是帮助员工及其家人解决心理和行为问题,从而提高员工和企业绩效。
1.2EAP的起源与背景
EAP起源于美国的酒精干预计划。20世纪40年代,一些美国企业发现因为员工的酗酒、吸毒和药物滥用等问题影响到了员工工作绩效,于是少数机构企业开始请心理专家帮忙,开发了员工酒精干预计划。在20世纪60-70年代,企业发现,员工的个人工作情绪会因工作压力、家庭暴力、离婚和法律纠纷等从而影响工作绩效,因此EAP所关注的方面也越来越多,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应用。80年代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被引入欧洲和其他地区,并且被发达国家的多年实践证明了EAP不仅能够解决员工的心理健康问题从而给企业带来收益,同时也能给社会带来好处,因而在一些国家的政府部门、军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1991年,美国《财富》杂志评选出的世界500强中,有80%的大企业设置了EAP。
EAP在近代的发展还得到了专业机构和专家的推动,已成为了一个新的就业领域。在美国、英国等国家,不仅有许多EAP专业服务机构,而且成立了国际EAP协会,用以认证EAP工作者的工作资质并对其EAP进行监督。
随着EAP的不断发展,涵盖的服务面越来越广,EAP越来越多地与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联系在一起,EAP正在渐渐融入人力资源管理的思想和概念之中,成为人力资源管理的新理念。
1.3EAP在中国的现状
1.3.1 EAP处于起步阶段,本土化的EAP模式尚处于研究阶段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末通过跨国公司和心理学家逐步引入EAP的概念和相关活动,并渐渐地引起企业界的重视。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EAP引入中国时间相对较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EAP专业人才的缺乏,多数本土企业对按西方原版照套的EAP模式的接受程度并不高,要想让EAP真正在本土企业发挥作用,就必须要充分考虑到中国员工的文化背景,员工观念或意识等,紧贴中国企业的文化特征。
1.3.2 EAP正在逐步走向商业化和专业化
早期国内与EAP相关的活动,企业大多是与医院心理科、精神科、或高校心理学家合作开展。这也是与早期国内并没有多少专业的EAP机构相关。而现在,随着国外EAP服务机构的入驻,国内EAP公司和EAP服务机构开始在内地各大城市陆续成立,例如中国EAP服务中心和北京易普斯咨询有限公司等,企业为了得到全面和有效的服务,其更加愿意与这些专业的服务机构合作。2005年6月,首届中国企业心理服务(EAP)国际论坛在北京召开。不难看出,中国的EAP正迈向专业化和商业化的道路。
◎最近关注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关于举办 “第八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的通知2014-06-25
◎关注与推荐
◎培训与动态
2014年6月22—29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的全国第二十六期企业文化师国家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班,在北京辰茂鸿翔酒店圆满结束。来自全国各地企事业单位的50多名企业文化管理人员参加了培训。
◎“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
2017年4月26日至28日,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主办、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承办、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协办的“第十届中国企业文化百人学术论坛”在天津市举办。来自全国各地的260多位企业代表和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论坛。
本次论坛聚焦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企业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 主题,深入研究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面临的文化差异与文化冲突,研讨中国企业跨文化管理的思路、方法、经验与案例,为我国企业更好地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文化建设解决方案。
论坛指出,加快“一带一路”建设是一项造福世界各国人民的伟大事业,广大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既担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也面临着重要的全球合作机遇。要大力推动我国企业走出去,大力弘扬“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绸之路精神,深刻认识世界不同文明的共性和差异,自觉加强跨文化管理研究与实践,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加强文化交流、融合与互鉴,实现与沿线国家与地区的互利共赢。
论坛认为,“一带一路”建设中,中国海外企业不仅是中国经济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要通过打造企业品牌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形象和国家软实力。中国企业在近40年的改革开放中创造了许多新奇迹新经验,培育了中国特色的企业和企业文化,中国经验不仅是中国的,也是世界的,要大力传播中国企业文化,与沿线各国各地区分享中国企业理念、文化建设经验。要深刻总结企业在“‘一带一路’建设中跨文化管理和文化融合工作”的路径和方法,探索和建立跨文化管理、文化融合的途径,努力引领我国企业走出去以先进文化适应全球化发展格局,开拓新道路、打造新模式、再创新辉煌,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新贡献。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秘书长孟凡驰教授,中交一航局副总经理何俊峰在开幕式致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部长赵晋平应邀出席会议并讲话。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区域经济学会会长金碚教授,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工商管理学院院长范徵教授,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部首席专家杜胜熙,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中国企业报》总编辑李锦等专家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我国企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方法与路径、驻外企业形象管理与文化传播等议题发表观点。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刘俊华,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部长、企业文化部总经理帅师在开幕式上分享企业实践案例。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赵春福教授、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博导徐艳梅教授分别就跨文化管理典型经验报告做深度点评并做学术观点阐述。开幕式由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学术部主任王建主持。
本届论坛还邀请了中国中车集团、中国工商银行、北京海纳川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空工业南京机电、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中车长春轨道客车、中石油渤海钻探、鞍钢集团等多家企业代表分别就“一带一路”建设中集团跨文化管理与文化融合的顶层设计、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多元文化团队建设、一带一路建设中驻外企业人本文化建设等专项问题分别进行广泛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为走出去的企业以及即将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实可行的经验和借鉴。